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冷轧装置技术领域。该钢片整形装置包括机架、电机、传动装置、送料轧辊组、整形轧辊组、轧辊支撑座和转动件;该钢片整形装置在使用时,各整形轧辊所形成的轧制面呈近似的波浪线形。该钢片整形装置可以有效将卷曲或变形的硅钢片轧制平直且制造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片整形装置
本技术属冷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带钢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硅钢片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心,作为导磁通路。硅钢片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其售价也较高,导致制造变压器的成本也较高;另外硅钢片的特性表明,晶格散乱的旧硅钢片经处理后,晶格排列有序,作为导磁通路同新的硅钢片性能相同或相近,所以如果将旧硅钢片翻新使用,则可以减少制造变压器的成本。但是旧硅钢片在拆卸过程中,会产生变形、扭曲,或者由于拆下的旧硅钢片为卷状,导致旧硅钢片不能被直接利用,必须对其进行整形处理,将其轧制成平直的硅钢片,再对其进行剪裁成型和退火处理而使其可以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心。中国专利文献CN1076143A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废料再生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将硅钢片废料在酸性中频或工频感应炉内重熔,重熔温度为1500~1630℃,重熔冶炼时间为熔清时间加上合金成份调整时间对3~5吨工频感应炉为2.0~3.5小时对一顿中频感应炉为1.8~2.5小时,重熔过程中加入少量硅铁和锰铁以调整所需产品成份,要求Mn/S为10左右,且最好大于10,出钢前采用插入管方法吹氩2~5分钟,出钢时采用Si-Ga块和粉脱氧;(2)将重熔料铸成截面至少为250×250mm的铸锭,并根据所需产品规格按常规热轧开坯工艺开坯;(3)将板坯按常规热轧工艺热轧成所需产品规格,轧后的硅钢板必须经急冷处理;(4)经轧后急冷处理的硅钢板进行常规退火处理,退火时必须统入保护气体,以氢气和氨分介气为好。该方法是将硅钢片重熔铸造进行利用的,其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中国专利文献CN2161390Y公开了一种金属芯材成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刻有等条形凸体的滚轮,两个各具有V槽的第一和第二摩擦轮,以及两个圆柱摩擦轮,带钢在经过滚轮的滚压过程中被剪切成具有连续排列的切痕,接着被第一和第二摩擦轮拉伸成具有系列长方孔和系列齿部的金属片,此时带钢经过剪切和拉伸,其表面有凹凸起伏,所以再使其经过两个圆柱摩擦轮将其表面压平。该种将凹凸不平的表面压平的方法不能用于上述对卷曲硅钢片的轧平工艺中,因为仅仅经过这种圆柱摩擦轮的碾压后,卷曲的-->硅钢片仍然呈弯卷曲状,妨碍在后续的硅钢片整形过程中对其进行剪裁成形。中国专利CN2080876Y公开了一种短钢筋调直机,该种钢筋调直机由电动机、传送皮带、综合齿轮箱、前支架、后支架、机座、轧辊轴和调直机构组成;综合齿轮箱同时驱动两队轧辊轴以等速两两相对回转;调直机构包括捋模、前轧辊对、导套、立调直辊组和后轧辊对,其中轧辊的辊身具有半圆环形凹槽,以钢筋从轧辊的半圆环形凹槽中通过,其中的立调直辊组由两对立调直辊即四个轧辊组成,该两对立调直辊是交错布置,且位于上面的两个调直辊固定、下面两个调直辊为活动辊,并分别由手柄通过螺母丝杠机构分别调整压下量,即调整每一对对立调直辊的辊身间隙;该种调直机矫直钢筋的原理是:当钢筋在前轧辊对的强制牵引下通过带喇叭口状的捋模时,对钢筋上较大的折弯进行矫直,当钢筋通过前轧辊对时,对钢筋在垂直方向的弯曲进行矫直,当钢筋通过立调直辊组时,对钢筋在水平方向的弯曲进行矫直,最后由后轧辊对进行最后一次拉伸矫直和垂直方向的矫直,经过这样的拉弯组合矫直之后,钢筋基本就被矫正了。如果钢筋还有些弯曲,只要对其进行再次矫直即可得到形状较好的钢筋。但是这种钢筋调直机构的矫直对象是圆柱状的钢筋,无法对带状的硅钢片进行矫平和矫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卷曲或变形的硅钢片轧制平直且制造成本较低的钢片整形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钢片整形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轧辊组、整形轧辊组、轧辊支撑座和转动件;其中送料轧辊组具有上排送料轧辊和下排送料轧辊,上排送料轧辊的两端用转动件固定在送料轧辊支撑座上,下排送料轧辊的两端用转动件固定在机架上,且上排送料轧辊和下排送料轧辊为水平平行设置;整形轧辊组具有上排整形轧辊和下排整形轧辊,上排整形轧辊的两端用转动件固定在整形轧辊支撑座上,下排整形轧辊的两端用转动件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上排整形轧辊和下排整形轧辊中各整形轧辊为交错设置,下排整形轧辊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超过下排送料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下排整形轧辊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与下排送料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各整形轧辊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该钢片整形装置在使用时,上排整形轧辊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低于上排送料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上排整形轧辊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与上排送料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上-->排整形轧辊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由于高度差H和h的依次减小而使各整形轧辊所形成的轧制面呈近似的波浪线形。上述钢片整形装置还可具有调节螺杆,各轧辊支撑座还可设置有调节螺孔,机架在轧辊支撑座的正上方还可设置有横梁,横梁中在轧辊支撑座的调节螺孔的位置正上方处设置有固定螺孔;调节螺杆设置在固定螺孔和调节螺孔中而连接在轴承固定座和机架之间。上述钢片整形装置中的电机优选采用可调速电机;转动件优选采用轴承。上述钢片整形装置中,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下排整形轧辊中第一个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与上排送料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近似重合,各下排整形轧辊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该钢片整形装置在使用时,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上、下排整形轧辊的H和h依次减小。上述钢片整形装置中,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最后一个整形轧辊的高度差趋近于0。上述钢片整形装置还具有工件输送装置,工件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进料平台的出口设置在靠近送料轧辊组的进口处,出料平台的入口设置在整形轧辊组的出口处。