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拔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25 阅读:6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滑杆、滑锤组成,滑锤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上,把手与滑杆连接处有一个挡板,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拔头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装配容易等特点。它可以快速、简单、高效的修复车身各类的钣金凹陷缺陷;省略了对车身的一些零部件的拆装,直接在车身漆膜表面进行修复,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应用到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轿车车身钣金修复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焊接拔坑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车身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 位的车身钣金修复,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拆除车身缺陷钣金内部的零件部位, 或者无法修复,还没有一套简捷、快速、高效的修复工具,导致此类缺陷修复 周期长,甚至无法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拆除车身缺陷钣金内部的零件,也 不用考虑内侧空间的大小的情况下快速修复车身各个部位、各种类型凹陷缺陷 的焊接拔坑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滑杆、滑锤组成,滑锤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 套在滑杆上,把手与滑杆连接处有一个挡板,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拔头 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的另一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装配容易等特点。它可以 快速、简单、高效的修复车身各类的铍金凹陷缺陷;省略了对车身的一些零部 件的拆装,直接在车身漆膜表面进行修复,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应 用到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为金属制成,呈U型槽,滑杆2的杆身 平滑,保证滑锤3在滑动过程中无阻碍,滑锤3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 滑杆2上滑动,把手1与滑杆2连接处有一个挡板5。实施例本技术在一汽-大众宝来等车型的车身钣金修复中使用。 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的U型槽槽宽为2.5mm。修复缺陷时,要先清洁车身表面,分析凹陷缺陷的大小、形状,在缺陷位 置焊接1个或者多个黄铜纤焊条,每根焊条保留4cm长度,并在焊条末端加热 形成一个直径3mm的球形小头,将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牢固地钩住焊条球形头, 用适当的力前后滑动滑锤3,使滑锤3在金属滑杆2上滑动并冲击把手1,利用 滑锤3产生的冲击力慢慢拉起凹陷点,拔起车身表面上的凹陷缺陷,使缺陷位 置修复平整,最后打磨机将焊条打磨消除。本技术适用于车身各个部位,各种类型的钣金凹陷缺陷修复。权利要求1、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1)、滑杆(2)、滑锤(3)组成,滑锤(3)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2)上,把手(1)与滑杆(2)的连接处有一个挡板(5),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4),拔头(4)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2)的另一端。专利摘要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滑杆、滑锤组成,滑锤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上,把手与滑杆连接处有一个挡板,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拔头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的另一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装配容易等特点。它可以快速、简单、高效的修复车身各类的钣金凹陷缺陷;省略了对车身的一些零部件的拆装,直接在车身漆膜表面进行修复,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应用到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位。文档编号B21D1/00GK201052528SQ200720093728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洪军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1)、滑杆(2)、滑锤(3)组成,滑锤(3)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2)上,把手(1)与滑杆(2)的连接处有一个挡板(5),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4),拔头(4)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2)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