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比如在叠层电池的制造过程等中所采用的片体的运送装置和叠层电池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叠层结构型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呈片状的正极箔和负极箔经由呈相同的片状的分隔件交替地叠置。正极箔和负极箔通过分别在规定的金属制极箔主体上涂敷活性物质而构成。另外,分隔件由比如电绝缘性的多孔质树脂的薄膜形成。在过去,在将分隔件叠置于该正极箔和负极箔上时,采用各种方法。比如有,分别对应于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分隔件,配备多个运送装置,采用各运送装置,交替地在规定的“叠置位置”叠置极箔、分隔件的方法。另外,还具有采用运送装置将各极箔或分隔件分别供给到“规定位置”,采用单独的叠置装置将供给到各规定位置的极箔或分隔件叠置于不同于 上述规定位置的“叠置位置”的方法(比如,參照专利文献I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吋,从保持品质等观点来说,叠置于“规定位置”或“叠置位置”的正极箔、负极箔、分隔件的片体不产生错位。由此,在过去,一般通过按压爪等按压叠置于“规定位置”或“叠置位置”的片体的侧缘部。另外,上述已有技术的片体采用具有多个吸附孔的吸附板而运送。即,片体在第I位置,通过吸附板而吸附,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体的运送装置,其包括:可吸附片体的吸附机构;移动机构,其可通过移动上述吸附机构,将位于第1位置的片体运送到不同于该第1位置的第2位置,将上述片体放置于该第2位置上,在该第2位置,设置用于按压上述片体的缘部的按压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机构包括:与上述按压机构不相干涉涉的第1吸附部、与上述按压机构相干涉的第2吸附部,该第2吸附部位于该第1吸附部的外侧,按照可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上述第1吸附部和第2吸附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15 JP 2011-1331241.一种片体的运送装置,其包括 可吸附片体的吸附机构; 移动机构,其可通过移动上述吸附机构,将位于第I位置的片体运送到不同于该第I位置的第2位置,将上述片体放置于该第2位置上, 在该第2位置,设置用于按压上述片体的缘部的按压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机构包括与上述按压机构不相干涉涉的第I吸附部、与上述按压机构相干涉的第2吸附部,该第2吸附部位于该第I吸附部的外侧, 按照可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上述第I吸附部和第2吸附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片体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构成,吸附位于上述第I位置的上述片体,在将该片体运送于上述第2位置的上方时,使上述第I吸附部的吸附面和上述第2吸附部的吸附面处于同一面; 在上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