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贵专利>正文

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9230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配制药,(2)炒丹,(3)下丹,(4)去火毒,(5)使用前再用香油进行熬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有益效果是:简单、快捷、根治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肩胳膊麻木疼痛,腰椎病及腰椎病引起的腰腿麻木疼痛的药贴,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医药贴的制作工艺,又增加了独特的制作工艺,使该药贴能外粘内浮,使用后不带有黑色痕迹,是其它药贴所不能做到的,经过实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贴的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腰椎病又名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它是椎体之间的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腿痛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造成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或后外侧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当然,人群中颈椎病和腰椎病很多,社会上医治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方法也很多,但 是基本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家非常忌讳的“黑记”,不能做到外粘内浮,去贴无痕的特点,使药贴在使用中的局限性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配制药 配药藏红花30份、穿山甲20份、白芷20份、红丹30份、蜈蚣20份、麝香10份、川乌30份、木鳖子仁30份、香油40份、没药30份、乳香30份、冰片30份、麻黄30份; 铺垫药料a将上述配比的坚硬肉质药料穿山甲、白芷蜈蚣、木鳖子仁、川乌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铺和后下;操作时,待香油微热后再投入其他药料,油液沸腾后减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C ;b细料药上述配比的乳香、没药、冰片,在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C的熔化膏药中,混匀; (2)、炒丹 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故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再用; (3)、下丹 将步骤(I)的铺垫药料在高温条件下,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使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亦可配入上述配比的麻黄和冰片; (4)、去火毒 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去除火毒; (5)、药膏制好后用清水浸泡60日以上,每三天换一次水,使用前再用160度的香油进行熬制,微火一小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外粘内浮去贴无痕,并能简单、快捷、根治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肩胳膊麻木疼痛,腰椎病及腰椎病引起的腰腿麻木疼痛的药贴,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医药贴的制作工艺,又增加了独特的制作工艺,使该药贴能外粘内浮,使用后不带有黑色痕迹,是其它药贴所不能做到的,经过实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配制药 配药藏红花30g、穿山甲20g、白芷20g、红丹30g、蜈蚣20g、麝香10g、川乌30g、木鳖 子仁30g、香油40g、没药30g、乳香30g、冰片30g、麻黄30g ; 铺垫药料a)将上述配比的坚硬肉质药料穿山甲、白芷蜈蚣、木鳖子仁、川乌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铺和后下;操作时,待香油微热后再投入其他药料,油液沸腾后减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C;b)细料药上述配比的乳香、没药、冰片,在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C的熔化膏药中,混匀; (2)、炒丹 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故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再用; (3)、下丹 将步骤(I)的铺垫药料在高温条件下,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使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亦可配入上述配比的麻黄和冰片; (4)、去火毒 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去除火毒;否则,如果油丹化合后制成的膏药直接应用,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定的刺激性,轻则出现瘙痒、红斑,重则发泡,发生溃疡,这些刺激性因素俗称“火毒”,通常认为是油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解的有刺激性的低级分解产物如醛、酮、低级脂肪酸等,这些分解产物具有水溶性、挥发性或不稳定性。因此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可去除“火毒”; (5)、药膏制好后用清水浸泡60日以上,每三天换一次水,使用前再用160度的香油进行熬制,微火一小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把治疗效果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本专利技术经过临床实验,医治800例年龄不同的颈椎病和腰椎病男女患者,按医病疗效临床治愈89%以上,显效93%,有效98%,无效2%。权利要求1.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配制药 配药藏红花30份、穿山甲20份、白芷20份、红丹30份、蜈蚣20份、麝香10份、川乌30份、木鳖子仁30份、香油40份、没药30份、乳香30份、冰片30份、麻黄30份; 铺垫药料a将上述配比的坚硬肉质药料穿山甲、白芷蜈蚣、木鳖子仁、川乌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铺和后下;操作时,待香油微热后再投入其他药料,油液沸腾后减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C ;b细料药上述配比的乳香、没药、冰片,在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C的熔化膏药中,混匀; (2)、炒丹 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故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再用; (3)、下丹 将步骤(I)的铺垫药料在高温条件下,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使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亦可配入上述配比的麻黄和冰片; (4)、去火毒 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去除火毒; (5)、药膏制好后用清水浸泡60日以上,每三天换一次水,使用前再用160度的香油进行熬制,微火一小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配制药,(2)炒丹,(3)下丹,(4)去火毒,(5)使用前再用香油进行熬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有益效果是简单、快捷、根治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肩胳膊麻木疼痛,腰椎病及腰椎病引起的腰腿麻木疼痛的药贴,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医药贴的制作工艺,又增加了独特的制作工艺,使该药贴能外粘内浮,使用后不带有黑色痕迹,是其它药贴所不能做到的,经过实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文档编号A61K36/88GK102824486SQ20121030274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玉贵, 刘子炀 申请人:刘玉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腰椎疼愈贴外粘内浮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配制药:配药:藏红花30份、穿山甲20份、白芷20份、红丹30份、蜈蚣20份、麝香10份、川乌30份、木鳖子仁30份、香油40份、没药30份、乳香30份、冰片30份、麻黄30份;???铺垫药料:a将上述配比的坚硬肉质药料穿山甲、白芷?蜈蚣、木鳖子仁、川乌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铺和后下;操作时,待香油微热后再投入其他药料,油液沸腾后减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b细料药:上述配比的乳香、没药、冰片,在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的熔化膏药中,混匀;(2)、炒丹: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故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再用;(3)、下丹:将步骤(1)的铺垫药料在高温条件下,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使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亦可配入上述配比的麻黄和冰片;(4)、去火毒: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去除火毒;(5)、药膏制好后用清水浸泡60日以上,每三天换一次水,使用前再用160度的香油进行熬制,微火一小时,冷却往准备好的膏布的中心部位涂药,涂好的的药膏静置冷却,折叠前将研成细粉的冰片涂入药膏表层,形成外粘内浮的药贴,然后折叠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贵刘子炀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