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相位延迟层以及第一偏光片,相位延迟层设置在基板入光侧的表面,相位延迟层包括多条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和多条黑矩阵,任意两个相邻的相位延迟层条纹之间以及整个相位延迟层条纹的周边设置黑矩阵,第一偏光片设置在相位延迟层入光侧的表面,相位延迟层条纹包括光取向层和液晶分子层,光取向层设置在基板入光侧的表面,液晶分子层设置在光取向层和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该3D显示装置的3D效果的可视角范围不受第一基板厚度的影响,从而使显示装置达到近似全视角范围的3D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三维(以下简称3D)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3D成像技术FPR(Film-typePatterned Retarder)3D技术应用而生。FPR3D技术是将3D画面通过显示器上面的相位延迟层分解为左、右两个独立的画面,再通过偏光式3D眼镜将画面反应给人的大脑形成3D影像。 在目前的FPR3D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I所示,为现有FPR3D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及成像示意图,周期性排列设置的相位延迟(pattern retarder)层3设置在玻璃基板2的外侧,即设置在液晶盒的外侧,黑矩阵(black matrix) I设置在玻璃基板2的内侧。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水平方向周期性相位延迟层交互设置有右偏光区域和左偏光区域,向这些区域分别投射相应的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在眼镜上采用圆偏光滤光片,使右眼和左眼可看到不同的影像。FPR3D技术因其成本低、无闪烁、眼镜重量轻等优点,成为了 3D显示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然而,研究表明,FPR的3D效果可视角度受黑矩阵I的厚度以及玻璃基板厚度的影响。图I中位于下方的三角形所覆盖的区域为能够看到3D效果的区域。三角形的短边a的长度与黑矩阵I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即,黑矩阵I的宽度越厚,三角形的短边a的长度越长,3D效果可视角度Θ越大。然而,黑矩阵I的宽度不能无限增大。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黑矩阵I的宽度基本固定,即三角形的短边a的长度固定。三角形的的长边b与玻璃厚度成正比关系,即玻璃厚度越厚,三角形的的长边b越长,3D效果可视角度Θ越小。对于目前较为普遍的厚度为O. 7T (毫米)的玻璃基板而言,FPR的3D效果可视角度Θ仅为±10°左右,3D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可以获得近似全视角范围内的3D效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相位延迟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一取向层,所述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多条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和多条黑矩阵,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之间以及整个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的周边设置所述黑矩阵,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内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包括光取向层和液晶分子层,所述光取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液晶分子层设置在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彩膜和第二偏光片,所述彩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其中,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的取向分别为45°和-45°。其中,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O. 96 1·56μπι。其中,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I. 4μπι。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为贴合在一起的三醋酸纤维素层和聚乙烯醇层,或者为贴合在一起的三醋酸纤维素层、聚乙烯醇层和三醋酸纤维素层,而且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与所述相位延迟层相邻。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形成黑矩阵;在所述基板的内表面且未形成有黑矩阵的区域形成光敏材料层;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光敏材料层形成所述光取向层,并使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取向的不同;在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液晶分子层,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液晶分子层形成了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而且所述黑矩阵和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构成相位延迟层;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光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取向层;制作阵列基板,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并对盒。其中,在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形成黑矩阵中,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O. 96 I. 56 μ m。其中,所述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形成所述光取向层,并使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的取向不同,包括先用遮光板将奇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遮挡,对偶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进行曝光;再用遮光板将偶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遮挡,对奇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进行曝光;或者,先用遮光板将偶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遮挡,对奇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进行曝光;再用遮光板将奇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遮挡,对偶数行所述光取向层所在区域进行曝光;从而使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形成不同取向。其中,任意两行相邻的所述光取向层的取向分别为45°和-45°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纤维素层和聚乙烯醇层,所述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提供三醋酸纤维素层和聚乙烯醇层;将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和所述聚乙烯醇层贴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将所述第一偏光片贴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并使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与所述相位延迟层相邻;或者,将三醋酸纤维素层和所述聚乙烯醇层依次叠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从而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纤维素层、聚乙烯醇层和三醋酸纤维素层,所述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提供三醋酸纤维素层和聚乙烯醇层;依次将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所述聚乙烯醇层和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贴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将所述第一偏光片贴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或者,将三醋酸纤维素层、所述聚乙烯醇层和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依次叠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从而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阵列 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不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相位延迟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一取向层,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即将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液晶盒内部,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多条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和多条黑矩阵,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之间以及整个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的周边设置所述黑矩阵,使得显示装置发射的光线不经过第一基板而直接照射到相位延迟层,使第一基板的厚度不再影响3D效果的可视角范围,即缩短了图I所示三角形的长边的长度,从而增大了显示装置的视角范围,并使3D显示装置的3D效果近似达到全视角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将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液晶盒内部,使得3D效果的可视角范围不再受玻璃基板厚度的影响,从而使3D显示装置的3D效果近似达到全视角范围。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FPR3D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及成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D显示装置的3D效果的视觉范围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21和阵列基板22,显示基板21和阵列基板22对盒形成一体,且在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相位延迟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一取向层,所述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多条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和多条黑矩阵,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之间以及整个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的周边设置所述黑矩阵,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内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包括光取向层和液晶分子层,所述光取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液晶分子层设置在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彩膜和第二偏光片,所述彩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显不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相位延迟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一取向层,所述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多条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和多条黑矩阵,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之间以及整个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的周边设置所述黑矩阵,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内表面; 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包括光取向层和液晶分子层,所述光取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所述液晶分子层设置在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彩膜和第二偏光片,所述彩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的取向分别为45°和-4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O.96 I.56 μ 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1.4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为贴合在一起的三醋酸纤维素层和聚乙烯醇层,或者为贴合在一起的三醋酸纤维素层、聚乙烯醇层和三醋酸纤维素层,而且所述三醋酸纤维素层与所述相位延迟层相邻。6.一种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板; 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形成黑矩阵; 在所述基板的内表面且未形成有黑矩阵的区域形成光敏材料层; 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光敏材料层形成所述光取向层,并使任意相邻两行所述光取向层取向的不同; 在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黑矩阵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液晶分子层,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液晶分子层形成了周期性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相位延迟层条纹,而且所述黑矩阵和所述相位延迟层条纹构成相位延迟层; 在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片; 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光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取向层; 制作阵列基板,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术,陈玉琼,赵合彬,董霆,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