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以润滑脂总重为基准,其组成包括:(1)聚脲稠化剂8-15%;(2)基础油75-85%;(3)添加剂5-15%;添加剂包括(a)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0.5%-5%;(b)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0.5%-5%;(c)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5%-5%;(d)硫化猪油:0.5%-5%。由于加入了高效的减摩添加剂组合,该聚脲润滑脂具有低摩擦系数,通过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发现,其摩擦系数可达到0.05-0.07范围内,远低于一般抗磨润滑脂,特别适用于高温、高负荷的苛刻工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摩擦系数的聚脲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设备加工精度的提高,许多机械设备对润滑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精密的机械设备中,由于摩擦部位使用润滑脂不当,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过度磨损,这些部位包括精密加工的轴承、丝杠和齿轮等,这些机械部件很容易由于不正当的润滑造成寿命过短,从而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功能。低摩擦的润滑脂可以有效地减少磨损,延长机械部件的使用期限,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常见的润滑脂根据稠化剂类型的不同通常分为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聚脲润滑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脂的要求日益苛刻,要求润滑脂满足高负荷、高温的工况,并且要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聚脲润滑脂是一种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的优质润滑脂。聚脲润滑脂是由分子中含有脲基的有机化合物稠化矿物油或合成油所制备的润滑脂,由于聚脲稠化剂中不含金属离子,避免了稠化剂中的金属离子对润滑脂的催化氧化作用,因此聚脲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高温、高负荷的润滑场合。低摩擦的聚脲润滑脂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并且添加合适的添加剂来制备的,其主要原理是几种添加剂通过相互作用在金属摩擦副表面形成可以减少摩擦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是化学的或者物理的。专利号为CN 101955839A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万向节的低摩擦系数润滑脂,其稠化剂为锂皂或复合锂皂,添加剂包括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盐、烷基化的酰胺氧基钥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使用该专利技术的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极压性、抗磨性、机械安定性和很低的摩擦系数。专利号为JP 8120289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低摩擦的润滑脂,其添加剂包括二硫代磷酸钥或二硫代氨基甲酸钥、二硫代磷酸锌、硫-磷极压剂和非金属钙盐。美国专利US 4840740提供了一种聚脲润滑脂,其添加剂包括有机钥化合物和二硫代磷酸锌,该润滑脂具有降低摩擦和磨损的效果。以上专利中CN 101955839A和JP 8120289A都是针对减低摩擦专利技术的润滑脂,但采用了锂基稠化剂,不适合用在高温的工况下。美国专利US 4840740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摩擦的聚脲润滑脂,可以使用在高温工况,但降低摩擦的效果不好。本专利专利技术的润滑脂组合物是通过优选配方制备聚脲润滑脂,并向其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其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既耐高温又可以降低摩擦系数的目的。验证降低摩擦系数试验效果的试验方法为ASTM D5707 (SH/T072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高效添加剂组合的聚脲润滑脂,该润滑脂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验证试验效果的方法为符合国际(ASTM D)和中国石油行业(SH/T)标准的方法,具体方法为ASTM D5707 (SH/T0721),使用设备为德国Optimol公司生产的SRV摩擦磨损试验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脲润滑脂组合物,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算,包括如下组分(I)聚脲稠化剂8-15% ;(2)基础油 75-85% ; (3)添加剂 5-15%。其中,作为组分(I)的稠化剂是由有机胺与二异氰酸酯按照摩尔比2:1反应而成。所述有机胺可以是苯胺、对甲苯胺、十四胺、十八胺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胺的混合物。所述异氰酸酯可以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4,4' - 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作为组分(2)的基础油是100°C粘度为4-lOOcSt的润滑油,优选100°C粘度为10-20cSt的润滑油,包括矿物油、酯类合成油、烃类合成油或者其混合物。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作为组分(3)的添加剂包括(a)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O.5%-5% ; (b) 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钥0. 5%-5% ; (c)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 5%_5% ;(d)硫化猪油0. 5%-5%。组分(3 )中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可以是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或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组分(3)中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可以是丁基辛基二硫代磷酸锌、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或辛基对甲苯基二硫代磷酸锌。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将全部基础油混合均匀并分成等量的两份,将有机胺加入到一份基础油中,力口热至80-100°C并不停搅拌至有机胺完全融化并且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形成有机胺的油溶液;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到剩余基础油中,加热至80-10(TC并不停搅拌至异氰酸酯完全融化并且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形成异氰酸酯的油溶液;将有机胺的油溶液和二异氰酸酯的油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此时由于有机胺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放热,物料温度升高至150-180°C,在此温度下恒温并保持搅拌2-4小时,使有机胺与二异氰酸酯完全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添加剂,充分搅拌后在三辊机上研磨均匀。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通过性能试验表明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加入了高效的减摩添加剂组合,该聚脲润滑脂具有低摩擦系数,通过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发现,其摩擦系数可达到O. 05-0. 07范围内,远低于一般抗磨润滑脂,可以有效减少被润滑部位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系数的测定采用德国Optimol公司生产的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标准方法为ASTM D5707oASTM D5707方法的测试条件为温度50°C,负荷200N,振幅1mm,频率50Hz,时间120min。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6和比较例制备方法将全部基础油混合均匀并分成等量的两份,将有机胺加入到一份基础油中,加热至80-100°C并不停搅拌至有机胺完全融化并且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形成有机胺的油溶液;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到剩余基础油中,加热至80-10(TC并不停搅拌至异氰酸酯完全融化并且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形成异氰酸酯的油溶液;将有机胺的油溶液和二异氰酸酯的油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此时由有机胺与二异氰酸酯反应放热,物料温度升高至150-180°C,在此温度下恒温并保持搅拌2-4小时,使有机胺与二异氰酸酯完全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添加剂,充分搅拌后在三辊机上研磨均匀。实施例1-6与比较例是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各组分含量及性能见表I :实施例1-6和比较例的性能数据见表2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系数明显低于对比例。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低摩擦系数的聚脲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已经通过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有代表性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分和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代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精神、范围和内容中。表I实施例1-6与比较例各组分含量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组份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1)聚脲稠化剂8-15%; (2)基础油75-85% ; (3)添加剂5-15%;所述的添加剂,按照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a)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钥O. 5%-5% ; (b) 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钥0. 5%-5% ; (c)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组份和重量百分比如下:(1)聚脲稠化剂8?15%;(2)基础油75?85%;(3)添加剂5?15%;所述的添加剂,按照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a)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0.5%?5%;(b)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0.5%?5%;(c)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5%?5%;(d)硫化猪油:0.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刘建龙,刘亚春,冯强,吴宝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