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针的矫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0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针特别是家用缝纫机针的矫平装置。装置分为送料、预检、测量矫平、分选四个工位,由直流电机拖动,微处理机控制。矫平时先进行预检,将不能矫平的针淘汰掉,再进行初测,初矫,如未合格,则进行复测、复矫,最后终测分选。测量与矫平部件由步进电机、螺旋副与测量矫平组件构成。还专门设置了测量时的参考点测量基准,消除了因加工安装引起的误差。整个矫平过程全自动完成,为机针行业的平直工序摆脱手工操作提供了理想的设备。(*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机针、特别是家用缝纫机针进行矫平的装置。产品标准对家用缝纫机针的直线度要求较高,国家标准GB4521-84《家用缝纫机针》规定,针柄平面基线与针身之间的距离(俗称线缝)δ为0.1±0.05mm,工厂生产中控制更严。但家用缝纫机针在粗加工后,还要经过磨、抛、镀等精加工,往往发生变形,因此成品针在出厂包装前,必须经过矫平。目前国内家用缝纫机针行业均采用目测手矫的方法矫平,操作人员在暗室中,将针柄平面向下放在平台上,目测估计平台平面与针身的距离(即线缝δ),如δ不符合标准要求,则用小鎯头反复敲击针身,进行矫平。由于产品数量多,矫平效率低,在家用缝纫机针加工的27道工序中,仅这道矫平工序就要占用六分之一还多的劳动力,成为制针行业发展生产的一大障碍。据检索,国外未见改进上述工艺的报导,但据了解国外曾研制采用电磁铁控制的重锤,以敲击方式进行校直的装置,仅适用于热处理后半成品针的粗校直。同样,我国专利86200590《冷校直机》亦只适用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机针、特别是家用缝纫机针在包装前进行矫平的装置。按照本技术所述的矫平装置能自动测量、自动矫平家用缝纫机针,不但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而且使操作人员摆脱落后的手工操作,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本技术亦可用于粗校直。本技术是这样构思的:首先将机针柄固定,对家用缝纫机针则应规定针柄平面的方向,並由测量部件对针身过渡锥处进行预检,将因针柄平面与针中心线的平行度超过允许极限而无法矫平的针预先-->筛选掉。然后由测量部件对针身的针孔后部进行初测,由矫平部件进行初矫,再复测,如仍未合格则复矫,最后终测、分选。现对该装置的关键部分作进一步叙述:本装置的关键之一是测量部件与矫平部件。测量部件应能精确地测出线缝δ的数值,并以此为依据求出矫平值。矫平部件则要根据给定的矫平值准确地进行矫平。本装置的测量部件与矫平部件由步进电机、螺旋副、测量组件或测量矫平组件组成。螺旋副将步进电机的转动,转换成测量组件或测量矫平组件的直线运动。由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角及螺旋副的螺距固定,所以步进电机运行一步的行程(脉冲当量)也是固定的。测量时,控制电路发出脉冲,步进电机运转,並带动测量组件直线运动。测量组件首先触及专门设置的“测量基准”,并发出计数开始信号,接着测量组件又触及被矫针的针身,同时发出计数结束信号,并停止测量。电路根据二次信号间测量组件运行的脉冲数即可求得测量值。由于在机械加工中各类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必须采取特别措施,保证测量精度。为此本装置专门设置了一个“测量基准”。所述“测量基准”是以固定被矫针的平台面为基准,采用一个类似百分表结构的弹性组件,使其可伸缩的测量杆末端的位置与平面平台一致,则该测量杆末端即可作为“测量基准”。矫平时,步进电机根据电路的命令带动矫平组件,在给定方向上,自接触针身开始运行至给定的脉冲数,在针身的针孔后部对被矫针进行下揿或上拗的矫平操作。所述矫平脉冲数是电路按初测或初测与复测的结果,查数表获得矫平值后,再经过运算求得的;矫平方向是根据测量值与针的标准值相比后确定的。而有关矫平值的数表是事先以大量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制成並输入存贮器的。所述电路可设计专用电路,也可采用微计算机。下面对本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阐明:图1是家用缝纫机针的产品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实施例的传动系统图;图3是测量矫平示意图;图4是分选工位示意图;图5是计算机及接口框图;图1中,家用缝纫机针针柄1a上有一个平面1b,针柄平面1b的基线到针身1c的距离为线缝δ。预检时,测量点选在针身近过渡锥1d的A点,测量矫平时,测量矫平点选在针身的针孔后部B点。矫平机可以做成单机,但多工位的矫平机效率更高。