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虹专利>正文

渗沥液单因子分离深度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144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3:42
渗沥液单因子分离深度净化方法:对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与含有高沸点污染物的浓缩渗沥液进行气液分离;将水蒸气变成过热水蒸气后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对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吸收和中和,将其转化为高沸点中和产物从过热蒸气中分离出来,含有气态污染物的过热水蒸气被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吸收了气态污染物后,将其冷凝,冷凝水排出进行回收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仅仅利用渗沥液中水和各种污染物沸点不同这一单独因子进行深度净化,具有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成本和处理费用低、能够对渗沥液实现高效、深度处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的渗浙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各种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高毒性或者可生化性差的垃圾渗浙液,其中的污染物浓度是普通污水的百倍以上,极难处理,处理后还会产生大量污泥和浓缩液,成为长期不易解决的行业性难题。现有渗浙液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生物法设备体积大,需投加炭源,去除不彻底,产生大量污泥; 吹脱法能耗高,药耗高,去除不彻底,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吸附法设备成本高,药耗高,再生频繁,冲洗水需要二次处理;氧化法设备成本高,药耗/能耗极高;纳滤法由于渗浙液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因此膜污染严重;由于小分子污染物与水分子大小相近,因此去除率低,不易达标;产生大量浓缩液,处置困难。反渗透法能耗较高;由于渗浙液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因此膜污染严重;由于小分子污染物与水分子大小相近,因此去除不彻底,不易达标;产生大量浓缩液,处置困难。以上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现在工程上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混凝、沉淀,生物厌氧消化、生物好氧处理,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膜生化反应器、各种氧化剂配合各种催化剂、触媒、紫外光、超声波处理、纳滤膜/反渗透膜处理等的反复组合和叠加,涉及多种物理因子、多种化学因子以及多种生物氧化因子。但是所有这些多因子的组合处理方法都普遍存在着设备数量众多、体积庞大,易受水质和环境条件影响,多种处理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干扰,系统的能耗高、药耗高、操作管理难度高,不能适应不同时期的渗浙液,去除不彻底,不易达到排放标准,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更加难以处理的浓缩液和污泥。上述多种因子组合处理方法(也称多因子法)都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置的污泥和浓缩液(占渗浙液总量的30% 40%以上),长期以来多数都是将这些污泥和浓缩液回灌到填埋场,后果是造成填埋场内渗浙液中污染物的浓度持续升高,在3-4年内后即会逐步接近能够处理浓度的上限,至使处理效率降低直至失效,而垃圾填埋场的典型设计寿命为十几年,因而留下重大后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成本和处理费用低、能够对垃圾渗浙液实现高效、三相分离深度处理的渗浙液单因子分离深度净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包含下述内容A、加热渗浙液,产生水蒸气,渗浙液中的低沸点污染物汽化为气态污染物进入水蒸气,对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与含有高沸点污染物的浓缩渗浙液进行气液分离;B、将分离出的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通过过热发生器,使其成为过热水蒸气,将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对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吸收和中和,将其转化为高沸点中和产物从过热水蒸气中分离出来;C、将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时,利用控制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度来阻止过热水蒸气向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的凝结,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不被稀释;同时利用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值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的水分得到部分汽化,以提高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中和产物的浓度;D、含有气态污染物的过热水蒸气被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吸收了气态污染物后,将其冷凝,冷凝水排出进行回收处理。进一步地,控制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度高于饱和水蒸气温度3°C至40°C,并且过热度高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的沸点温度至少1°C以上; 本专利技术方法是仅利用水和各种污染物之间沸点(汽化或凝结温度)的差异这种单独一个因子的方法将污染物彻底分离出来,因此称为单因子分离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述的高沸点污染物是指渗浙液中沸点高于水的各种污染物;低沸点污染物是指渗浙液中沸点接近或低于水的各种污染物;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是指能与过热水蒸气中的低沸点气态污染物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酸性或碱性水溶液,或是含有这类酸性或碱性水溶液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含有气态污染物的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进行气液接触后,会产生向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液体表面发生传质的过程,然后在液体中被中和,转化为高沸点的可溶性盐类,不能再进入到水蒸气中,从而通过传质分离达到与过热水蒸气分离的目的。渗浙液中的大多数污染物,包括最难处理的、毒性最大的、种类最多的污染物,都是高沸点污染物,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垃圾渗浙液加热产生水蒸气后,使渗浙液中的低沸点污染物变成气态进入水蒸气,高沸点污染物则被保留在浓缩后的渗浙液里,经气液分离将渗浙液中易于挥发的低沸点污染物转化为气态污染物和水蒸气一起被提取出来,使渗浙液变成体积大为缩小的浓缩液,浓缩液里含的污染物主要是高沸点污染物,渗浙液中所含的易挥发造成二次污染的低沸点有害物质则被分离出去,由于这种浓缩渗浙液体积大为缩小,因此易于进行回收处理;又由于其不含易挥发污染物,因此在回收处理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分离出的含有低沸点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本专利技术方法使其变成过热水蒸气后再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之间在气液之间发生传质过程,气态污染物进入液体后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发生中和反应转化为高沸点化合物,从而可通过气液接触使平衡不断向液态转移,达到将低沸点气态污染物从过热水蒸气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在气液接触时,经过传质过程,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逐步会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性物质,如酸和中和产物盐,或者碱和中和产物盐,造成该溶液的沸点的升高,当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的沸点升高超过水蒸气凝结温度时,会引起水蒸气在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表面的凝结而使溶液被稀释,所以本专利技术在将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进行传质分离前,先将其变成过热水蒸气,再将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这样就可以利用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度来阻止水蒸气向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的凝结,避免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被冷凝水稀释;同时还可以利用过热水蒸气高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沸点升高值的那部分过热的显热热值,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的水分得到部分汽化,提高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中和产物的浓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为进一步的高效分离创造条件。在气液接触过程中,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还能起到冷却过热水蒸气、降低其过热值、使后续换热冷凝效率得到提高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代替向过热水蒸气中喷射冷却水来降低其过热值的工艺过程,取得节省能源和设备的积极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将渗浙液深度分离成易于进行回收处理、且在回收处理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产物。本专利技术方法仅仅利用渗浙液中水和各种污染物沸点不同这一单独因子(单因子)·进行深度净化,效果却好于采用多种物理因子、多种化学因子以及多种生物氧化因子(多因子)组合的净化方法;并且具有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成本和处理费用低、能够对渗浙液实现高效、深度处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2、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I工艺流程3、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方法所用的设备结构示意4、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方法所用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图2是本实施例工艺流程图,图3是实施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本例采用显热热交换装置4对渗浙液进行预热,再用潜热热交换装置3对渗浙液进行加热,产生蒸气,过程是由渗浙液供给装置8泵入的渗浙液经显热热交换装置4的加热侧和潜热热交换装置3的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渗沥液单因子分离深度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内容:A、加热渗沥液,产生水蒸气,渗沥液中的低沸点污染物汽化为气态污染物进入水蒸气,对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与含有高沸点污染物的浓缩渗沥液进行气液分离;B、将分离出的含有气态污染物的水蒸气通过过热发生器,使其成为过热水蒸气,将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对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吸收和中和,将其转化为高沸点中和产物从过热水蒸气中分离出来;C、将过热水蒸气与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时,利用控制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度来阻止过热水蒸气向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的凝结,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不被稀释;同时利用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值使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的水分得到部分汽化,以提高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中中和产物的浓度;D、含有气态污染物的过热水蒸气被低沸点污染物提取剂溶液吸收了气态污染物后,将其冷凝,冷凝水排出进行回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虹
申请(专利权)人:李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