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310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2),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1),它具有一个在它的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4)和一个表面剂输送装置(7),其中,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喂料三角区(6)。人们想减小停—标记的负面影响。为此,表面剂输送装置(7)将涂料输送到喂料三角区域(6)中,并且在喂料三角区(6)中在纺织物(3)的背向驱动辊(4)的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3)的支撑装置(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在它的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和一个表面剂输送装置,其中,纺织物和驱动辊形成一个喂入三角区。
技术介绍
下面借助作为实例的涂敷浆液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用在涂敷到纱线表面上的另一些涂敷剂中,例如颜料。纺织纱线常常具有比较粗糙的表面。这种粗糙增加继续处理,例如纺织的难度。因此人们规定在继续处理之前将纺织物涂敷浆液,这种浆液可以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例如淀 粉。浆液的任务是使表面比较平滑,并且因此减小在处理彼此摩擦的纱线的表面之间的摩擦。为了涂敷浆液纺织物经过一个槽,所述槽装有浆液。在这个池中纺织物通过驱动辊被转向,因此纺织品又可在同一侧从池中出来。通过池纺织物被浸润。若在浆液涂敷时一次浸润嫌不够可以重复浸润。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当生产中断时纺织物的比较大的区域仍然保留在槽中,并且它吸收有过量比例的浆液。这种类型的区域在后来可作为“停一标记”识别,并且导致降低纺织物的质量。在另一些表面剂中也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当纺织物经历的染色浴时间太长,则染色更加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减小“停一标记”的负面影响。这个任务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通过下述措施得以完成,即表面剂输送装置输送到喂料三角区,并且在这个喂料三角区域中在纺织物的背背驱动辊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的支撑装置。通过这一做法人们可使纺织物在停机状态时暴露于表面剂,例如浆液的那一段的长度比较小。也就是说其实只是纺织物和驱动辊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被注入。在这个三角区域中人们可将纺织物的长度限制到少许几厘米,这样,停机一标记也就能相应地比较小。表面剂只应该涂敷到纺织物纱线的表面上,然而应尽可能地不渗入到纱线中。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为纺织物形成一种支撑,使得表面剂只涂敷到纱线的表面上,而不渗入到纱线本身中。此外,在喂料三角区上涂敷表面剂还有这样的优点,即在处于喂料三角区中的表面剂中会产生涡流,这种涡流对表面剂涂敷到纺织物上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在喂入三角区中的表面剂的量比较小,所以只必须保持较小体积的表面剂。也就是说减少了表面剂的浪费,并且人们可连续地使用新的和干净的,或者至少是净化的表面剂。优选地将支撑装置设计为第一支撑辊。这样就可避免纺织物在支撑装置上的摩擦。当纺织物在支撑辊上离开时支撑辊是可以转动的。优选地朝驱动辊方向可给第一支撑辊施加预定的第一压力。这个压力可选择得比较低。当第一支撑辊顶住驱动辊,并且因此纺织物顶住驱动辊时通过在第一支撑辊和驱动辊之间的钳口(Nip)形成喂入三角区的比较良好的密封,这样就可比较好地控制表面剂的涂敷。优选地将第一支撑辊的表面设计得比驱动辊软。这样驱动辊就可大致压入到第一支撑辊的表面中,这也能改进密封能力。人们可以产生比较大的接触区域,纺织物要经过这个区域,这样作用到纺织物上的单位表面压力就可保持得比较小。优选地表面剂输送装置具有可调节的输送功率,并且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驱动辊的转速调节输送功率。这样就可达到真正只输送纺织物也能吸收的那么多 的表面剂。当驱动辊转动比较快时则必须相应地比驱动辊慢转动时输送更多的表面剂。当人们是根据转速调节输送功率时则人们在三角区内无须设置用于检测表面剂的液面高度的传感器。优选地驱动辊被加热。若驱动辊是加热的,则表面剂会更好地被纺织物吸收。当表面剂是被加热的也是有利的。这样也可达到纺织物更好地吸收表面剂的目的。优选地沿着驱动辊的旋转方向在支撑装置的后面,在纺织物的背离驱动辊的一侦牝在纺织物和第二支撑辊之间形成第二三角区,表面剂输送装置向这个第二三角区提供。