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脑散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英特尔公司最新推出了超极本,超极本有着极强性能、极度纤薄、极其快捷、极长续航以及极炫视觉五大特点。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极长续航就意味着要尽可能的降低系统功耗,使其有更持久的待机时间;而极强性能就意味着有较高的系统功耗,让笔记本电脑有强劲的性能。这样,在续航和性能两种不同模式下就有着不一样的散热需求极长续航时系统功耗较低,客户更在意的是感官感受,此时需要保证极低的噪音;极强性能时系统功耗较高,客户更在意的是良好的散热。而随着超极本从Huron river平台升级到Chief river平台,英特尔推出了最新的CTDP技术在极低功耗的Down模式下,CPU功耗可降低至8W ;在 极强性能的Up模式,CPU功耗可升高至33W。同一台笔记本电脑CPU功耗从8W变更至33W,这对续航和性能之间的平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超极本又有着极度纤薄的特点,这就限制了风扇的厚度,从而也限制了风扇的性能,如何平衡这两种模式就变成了散热的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难以满足极强性能、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感应装置(1)、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风扇(3)以及双热管散热模组(4);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与CPU接触,用于传导所述CPU的热量;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传感所述CPU的温度;所述风扇(3)包括由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根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传感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控制的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感应装置(I)、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风扇(3)以及双热管散热模组(4);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与CPU接触,用于传导所述CPU的热量;所述温度感应装置(I)传感所述CPU的温度;所述风扇(3)包括由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根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I)传感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控制的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与所述CPU中的CPU Die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包括第一热管(41)、第二热管(42)、铜块、鳍片以及散热膏;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由管壳、吸液芯以及端盖组成,内部填充工作液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利用弹片锁固,使得所述铜块与所述CPU Die接触,两者之间的间隙采用所述散热膏填满;所述铜块将CPU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蒸发端,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冷凝端将所述热量传导至与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冷凝端分别连接的鳍片上;所述鳍片位于第一出风口(301)和第二出风口(302)处。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刘全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