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0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作为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而内燃机载荷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EGR气体与混合气体或者新气体之间的成层化、并且能够大量地导入EGR气体的计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导入EGR气体而使其分层充气燃烧时,利用压缩机对新气体进行增压供气,使新气体隔断阀闭阀而阻止新气体流入第一进气口,并利用可变气门机构使第一进气门先于第二进气门开阀,然后使第二进气门开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燃烧室中使EGR气体和混合气体或者新气体进行成层化(层状化)的分层充气燃烧的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将内燃机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并使其回流至内燃机的EGR装置。通过将EGR气体与混合气体或者新气体一起朝燃烧室供给,能够实现排气中的NOx的降低、燃料利用率的提高。为了增加EGR气体朝内燃机的供给量,公知有在燃烧室中使EGR气体和混合气体或者新气体成层化(层状化)的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利用开闭特性变更部使两个进气门的开闭正时错开,使EGR气体先从具有涡流控制阀的一方的进气口流入燃烧室,然后使新气体从另一方的进气口流入燃烧室。由此,在燃烧室中,以EGR气体的层作为下层、以新气体的层作为上层,从而实现了 EGR气体和新气体之间的成层化。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4405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06-20083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63-162933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当作为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而内燃机载荷高的情况下,从两方的吸入口导入新气体,并且减小EGR阀的开度,以确保朝内燃机供给的进气量。若这样做,则无法实现EGR气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进气通路以及第二进气通路,所述第一进气通路以及第二进气通路分别独立地连接于内燃机的燃烧室,朝所述燃烧室供给进气; EGR装置,该EGR装置使作为排气的一部分的EGR气体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朝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通路的EGR气体供给ロ回流; 新气体阻止部,该新气体阻止部阻止新气体流入所述第一进气通路; 增压器,该增压器在所述第一进气通路以及所述第二进气通路的上游对新气体进行增压供气; 开闭特性变更部,该开闭特性变更部能够使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的开阀正时不同,所述第一进气门对从所述第一进气通路朝所述燃烧室流入的进气进行控制,所述第二进气门对从所述第二进气通路朝所述燃烧室流入的进气进行控制;以及 控制部,在导入EGR气体而使其分层充气燃烧时,利用所述增压器对新气体进行增压供气,利用所述新气体阻止部阻止新气体流入所述第一进气通路,利用所述开闭特性变更部使所述第一进气门先于所述第二进气门开阀,然后使所述第二进气门开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利用所述增压器增压供气的新气体的增压压カ高于从所述第一进气门闭阀后到所述第二进气门闭阀为止的期间的所述内燃机的缸内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增压器是涡轮增压器, 所述EGR装置具备EGR通路,该EGR通路连接比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更靠下游的所述排气通路和所述EGR气体供给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进气通路以及所述第二进气通路是使已流入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形成相同方向的涡流的螺旋形进气ロ或者切向进气ロ。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其中, 在导入EGR气体而使其分层充气燃烧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