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罩式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339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钟罩式风帽,包括由帽体和冒顶构成的风帽本体,风帽本体内设进风腔,帽体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孔,所述帽体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多个出风孔设在加粗段上,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的壁厚均大于帽体上端部段的壁厚,出风孔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所述进风腔的下端部段为光孔。该钟罩式风帽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对相邻的风帽磨损小,能有效防止漏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钟罩式风帽
技术介绍
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重要部件,钟罩式风帽因布风较为均匀,而被广泛使用。钟罩式风帽由帽体和冒顶构成一体结构,帽体上环设有水平设置的多个出风孔,风帽内腔的下端部段为用于与进风管连接的螺纹孔。上述风帽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是由于风帽所受的磨损程度不均,风帽的顶部和出风孔处磨损较重,而现有的风帽其壁厚比较均匀,因而存在局部磨损较严重,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2是采用螺接的方式与进风管连接,导致安装和拆卸不便。3是出风孔水平设置,不但出风速度慢,而且出来的风直接冲击相邻的风帽,加大了相邻风帽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损和能減少相邻风帽磨损的钟罩式风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具有如下结构的钟罩式风帽,包括由帽体和冒顶构成的风帽本体,风帽本体内设进风腔,帽体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孔,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帽体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多个出风孔设在加粗段上,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的壁厚均大于帽体上端部段的壁厚,出风孔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所述进风腔的下端部段为光孔。所述出风孔为椭圆孔。所述进风腔顶部的腔径大于进风腔其它部段的腔径。所述加粗段的高度为40-55mm。所述加粗段的壁厚为帽体上端部段壁厚的I. 3-2倍。所述冒顶的壁厚为帽体上端部段壁厚的I. 2-1. 5倍。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6-8个,出风孔的孔径为12-15mm。风帽的顶部和底部采用加厚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耐磨损能力,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出风孔倾斜设置,不但出风快,可以避免气流对布置在布风板上的相邻风帽造成直接冲击,减小了相邻风帽的气流磨损;而且有利于粗颗粒间的相互扰动,完全避免了细灰倒灌入风室,确保了锅炉的长期安全运行。进风腔的下端部段为光孔,可采用插接的方式与进风管连接,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干耐磨损能力強,使用寿命长,对相邻的风帽磨损小,能有效防止漏灰。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的风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风帽本体I为由帽体11和冒顶12构成的一体结构,风帽本体I内设进风腔2,冒顶12呈球冠状,从而使得进风腔2的顶部也呈球冠状。进风腔2顶部的腔径大于进风腔其它部段的腔径,高速风进入进风腔2后,由于扩容作用,动压降低,可以减小气流对冒顶12的冲击和磨损。帽体11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12的壁厚均大于帽体11上端部段的壁厚,加粗段的高度为40-55mm,加粗段的壁厚为帽体11上端部段壁厚的I. 3-2倍;冒顶12的壁厚为帽体11上端部段壁厚的I. 2-1. 5倍。加粗段的腔壁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2连通的多个出风孔3,出风孔3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 其数量以6-8个。若出风孔3为圆孔,其孔径为12-15mm为宜;若出风孔3为椭圆孔,其短轴的长度为12-15mm为宜。进风腔2的下端部段为光孔4。风帽与进风管6的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进风管6由上部的细段61和下部的粗段62构成,细段61和粗段62之间形成台阶63,风帽I插接在细段61上且风帽I的底面与台阶63接触。进风管6通过其粗段62连接在风室的布风板5上并与风室连通,风室在图中未全部示出,风室为一箱体,箱体的顶面及其上的防火材料层构成布风板5。台阶63与布风板5上表面平齐,风帽I通过其进风腔2的下端部段的光孔4插装在进风管6的细段61上。光孔4的内壁要与细段61的外表面构成面接触配合,以达到便于插装和不易漏风之目的。风室内的风通过进风管6进入进风腔2内,经过进风管6与进风腔2内壁之间的间隙,从出风孔3吹出。权利要求1.一种钟罩式风帽,包括由帽体(11)和冒顶(12)构成的风帽本体(1),风帽本体(I)内设进风腔(2),帽体(11)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2)连通的多个出风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1)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多个出风孔(3)设在加粗段上,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12)的壁厚均大于帽体(11)上端部段的壁厚,出风孔(3)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2)的下端部段为光孔(4)。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3)为椭圆孔。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2)顶部的腔径大于进风腔(2)其它部段的腔径。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粗段的高度为40-55mm。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粗段的壁厚为帽体(11)上端部段壁厚的I. 3-2倍。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冒顶(12)的壁厚为帽体(11)上端部段壁厚的I. 2-1. 5倍。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钟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3)的数量为6-8个,出风孔(3)的孔径为12-15_。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钟罩式风帽,包括由帽体和冒顶构成的风帽本体,风帽本体内设进风腔,帽体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孔,所述帽体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多个出风孔设在加粗段上,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的壁厚均大于帽体上端部段的壁厚,出风孔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所述进风腔的下端部段为光孔。该钟罩式风帽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对相邻的风帽磨损小,能有效防止漏灰。文档编号F23C10/20GK202598498SQ20122027088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少峰, 靳宗伟 申请人: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钟罩式风帽,包括由帽体(11)和冒顶(12)构成的风帽本体(1),风帽本体(1)内设进风腔(2),帽体(11)上环布有间隔设置且与进风腔(2)连通的多个出风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1)的下端部段为加粗段,多个出风孔(3)设在加粗段上,加粗段的壁厚和冒顶(12)的壁厚均大于帽体(11)上端部段的壁厚,出风孔(3)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峰靳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