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洲专利>正文

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它仍包括拖拉机头、支架、载秧箱、分秧器、取插机构、传动机构、升降器,其特点是在支架上增设了滑动接头,在载秧箱的两侧设置了限位架并对取插器进行了改进,因而具有以下优点:1.使作用在支架上的牵引力尽量成一条直线,便于插秧机行驶,2.能使插取器在规定部位取秧,能防止插取器与前面已插入泥土的秧相接触,3.秧能顺利、平稳、均匀地插入泥土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
技术介绍
:2002年1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了由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自动插秧机”专利,该专利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如下:一、支架与载秧箱的连接仅通过两根大梁横穿在载秧箱高度调节槽中然后定位,这样载秧箱易在所述大梁上发生前后移动和摆动,载秧箱得不到支架的直接施予的力,支架又太弯曲,作用在支架上的牵引力难成一条直线,导致整个插秧机行驶困难。二、约束机构设计不妥导致取插机构不能按规定的轨迹运行,取插器不能在秧的最佳部位取秧,进入泥土后秧苗不能直立于泥土,取插器还有可能将秧苗拔起或与前面已插入泥土的秧相接触,严重影响所插秧的质量。三、取插器的外夹板设计不妥,外夹板头与外夹板齐平,拉绳与内外夹板连接导致取秧时,取插器受载秧箱底板和取插器外侧板外秧的限制,两外夹板头形成的秧槽门难打开,秧无法进入秧槽,插秧时拉绳难使内外夹板先后张开,两外夹板头形成的秧槽门不能完全打开,致使秧被泥土挤出时受阻,使插秧难以顺利进行。四、传动机构中短轴与摇臂为固定连接,不能与拖拉机头前进档位相应,导致插秧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插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包括拖拉机头(1)、支架(2)、载秧箱(3)、分秧器(4)、取插机构(5)、传动机构(7)、升降器(6),其中取插机构(5)具有一转轴(51)、转轴(51)两端的摇控板(52)、安装在转轴(51)上并且方向与摇控板(52)相反的多个取插器(53);所述支架(2)的大梁(21)横穿载秧箱(3),支架(2)的前端架(22)与拖拉机头(1)连接,后端架(23)通过两后轮着地;传动机构(7)一端取力于拖拉机头(1)另端通过连杆(71)带动取插机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的前端架(22)与后端架(23)均有能上下滑动的滑动接头(24),该滑动接头(24)与载秧箱(3)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包括拖拉机头(1)、支架(2)、载秧箱(3)、分秧器(4)、取插机构(5)、传动机构(7)、升降器(6),其中取插机构(5)具有一转轴(51)、转轴(51)两端的摇控板(52)、安装在转轴(51)上并且方向与摇控板(52)相反的多个取插器(53);所述支架(2)的大梁(21)横穿载秧箱(3),支架(2)的前端架(22)与拖拉机头(1)连接,后端架(23)通过两后轮着地;传动机构(7)一端取力于拖拉机头(1)另端通过连杆(71)带动取插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前端架(22)与后端架(23)均有能上下滑动的滑动接头(24),该滑动接头(24)与载秧箱(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载秧箱(3)的两侧面底部设有用于所述连杆(71)及所述摇控板(52)限位的限位架(8);所述取插器(53)包括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