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013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包括安装底座、气压调节系统、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依次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固定在一起,吸附气流槽板安放于安装底座上,且背面安装有气压调节系统,气压调节系统包括进气管、气压调节阀、压力显示表、气压调节固定板、吸附管路和气管转接头,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条、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增加了针对特殊超薄板材的工件定位、调节水平度、根据被夹持工件材料特性调节吸附气压、可靠固定等功能,在确保吸附固定好薄板材的同时,达到吸附更加平整、定位更加精确、与激光束垂直度调节以获取更高的综合加工精度,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精密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用于针对不同材料薄板进行的定位、装夹、固定、调节。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市场对高端电子产品、能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半导体、太阳能、SMT、平面显示等领域相关技术飞速发展。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因为其独特的加工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该领域的产品加工,如针对超薄不锈钢板、铜箔、镊片、精密掩磨板等金属薄板材和柔性板(软板)、软硬结合板、平面薄玻璃等非金属薄板材的切割、划线、刻盲槽、钻孔等加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该 领域闻端广品的生广工艺中。该类薄板材类元件激光加工或测量应用中,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能在加工或测量过程中对加工对象进行装夹固定,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和测量精度。在激光加工行业中,通常工作台固定工件的方式为压合夹持或真空吸附固定,这种夹持方式针对刚性好且厚度大的工件装夹比较容易,但针对有一定柔性的薄金属板材或易碎薄板材,如厚度在O. Imm以下的铜箔、镍片,或是厚度在O. 5mm以下的玻璃等,这种夹持方式容易造成材料变形,进而影响激光加工的位置精度,或是在夹持过程中将工件损坏而造成报废。另外,传统夹持工件台,并不具有工件定位、水平度调节、根据材料特性不同调节合适吸附气压大小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对于采用激光加工方式加工出合格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工作台易损坏特殊板材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针对金属或非金属超薄等特殊板材设置了装夹、固定、定位、调节等功能,不易损坏材料的同时,达到吸附更加平整、定位更加精确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气压调节系统、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依次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固定在一起,吸附气流槽板安放于安装底座上,且背面安装有气压调节系统,气压调节系统包括进气管、气压调节阀、压力显示表、气压调节固定板、吸附管路和气管转接头,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条、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附气流槽板上钻有抽气孔,抽气孔与吸附管路密封相连,整个吸附气流槽板上刻有梯形凹槽块,并呈均匀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吸附网孔板呈均匀分布的网状结构,并钻有抽气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气管、气压调节阀、压力显示表通过气压调节固定板安装在吸附网孔板与吸附气流槽板的一端边缘,且压力显示表的表面与吸附网孔板的水平面一致,气压调节固定板底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条上,气管转接头固定在吸附气流槽板背面,周围与吸附管路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附气流槽板上钻有抽气孔的数量为5,分别分布在吸附气流槽板的上、下、左、右和正中间,吸附管路通过气管转接头分为5路,与抽气孔对应的进行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在传统针对金属或非金属薄板材装夹工作台基础上,增加了针对金属或非金属的特殊超薄板材的工件定位、调节水平度、根据被夹持工件材料特性调节吸附气压、可靠固定等功能,在确保吸附固定好薄板材的同时,达到吸附更加平整、定位更加精确、与激光束垂直度调节以获取更高的综合加工精度,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的气压调节系统与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的吸附网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包括安装底座、气压调节系统、直角定位尺3、吸附网孔板4和吸附气流槽板5,直角定位尺3、吸附网孔板4和吸附气流槽板5依次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固定在一起,吸附网孔板4和吸附气流槽板5相接处不漏气,保证气密性;吸附气流槽板5安置于安装底座上,且吸附气流槽板5的底面安装有气压调节系统,气压调节系统包括进气管21、气压调节阀22、压力显示表23、气压调节固定板24、吸附管路25和气管转接头26,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条U、调节螺杆12和调节螺母13。如图2所示,安装底座I的调节螺杆12支撑整个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而调节螺杆12上还套有调节螺母13,可通过松开调节螺母13,旋动调节螺杆12,调节整个工作台上表面相对激光束的垂直度,或是整个工作台上表面的水平度。如图3所示,所述吸附气流槽板5上钻有抽气孔51,抽气孔51与吸附管路25相连,并在整个吸附气流槽板5上刻有梯形凹槽块52,并呈均匀分布。如图I所示,吸附网孔板4呈均匀分布的网状结构,并钻有抽气孔。如图1、2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进气管21、气压调节阀22、压力显示表23通过气压调节固定板24安装在吸附网孔板4与吸附气流槽板5的一端边缘,且压力显示表23的表面与吸附网孔板4的水平面一致,气压调节固定板底24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条11上,气管转接头26固定在吸附气流槽板5背面,周围与吸附管路25相连。工作时,只需要通过进气管21连接一个真空泵,并通过气压调节阀22调节吸附气压大小,通过气压显示表23来观察具体气压,从而可根据不同材料来进行气压调节。如果工作台面积较大,为了保证工作台各点吸附气压均匀稳定,可以将总吸附管路25通过气压转接头26分为若干路,实施例图中分成了 5路(左、右、上、下、中),同时引入吸附气流槽板5,而吸附气流槽板5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内部均匀分布且刻有梯形凹槽块52,可快速将从5路抽气孔中的吸附力均匀在整个工作台面上分布开,再通过吸附网孔板4传递上工作台上表面,从而对金属或非金属等特殊超薄板材进行均匀吸附。工作台上表面上安装有直角定位尺3,可根据具体装夹薄板材幅面尺寸大小,在工 作台面上移动位置,一旦确定后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并通过精确直角及其上刻度,对夹持薄板材进行位置定位,从而确保薄板材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好的位置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气压调节系统、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依次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固定在一起,吸附气流槽板安放于安装底座上,且背面安装有气压调节系统,气压调节系统包括进气管、气压调节阀、压力显示表、气压调节固定板、吸附管路和气管转接头,安装底座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气压调节系统、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直角定位尺、吸附网孔板和吸附气流槽板依次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固定在一起,吸附气流槽板安放于安装底座上,且背面安装有气压调节系统,气压调节系统包括进气管、气压调节阀、压力显示表、气压调节固定板、吸附管路和气管转接头,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条、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可精密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