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学宽专利>正文

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77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其特征是:座便器(1)采用与水箱(2)连体方式,所指座便器即指包含水箱的连体座便器,在水箱(2)内部采用分隔方式划分为换水室(3)和换气室(4),换气室位于水箱后侧的换气孔洞(6、7、8)与建筑物通风通道相连,利用气流和负压的空气流动学原理,自然排除异味到建筑物的排风通道中,位于水箱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5)与座便器的空腔连通,即换气室的底部紧连座便器体内空腔的进气口,利用座便器固有的冲水腔路,把臭味气体从坐便器内部吸附到换气室(4),通过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6、7、8),排除到建筑物的通风通道里,如此自然循环。该新型实用座便器利用水箱内部设计的换气室自然除臭,不使用任何电气化装置,做到无功耗、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便器,尤其是一种围绕座便器水箱内部换气室设计专利技术的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属于卫生洁具产品
技术背景目前,大众常用的座便器本身除臭功能并不完善,使用过程中卫生间极易散发出臭气,虽然人们在卫生间内安装了各种电气化排气装置,但依然出现如厕过程中和结束以后,卫生间异味较重,尤其是当使用者正在方便时所产生的臭气因不能立刻、完全的排出室夕卜,很让人感到头疼和难堪,臭气中含有如C02、甲烷、粪臭素、硫化氢等对如厕者和周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有些高端座便器虽然有除臭的设计功能,也存在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等因素,没有很好的推广性价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座便器依赖电气化排风扇装置实现或者部分实现卫生间除臭功能的不足,该新型实用座便器利用水箱内部设计的换气室自然除臭,不使用任何电气化装置,做到无功耗、节能环保。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座便器采用与水箱连体方式,所指座便器即指包含水箱的连体座便器。水箱内部分隔为换水室和换气室,换气室分别在后侧和底部设有两个功能不一的孔洞,位于后侧的换气孔洞与建筑物通风通道相连,利用气流和负压的空气流动学原理,随时源源不断的自然排除异味到建筑物的排风通道中,位于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与座便器的空腔相连,即换气室的底部紧连座便器体内空腔的进气口,利用座便器固有的冲水管路,把臭味从坐便器内部吸附到换气室,再由换气室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排除到建筑物的通风通道里,如此自然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便器水箱内部换气室的实用设计和专利技术改进,满足卫生间除臭的功能要求,真正从根本上实现节能环保的健康标准。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换气无臭座便器的俯视不意图。图中,I、座便器,2、与之连体的水箱,3、水箱内部分隔的换水室,4、水箱内部分隔的换气室,5、换气室底部吸气孔洞,6、7、8.(左、中、右)三种方式的后侧换气孔洞。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自换气无臭座便器的构成,主要包括座便器(1),与之连体的水箱(2),水箱内部分隔的换水室(3),水箱内部分隔的换气室(4),换气室底部吸气孔洞(5),换气孔洞(6、7、8)三种不同位置类型可以任选。本技术设计的具体实施在于,座便器(I)产生的臭气,由于建筑物排风通道和换气室的循环调节作用,在座便器内部形成负压,通过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5),进入水箱内部分隔的换气室(4),通过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出、7、8),进入建筑物排风通道,由建筑物排风通道自然形成的上升抽力排出。说明,附图标记(6、7、8),指与建筑物排风通道相连的座便器换气孔洞,由于建筑 物排风通道位置对应于卫生间座便器安装位置的不同,选用某一种(左侧换气孔、中间换气孔、右侧换气孔)类型的自换气无臭座便器。权利要求1.一种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其特征是座便器(I)采用与水箱(2)连体方式,所指座便器即指包含水箱的连体座便器,在水箱(2)内部采用分隔方式划分为换水室(3)和换气室(4),换气室位于水箱后侧的换气孔洞(6、7、8)与建筑物通风通道相连,利用气流和负压的空气流动学原理,自然排除异味到建筑物的排风通道中,位于水箱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5)与座便器的空腔连通,即换气室的底部紧连座便器体内空腔的进气口,利用座便器固有的冲水腔路,把臭味气体从坐便器内部吸附到换气室(4),通过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出、7、8),排除到建筑物的通风通道里,如此自然循环。专利摘要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其特征是座便器(1)采用与水箱(2)连体方式,所指座便器即指包含水箱的连体座便器,在水箱(2)内部采用分隔方式划分为换水室(3)和换气室(4),换气室位于水箱后侧的换气孔洞(6、7、8)与建筑物通风通道相连,利用气流和负压的空气流动学原理,自然排除异味到建筑物的排风通道中,位于水箱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5)与座便器的空腔连通,即换气室的底部紧连座便器体内空腔的进气口,利用座便器固有的冲水腔路,把臭味气体从坐便器内部吸附到换气室(4),通过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6、7、8),排除到建筑物的通风通道里,如此自然循环。该新型实用座便器利用水箱内部设计的换气室自然除臭,不使用任何电气化装置,做到无功耗、节能环保。文档编号E03D11/11GK202595877SQ20112036506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姜学宽 申请人:姜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换气无臭座便器,其特征是:座便器(1)采用与水箱(2)连体方式,所指座便器即指包含水箱的连体座便器,在水箱(2)内部采用分隔方式划分为换水室(3)和换气室(4),换气室位于水箱后侧的换气孔洞(6、7、8)与建筑物通风通道相连,利用气流和负压的空气流动学原理,自然排除异味到建筑物的排风通道中,位于水箱换气室底部的吸气孔洞(5)与座便器的空腔连通,即换气室的底部紧连座便器体内空腔的进气口,利用座便器固有的冲水腔路,把臭味气体从坐便器内部吸附到换气室(4),通过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类型的换气孔洞(6、7、8),排除到建筑物的通风通道里,如此自然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学宽
申请(专利权)人:姜学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