上述钢片整形装置中,送料轧辊组和整形轧辊组中的各轧辊的辊身直径与上排送料轧辊和下排送料轧辊的间距之比值大于等于5。上述整形轧辊组中,整形轧辊总数量为大于等于5个。整形轧辊组中整形轧辊总数量为大于等于5的奇数个,且下排整形轧辊比上排整形轧辊多一个整形轧辊。上述送料轧辊组中,送料轧辊的总数量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个。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成本较低廉。(2)本技术的上排送料轧辊和上排整形轧辊和机架横梁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选装调节螺杆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上排轧辊和下排轧辊之间间距的调整,具有操作简单且有效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一种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轧辊排列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第二种本技术中轧辊排列位置的示意图。-->图4为第三种本技术中轧辊排列位置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机架(1),横梁(1-1),固定螺孔(1-1-1);电机(2);送料轧辊组(4),上排送料轧辊(4-1),下排送料轧辊(4-2);整形轧辊组(5),上排整形轧辊(5-1),下排整形轧辊(5-2);轧辊支撑座(6),调节螺孔(6-1),整形轧辊支撑座(6-2),送料轧辊支撑座(6-3);调节螺杆(7);转动件(8);工件输送装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片整形装置,包括机架(1)、电机(2)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送料轧辊组(4)、整形轧辊组(5)、轧辊支撑座(6)和转动件(8);其中送料轧辊组(4)具有上排送料轧辊(4-1)和下排送料轧辊(4-2),上排送料轧辊(4-1)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送料轧辊支撑座(6-3)上,下排送料轧辊(4-2)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机架(1)上,且上排送料轧辊(4-1)和下排送料轧辊(4-2)为水平平行设置;整形轧辊组(5)具有上排整形轧辊(5-1)和下排整形轧辊(5-2),上排整形轧辊(5-1)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整形轧辊支撑座(6-2)上,下排整形轧辊(5-2)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上排整形轧辊(5-1)和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为交错设置,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超过下排送料轧辊(4-2)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与下排送料轧辊(4-2)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各整形轧辊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传动装置连接在电机(2)与送料轧辊组(4)及下排整形轧辊之间(5-2);该钢片整形装置在使用时,上排整形轧辊(5-1)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低于上排送料轧辊(4-1)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上排整形轧辊(5-1)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与上排送料轧辊(4-1)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上排整形轧辊(5-1)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由于高度差H和h的依次减小而使各整形轧辊所形成的轧制面呈近似的波浪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片整形装置,包括机架(1)、电机(2)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送料轧辊组(4)、整形轧辊组(5)、轧辊支撑座(6)和转动件(8);其中送料轧辊组(4)具有上排送料轧辊(4-1)和下排送料轧辊(4-2),上排送料轧辊(4-1)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送料轧辊支撑座(6-3)上,下排送料轧辊(4-2)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机架(1)上,且上排送料轧辊(4-1)和下排送料轧辊(4-2)为水平平行设置;整形轧辊组(5)具有上排整形轧辊(5-1)和下排整形轧辊(5-2),上排整形轧辊(5-1)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整形轧辊支撑座(6-2)上,下排整形轧辊(5-2)的两端用转动件(8)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上排整形轧辊(5-1)和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为交错设置,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超过下排送料轧辊(4-2)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下排整形轧辊(5-2)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与下排送料轧辊(4-2)辊身的上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各整形轧辊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传动装置连接在电机(2)与送料轧辊组(4)及下排整形轧辊之间(5-2);该钢片整形装置在使用时,上排整形轧辊(5-1)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低于上排送料轧辊(4-1)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的高度,从而使上排整形轧辊(5-1)中各整形轧辊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与上排送料轧辊(4-1)辊身的下顶端的切线面有一个高度差h,且在工件的传送方向上,上排整形轧辊(5-1)的高度差h依次减小;由于高度差H和h的依次减小而使各整形轧辊所形成的轧制面呈近似的波浪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钢片整形装置中具有调节螺杆(7);各轧辊支撑座(6)设置有调节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信乐,庞会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变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