当纺织物具有比较高的密度,因此表面剂也难于进入到纱线之间时这种设计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可在纺织物的背离驱动辊的一侧再一次地涂敷表面剂。但是,当有某种比例的表面剂已穿过纺织物,并且外侧面,也就是纺织物的不紧贴在驱动辊上的那一侧面有浸润,则附加涂敷表面剂有优点。优选地可朝驱动辊方向给第二支撑辊施加预定的第二压力。这样也产生了第二三角区的密封,这样就可比较精确地使用表面剂。其中,优选地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它例如可三倍到七倍地那么大。其中,人们考虑这样的事实,即纺织物的贴靠在辊上的那一侧面已有足够的表面剂,因此,基本上外侧面也应有表面剂。优选地剂压辊和驱动辊组成一个挤压钳,其中,朝驱动辊方向可给剂压辊施加预定的第三压力。剂压辊将多余的表面剂从纺织物上带走。借助这个剂压辊人们可以调节纺织物吸收多少表面剂液。优选地第三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并大于第二压力。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应该保证一般地有足够的表面剂液到达纺织物,并且也保留在那里。第三压力的主要任务是挤出表面齐U。然后可将多余的表面剂收集在一个容器中,并且进行净化,并且准备重新涂敷到纺织物上。优选地剂压辊比驱动辊要软,但是比第一支撑辊要硬。这种硬度对于挤出是有利的。因为剂压辊比驱动辊要软,所以可以在此形成一个平面的钳口,纺织物穿过这个钳口。这种设计也可产生良好的刮去或者挤出的结果。优选地可以至少200米/分的圆周速度驱动驱动辊。驱动辊旋转得越快表面剂形成的旋涡则越强烈。在喂料三角区,或者也在第二三角区中表面剂旋涡越强烈则能更好地涂敷表面剂。有利地表面剂输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孔,且输出孔具有防附着涂层。这样可避免形成滴。滴的形成可能导致一个或者多个纱线断线。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唯一附图将浆液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简图示出在纱线喂入区中将浆液2涂敷到纺织物3上的装置。纺织物3例如 可以链的形式存在。该装置具有驱动棍4。所述驱动棍由马达5驱动。马达5是如此地转动驱动棍4的,即它的圆周速度至少为200米/分。这当然指的是持续运行。在起动和制动时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比较小。然后纺织物3以和驱动辊4的圆周速度相当的速度通过该装置I。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喂料三角区6,浆液输送装置7将浆液2喂入到所述喂料三角区中,所述浆液以液体形式存在,或者包含在一种浆液流体中。浆液(或者另一种用于纺织物的表面的涂敷剂)也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例如以泡沫或者糊的形式存在。浆液输送装置7具有喷嘴形式的输出孔8。所述孔具有防粘附涂层。输出孔8例如用聚四氟乙烯加衬。当遇有故障时浆液输送装置7停车及不再输出浆液2,那么就可避免形成滴。由控制装置9控制马达5。这样,控制装置9就可识别马达5的转速,并且因此也识别驱动辊4的圆周速度。浆液输送装置7具有可调节的输送功率。浆液输送装置7的输送功率由控制装置9根据驱动辊4的转速进行调节。这样,人们就可以做到将大体如纺织物3所能接收那么多的浆液输送到喂料三角区6中。在喂料三角区6的区域中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0,确切地说是设置在纺织物3的不贴在驱动辊4上的那一侧上。第一支撑辊10的任务是在喂料三角区6中的纺织物不会避让浆液2。可如此地调节第一支撑辊10,即它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小的空隙。然而,当朝着驱动辊4的方向给第一支撑辊10施加一种预定的第一压力11 (通过箭头表示)则更为有利。通过这一措施使喂料三角区6在传动轴4的转动方向12得到密封。在第一支撑辊的后面沿主辊4的旋转方向1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2),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3)上的装置,具有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4)和表面剂输送装置(7),其中,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喂料三角区(6),其特征在于,表面剂输送装置(7)向三角区域(6)输入,并且在喂料三角区(6)的区域中在纺织物(3)的背离驱动辊(4)的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3)的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保利HG弗罗布洛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