图2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实施例--家用缝纫机针多工位矫平装置的传动系统图。另外还有配套的计算机,接口电路,电源和调速电路。本实施例设置了四个工位:依次为送针工位,预检工位,测量矫平工位与分选工位。被矫针1由传送转盘5依次向下一工位传送。主电机2是一台直流电机,由可控硅调速电路进行调速。且在电路中设置了快转继电器,通过继电器的闭合,可改变调速电路的参数,使电机快转。主电机通过减速箱3,槽轮机构4带动传送转盘5作间歇运动。转盘5的外缘开有若干个针槽5a。主轴还带动送针工位的曲柄连杆机构6送针上料。送料工位如图2中虚线框Ⅰ所示,包括一个针斗7和送针上料的曲柄连杆机构6,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将针斗7中的被矫针逐枚地推到转盘5上的针槽5a里。针槽5a的下方紧挨着转盘5有一个平台8。平台由送针工位,经过预检工位,测量矫平工位一直延伸到分选工位的分选漏斗旁。送料完成后,主轴继续带动槽轮机构4转动,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转盘5开始转动。转盘5转动时被矫针1在针槽5a里的平台上被推向下一工位,并在传送过程中,针柄平面1b会自动取向下的位置。预检工位如图2中的虚线框∏所示,包括一个可压紧被矫针的电-->磁铁9,一个步进电机10,螺旋副11和测量组件12,还有一个作为“测量基准”的类似百分表结构的弹性组件13。通过本工位对被矫针针身近过渡锥处(图1中A点)的测量,先期淘汰了部分针柄平面不合格的针。测量时,主轴正处于转盘5不动的角度,压紧电磁铁9的压头,将被矫针压紧在平台8上,步进马达10通过螺旋副11带动测量组件12自下向上运动,测量组件12首先与弹性组件13的测量杆末端接触,发出开始计数信号,並继续向上运动,接着与被矫针接触,发计数结束信号。测量组件12的结构与下述测量矫平工位的测量矫平组件中的下机械指14b相仿。测量矫平工位包括预检工位所有配置:压紧电磁铁9′,步进电机10′,螺旋副11′,弹性部件13′,所不同的是测量矫平组件14代替了测量组件12。测量矫平部件14由上机械指14a,下机械指14b,螺旋副的螺母部分14c及紧固螺母组成。螺母14c将步进电机的旋转换成直线运动,并带动整个组件14。上机械指14a只矫平,不测量。为了不使成品针的针槽部分在矫平时被破坏,上机械指14a采用了滚轮15。矫平下揿时,被矫针与滚轮15之间只有纯滚动。实施例中滚轮15采用的是微型轴承。下机械指14b既测量又矫平。如果去掉组件14的上机械指14a,即成预检工位的测量组件12,此时下机械指14b只有测量功能。测量矫平操作如图3所示,测量的过程如预检工位所述。矫平时,电路先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了矫平方向和矫平值,求出脉冲数。如针向下弯,则矫平组件14向上运动,下机械指14b与被矫针接触,将针向上拗;如针向上弯,则组件14向下运动,上机械指14a上的滚轮15与针接触,将针向下揿。被矫针将在本工位被矫平及最终测量。图4是分选工位的示意图。分选工位根据预检及测量矫平工位终测结果进行分选。本工位包括一个分选漏斗16,一个合格针输送管17和一个不合格针输送管18。凡是经上工位测量不合格的针,分选漏斗-->16便由分选电磁铁(图5的23)控制指向不合格针管18,使上工位送过来的针送入不合格仓。反之则通过合格针输送管17,将针送入合格针仓。本实施例的计算机采用CJ801单板微处理机。设定PIO的A口为输出方式,B口为输入方式。接口框图如图5。PAO~PA3输出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针特别是家用缝纫机针的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送料、测量、矫平和分选部件,以及控制电路或计算机,所述测量、矫平部件包括一组由步进电机、螺旋副和测量或测量矫平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针特别是家用缝纫机针的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送料、测量、矫平和分选部件,以及控制电路或计算机,所述测量、矫平部件包括一组由步进电机、螺旋副和测量或测量矫平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针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多工位的:a.所述送料部件是一个工位,包括一个针斗和一个间隙送料机构;b.有一个预检工位,包括一组固定针的机构,一个测量基准,一组由步进电机、螺旋副和测量组件组成的测量部件;c.所述测量矫平部件也是一个工位,包括一个固定针的机构,一个测量基准,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德张益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缝纫机针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