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宿主基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835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宿主基站,该方法包括:1)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以及中继节点的可调度频率集合;2)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并根据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3)根据干扰图和带宽划分结果对直传用户使用的链路资源进行调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中继用户和直传用户发送的服务信息建立干扰图,为每个直传用户与宿主基站之间交互所使用的链路根据干扰不同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中继技术,具体地,涉及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宿主基站。
技术介绍
3GPP 在由 LTE(Long Term Evolution)到 LTE-Advanced(LTE 的演进版本)演进的过程中,提出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中继节点RN(Relay Node)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或扩展系统的覆盖范围。由于LTE系统接入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技术,而且小区内的资源是由宿主基站eNB集中分配给用户的,所以只存在小区间干扰,但是引入中继节点RN的LTE-Advanced系统出现了中继节点RN与宿主基站eNB之间的干扰。 具体地,引入中继节点后的LTE-Advanced系统与LTE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小区内的资源不再正交,中继用户和直传用户使用的频率存在重合。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上述新出现的干扰,引入中继节点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有技术中,在研究基站与中继节点在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时,有的将整个小区分为干扰区域、过渡区域和受干扰区域,然后再根据中继用户(即接受中继节点RN服务的用户,简称为RN-UE)和直传用户(即接受宿主基站eNB服务的用户,简称为Macro UE)所在的区域来分配相应的资源;有的将整个小区分为协作区域和复用区域,即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基站和中继节点采用协作策略或者独立的服务用户。现有技术仅仅粗略的将整个小区分为若干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策略,无法精细的避免或处理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效果较差的缺陷,提出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宿主基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包括I)宿主基站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以及中继节点的可调度频率集合;2)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井根据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3)宿主基站根据干扰图和带宽划分结果对直传用户使用的链路资源进行调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和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可以由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提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的步骤可以包括21)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确定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产生的干扰;22)宿主基站根据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产生的干扰,确定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类别;23)宿主基站根据各中继节点下中继用户产生的各种干扰类别,建立用于表明直传用户受到中继用户干扰的干扰分类表;宿主基站根据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24)宿主基站根据接收的可调度频率集合,将链路带宽划分为与ー个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正交的带宽、与两个以上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正交的带宽以及与所有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都复用的带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2)中的干扰类别可以包括 干扰W1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的ー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包括另ー用户的服务节点,另ー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为空;干扰W2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的ー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包括另ー用户的服务节点,另ー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不为空,或者,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各自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分别包括对方的服务节点;干扰wN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各自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都不包括对方的服务节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2)具体可以包括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宿主基站预先设置的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 ;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于所述门限,且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1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大于所述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 ;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于所述门限,并且该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1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于所述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宿主基站对应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第一中继节点、第二中继节点分别对应第一中继用户、第二中继用户,第一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为U1,第二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为U2,根据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的结果为链路带宽A :与Ul、U2分别正交;链路带宽B :与Ul正交,与U2复用;链路带宽C :与U2正交,与Ul复用;链路带宽D :与U1、U2分别复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可以包括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A与宿主基站交互;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Wn,宿主基站则分配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B与宿主基站交互; 如果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Wn,宿主基站则分配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C与宿主基站交互;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D与宿主基站交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使用链路带宽A、链路带宽B、链路带宽C和链路带宽D中的直传用户处于负载不均衡的状态,宿主基站则根据比例公平PF调度算法进行频率资源借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门限可以为20%。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以及中继节点的可调度频率集合;建立分类模块,用于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井根据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资源调度模块,用于根据干扰图和带宽划分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宿主基站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以及中继节点的可调度频率集合;2)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并根据所述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3)宿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图和带宽划分结果对所述直传用户使用的链路资源进行调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宿主基站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以及中继节点的可调度频率集合; 2)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并根据所述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 3)宿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图和带宽划分结果对所述直传用户使用的链路资源进行调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和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由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建立干扰图的步骤包括 21)宿主基站根据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和直传用户对应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确定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产生的干扰; 22)宿主基站根据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产生的干扰,确定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类别; 23)宿主基站根据各中继节点下中继用户产生的各种干扰类别,建立用于表明直传用户受到中继用户干扰的干扰分类表; 所述宿主基站根据所述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的步骤具体包括 24)宿主基站根据接收的可调度频率集合,将所述链路带宽划分为与一个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正交的带宽、与两个以上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正交的带宽以及与所有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都复用的带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的干扰类别包括 干扰W1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的一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包括另一用户的服务节点,另一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为空; 干扰W2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的一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包括另一用户的服务节点,另一用户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不为空,或者,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各自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分别包括对方的服务节点; 干扰wN :产生该干扰的两用户中各自的候选服务节点信息都不包括对方的服务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 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宿主基站预先设置的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 ; 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于所述门限,且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1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大于所述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 ; 如果同一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2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扰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于所述门限,并且该中继节点中的所有中继用户产生的干扰W1的总和在直传用户所受干 扰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于所述门限,则宿主基站确定该中继节点的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宿主基站对应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第二中继节点分别对应第一中继用户、第二中继用户,第一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为U1,第二中继节点可调度频率集合为U2,根据所述可调度频率集合对链路带宽进行划分的结果为 链路带宽A :与所述U1、U2分别正交; 链路带宽B :与所述Ul正交,与U2复用; 链路带宽C :与所述U2正交,与Ul复用; 链路带宽D :与所述Ul、U2分别复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A与宿主基站交互; 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Wn,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B与宿主基站交互; 如果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2,且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Wn,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C与宿主基站交互; 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或者,如果第一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1,且第二中继用户对直传用户的干扰为WN,宿主基站则分配所述直传用户使用链路带宽D与宿主基站交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使用链路带宽A、链路带宽B、链路带宽C和链路带宽D中的直传用户处于负载不均衡的状态,宿主基站则根据比例公平PF调度算法进行频率资源借用。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为20%。10.一种中继节点与宿主基站接入链路间干扰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为中继用户提供服务的中继节点信息、中继用户对应的候选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王亚峰沈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