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08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33
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和锅盖上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锅牙和盖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牙或/和盖牙采用高、低两级分级结构。通过在锅体或/和锅盖上设置高、低锅牙,产品在达到泄压压力之前仅依靠高锅牙扣合承压。当锅内压力出现异常,压力达到泄压压力之后,高锅牙发生变形,形成泄压薄弱环节,高压蒸汽通过薄弱环节安全释放;同时,随着高锅牙的变形,低锅牙也实现扣合承压,避免高锅牙发生进一步变形。通过上述结构,使产品形成稳定的泄压压力及破坏压力两级承压强度,保证产品在脱扣危险之前提前实现安全泄压,杜绝飞盖爆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压力锅产品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力锅,尤其是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电压力锅多采用匚式结构,锅盖、密封圈、内锅形成烹饪食物的空间,外锅与锅盖通过相互扣合的扣牙承压,外锅底部设置闪动开关,加热盘设置可触动闪动开关通断的触杆。利用内锅工作时随内部压力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来触发或断开电热装置。其扣合通常采用锅盖下沿和锅体上沿做成互相配合的嵌合结构,锅体拉伸成桶状 后在上沿外圆做成若干个凸出锅牙,这些外圆凸出锅牙与锅盖内翻圆的凸出盖牙互相匹配,利用锅盖旋转后锅牙、盖牙相互嵌合承受锅盖所受的压力。当电压力锅工作异常,锅内压力上升,限压阀等机械或电控防护装置失效时,内锅和加热盘随着锅内压力升高而下移,使内锅、密封圈、锅盖三者之间的密封结构被打破,实现安全泄压,该泄压压力通常小于锅盖与外锅之间的扣合力,保证锅盖不会因为锅内压力过大而飞出。匚式结构虽然实现了电压力锅安全泄压,提高了电压力锅的安全性能,但是,该控压结构将锅内压力转变为位移实现压力控制,其压力传递路线较长而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控压不精确,同理,其泄压压力也不稳定,不能精确到某一特定的值,只能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一定的泄压范围。在极端的情况下,泄压压力偏高,泄压压力大于扣合结构破坏压力时,仍存在飞盖的可能性,即泄压前爆锅。为了保证电压力锅产品的安全性,通常采用较厚的材料制造锅盖和外锅,保证外锅与锅盖之间足够的扣合力,使锅体与锅盖之间扣合的破坏压力大于泄压压力,但是,使用较厚的材料意味着较高的成本。国家标准中要求“压力锅应带有一个非自复位压力或温度敏感的压力释放装置”,但现有产品中通常都没有这样的“非自复位压力释放装置”,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需增加零部件或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零部件意味着成本增加,如何在不增加零部件的同时满足标准要求,是大部分设计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提高电压力锅的安全性。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包括锅体(I)和锅盖(2),锅体(I)和锅盖(2)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锅牙和盖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牙(3)或/和盖牙(4)采用高、低两级的分级结构。所述锅牙高度分为高、低两级,高锅牙(32)与盖牙(4)相互扣合,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盖牙(4)上表面,且所述低锅牙(31)下表面与盖牙(4)上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盖牙高度分为高、低两级,高盖牙(42)与锅牙(3)相互扣合,低盖牙(41)上表面低于锅牙(3)下表面,且所述低盖牙(41)上表面与锅牙(3)下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锅牙、盖牙均分为高、低两级,高锅牙(32)与高盖牙(42)相互扣合,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高锅牙(32)下表面,低盖牙(41)上表面低于高盖牙(42)上表面。所述低锅牙(31)的数量不大于高锅牙(32)的数量,低盖牙(41)的数量不大于高盖牙(42)的数量。所述低锅牙(31)与低盖牙(41)分别均匀设置在锅体(I)与锅盖(2)上。所述低锅牙(31)与低盖牙(41)分别设置在远离操作面板(5)的锅体(I)与锅盖(2)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锅体或/和锅盖上采用高、低两级 分级结构。通过在锅体或/和锅盖上设置高、低锅牙,产品在达到泄压压力之前仅依靠高锅牙扣合承压。当锅内压力出现异常,压力达到泄压压力之后,高锅牙发生变形,形成泄压薄弱环节,高压蒸汽通过薄弱环节安全释放;同时,随着高锅牙的向上变形,低锅牙也实现扣合承压,避免高锅牙发生进一步变形。通过上述结构,使产品形成稳定的泄压压力及破坏压力两级承压强度,保证产品在脱扣危险之前提前实现安全泄压,杜绝飞盖爆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压力锅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锅牙或盖牙已发生塑性变形,不可恢复,用户不能再次使用,符合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锅体与锅盖扣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锅体与锅盖扣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锅体与锅盖扣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锅体I上设有锅牙3,锅牙3包括高度不同的低锅牙31和高锅牙32,所述的低锅牙31和高锅牙3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的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高锅牙32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锅盖2上设有处于同一高度的盖牙4,高锅牙32与盖牙4相扣合,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盖牙4的上表面,所述低锅牙31下表面与盖牙4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锅盖2与锅体I扣合时,高锅牙32与盖牙4扣合承压,当锅内压力异常,扣合的高锅牙32产生较小塑性变形时,因为低锅牙31处未扣合、较薄弱,高压蒸汽通过薄弱环节释放,避免扣合的高锅牙32出现更大的塑性变形;同时,随着高锅牙32的向上变形,最后低锅牙31也与盖牙4实现扣合承压,使产品承压强度大幅增加,从而在实现可靠泄压的同时,杜绝了飞盖爆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压力锅产品的安全性。当泄压发生后,锅牙或盖牙已发生变形、不可恢复,用户不能再次使用,符合标准的要求。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所述低锅牙31的数量为I个,布置在锅体I上远离操作面板5的位置,即低锅牙31位于背向使用者进行操作控制的一侧,图中未示出。当电压力锅工作异常安全泄压时,高压蒸汽将从锅盖扣合的薄弱环节(低锅牙)处释放,因为低锅牙31设置在远离操作面板的位置,高压蒸汽释放时将远离使用者,避免使用者被高温蒸汽烫伤。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锅体I上设有处于同一高度的锅牙3,盖牙采用高、低两级分级结构,高盖牙42与锅牙3相扣合,低盖牙41上表面低于锅牙3下表面,所述低盖牙41上表面与锅牙3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锅牙、盖牙均采用高、低两级结构, 高锅牙32与高盖牙42相互扣合,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高锅牙32下表面,低盖牙41上表面低于高盖牙42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扣合结构,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体(1)和锅盖(2)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锅牙和盖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牙(3)或/和盖牙(4)采用高、低两级的分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カ锅扣合结构,包括锅体(I)和锅盖(2),锅体(I)和锅盖(2)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锅牙和盖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牙(3)或/和盖牙(4)采用高、低两级的分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压カ锅扣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锅牙高度分为高、低两级,高锅牙(32)与盖牙(4)相互扣合,低锅牙(31)下表面高于盖牙(4)上表面,且所述低锅牙(31)下表面与盖牙(4)上表面之间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压カ锅扣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盖牙高度分为高、低两级,高盖牙(42)与锅牙(3)相互扣合,低盖牙(41)上表面低于锅牙(3)下表面,且所述低盖牙(41)上表面与锅牙(3)下表面之间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荣康陈瑞德佘艳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