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的遮阳叶片,每一组遮阳叶片由一支柱支撑,遮阳叶片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角度调节绳将所有遮阳叶片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带动遮阳叶片绕支柱转动,实现遮阳叶片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支柱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支架上;所述遮阳叶片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合理,连接牢固,调节方式灵活,对太阳辐射起到遮挡作用,有效减少辐射到空冷岛管束上的太阳能,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且不影响空冷岛翅片管束热风出流,大大减弱太阳辐射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动力
,特别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北方,坑口电厂所在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在枯水期更加难以承担大的耗水量,从而影响到能否建电厂的问题。直接空冷技术,由于其突出的节水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资源的瓶颈问题,该技术所用直接空冷岛包括按行列布置的几十台空冷风机,利用环境空气对直接空冷凝汽器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同时,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非常丰富,年平均日照数为3000-3300小时,完全可以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十二五”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提高至21GW,显然分布式发电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已投运空冷机组在运行中发现,太阳辐射会增加空冷凝汽器的附加热负荷,增加空冷凝汽器的背压,对空冷机组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解决此问题的 唯一方法就是喷淋。太阳辐射对直接空冷岛的影响是研究空冷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为止还没有太阳辐射防御措施与空冷岛光伏发电一体化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构造合理,连接牢固,调节方式灵活,对太阳辐射起到遮挡作用,有效减少辐射到空冷岛管束上的太阳能,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且不影响空冷岛翅片管束热风出流,大大减弱太阳辐射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的不良影响,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每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下方连接有“ Λ ”型翅片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的遮阳叶片,每一组遮阳叶片由一支柱支撑,遮阳叶片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角度调节绳将所有遮阳叶片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带动遮阳叶片绕支柱转动,实现遮阳叶片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支柱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支架上;所述遮阳叶片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本专利技术所述遮阳叶片设有支架,支架上铺装有光伏电池板。本专利技术所述角度调节绳为钢丝绳,其连接固定在每个遮阳叶片上,将全部遮阳叶片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所述遮阳叶片的宽度在40cm-200cm之间。所述遮阳叶片的片间距是遮阳叶片宽度的O. 9 I. 2倍。本专利技术在电站直接空冷单元翅片管束上方、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加装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其以一定倾角且互相平行的方式布置在空冷单元翅片管束上方、空冷岛两列蒸汽分配管间,呈百叶窗式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遮阳叶片上的光伏电池板正对太阳,光伏电池板法线方向与太阳光线直射方向平行,由于空冷机组大都处于中国西北,纬度在30° -51°之间,因此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8° ^28°之间。本专利技术根据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调节遮阳叶片的倾斜角度,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同时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太阳直射角越大,遮阳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无阳光时,遮阳叶片竖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空冷机组正常运作下,通过改变遮阳叶片的角度,完全遮挡太阳辐射,使来自太阳的辐射不能传递到翅片管束上,起到降低翅片管束热负荷的作用;同时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安装光伏电池板的遮阳叶片互相平行,遮阳叶片之间留有空隙,因此不会影响穿过翅片管束的热空气流动,不会对空冷岛的散热产生负面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的A-A向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单片遮阳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是1.遮阳叶片,2.蒸汽水平分配管,3.翅片管束,4.支柱,5.角度调节绳。11.角度调节绳连接环,12.支架,13.光伏电池板,14.支撑铰链。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I、图2、图3中可以看出,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2,每路蒸汽水平分配管2下方连接有“ Λ ”型翅片管束3。空冷单元中蒸汽水平分配管2与“ Λ ”型翅片管束3之间、“ A ”型翅片管束3与凝结水收集管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保证气密性要求,其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每一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下方的“ Λ ”型翅片管束横向设有一支撑梁。上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述。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2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3的遮阳叶片1,每一组遮阳叶片I由一支柱4支撑,遮阳叶片I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5,角度调节绳5将所有遮阳叶片I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5,带动遮阳叶片I绕支柱4转动,实现遮阳叶片I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遮阳叶片I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13。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柱4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3支架上。上端通过支撑铰链14与遮阳叶片I铰连。本专利技术所述遮阳叶片I设有支架12,支架12上铺装有光伏电池板13。本专利技术所述角度调节绳5为钢丝绳,其通过角度调节绳连接环11连接固定在每个遮阳叶片上,并将全部遮阳叶片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所述遮阳叶片的宽度在40cm-200cm之间。所述遮阳叶片的片间距是遮阳叶片宽度的O. 9 I. 2倍。本专利技术在电站直接空冷单元翅片管束上方、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加装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其以一定倾角且互相平行的方式布置在空冷单元翅片管束上方、空冷岛两列蒸汽分配管间,呈百叶窗式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遮阳叶片上的光伏电池板正对太阳,光伏电池板法线方向与太阳光线直射方向平行,由于空冷机组大都处于中国西北,纬度在30° -51°之间,因此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8° ^28°之间。本专利技术根据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调节遮阳叶片的倾斜角度,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同时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太阳直射角越大,遮阳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无阳光时,遮阳叶片竖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空冷机组正常运作下,通过改变遮阳叶片的角度,完全遮挡太阳辐射,使来自太阳的辐射不能传递到翅片管束上,起到降低翅片管束热负荷的作用;同时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安装光伏电池板的遮阳叶片互相平行,遮阳叶片之间留有空隙,因此不会影响穿过翅片管束的热空 气流动,不会对空冷岛的散热产生负面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每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下方连接有“ Λ ”型翅片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的遮阳叶片,每一组遮阳叶片由一支柱支撑,遮阳叶片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角度调节绳将所有遮阳叶片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带动遮阳叶片绕支柱转动,实现遮阳叶片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支柱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支架上;所述遮阳叶片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2.根据要求I所述的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叶片设有支架,支架上铺装有光伏电池板。3.根据要求I所述的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绳为钢丝绳。4.根据要求I所述的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叶片的宽度在40cm-200cm之间,遮阳叶片的片间距是遮阳叶片宽度的O. 9 I. 2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每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下方连接有“Λ”型翅片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的遮阳叶片,每一组遮阳叶片由一支柱支撑,遮阳叶片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角度调节绳将所有遮阳叶片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带动遮阳叶片绕支柱转动,实现遮阳叶片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支柱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支架上;所述遮阳叶片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营,杨建国,郝晓文,吴少华,李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