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弯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71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弯管本体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所述横管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立管接口的内径,所述弯管本体上还设有检查口和用于密封所述检查口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弯径管上设置检查口,通过检查口能够方便地检查管道内的疏通情况,并方便清除堆积在管道内的杂物;通过将横管接口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立管接口的内径,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排水管接头
,具体的为一种大弯径管,用于改善建筑排水系统工况,具有消能,提高排气能力稳定管道压力,消除水跃形成降低水流噪音。
技术介绍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立管内水流垂直下落会携带大量空气一起向下运动,其污水具有较大的动能,进入横管后,由于改变流向产生水跃,管内水位骤然上升充满管道断面,气体不能自由流动,短时间内横管压力突然增加,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公开号为CN 2012097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用大弧异径弯头,该建筑排水用大弧异径弯头将横管接口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立管接口的内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跃的形成,但是由于立管的水流中会夹带大量的杂质,进入横管后由于水流减慢,杂质堆积会导致横管堵塞,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安全通畅。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探索一种大弯径管,该大弯径管不仅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而且能够方便疏通管路堵塞,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大弯径管,该大弯径管不仅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而且能够方便疏通管路堵塞,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弯管本体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所述横管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立管接口的内径,所述弯管本体上还设有检查口和用于密封所述检查口的密封结构。进一步,所述横管接口的轴线和所述立管接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进一步,所述检查口设置在所述弯管本体内侧,所述弯管本体内侧为曲率半径较小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弯管本体的外侧设有支架;进一步,所述检查口的轴线与所述立管接口的轴线平行;进一步,还包括塞在所述检查口内的柱塞,所述柱塞的下表面与所述弯管本体的内壁平滑过渡;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检查口上的外螺纹和盖装在所述检查口上的螺纹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大弯径管上设置检查口,通过检查口能够方便地检查管道内的疏通情况,并方便清除堆积在管道内的杂物;通过将横管接口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立管接口的内径,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通过将检查口设置在弯管本体的内侧,且检查口轴线与立管接口轴线平行,在管路安装时,横管的上部与安装孔的上部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方便安装检查口和探视检查口 ;在检查口内设置柱塞,能够防止由于检查口内存在的空气扰动而造成的噪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大弯径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大弯径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I,弯管本体I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 2,弯管本体I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 3,横管接口 3的内径大于立管接口 2的内径,弯管本体I上设有检查口 4和用于密封检查口 4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检查口 4上的外螺纹和盖装在检查口 4上的螺纹盖5,采用该结构的密封结构能够方便地将检查口 4密封,且螺纹盖5便于取下。本实施例的横管接口3的轴线和立管接口 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采用该结构的大弯径管,将横管设置为斜向下倾斜,便于水流在横管中通行。本实施例的大弯径管上设置检查口 4,通过检查口 4能够方便地检查管道内的疏通情况,并方便清除堆积在管道内的杂物。通过将横管接口 3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立管接口2的内径,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检查口 4设置在弯管本体I内侧,本文中的弯管本体I内侧为曲率半径较小的一侧。采用该结构的弯管本体I可方便检查口安装,且不用再为检查口 4开设安装通道。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检查口 4的轴线与立管接口 2的轴线平行,横管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横管的上部与安装通道的上部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一般为IOOmm左右,该间隙足够检查口 4安装,将检查口 4的轴线设置为与立管接口 2的轴线平行,方便安装检查口和探视检查口。优选的,弯管本体I的外侧设有支架7,外侧即为曲率变径更大的一侧,支架7用于支撑弯管本体I。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大弯径管还包括塞在检查口 4内的柱塞6,柱塞6的下表面与弯管本体I的内壁平滑过渡,能够防止由于检查口 4内存在的空气扰动而造成的噪音。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弯管本体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所述横管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立管接口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本体上还设有检查口和用于密封所述检查口的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接口的轴线和所述立管接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口设置在所述弯管本体内侧,所述弯管本体内侧为曲率半径较小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本体的外侧设有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口的轴线与所述立管接口的轴线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在所述检查口内的柱塞,所述柱塞的下表面与所述弯管本体的内壁平滑过渡。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检查口上的外螺纹和盖装在所述检查口上的螺纹盖。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弯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检查口上的外螺纹和盖装在所述检查口上的螺纹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弯管本体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所述横管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立管接口的内径,所述弯管本体上还设有检查口和用于密封所述检查口的密封结构。本技术的大弯径管上设置检查口,通过检查口能够方便地检查管道内的疏通情况,并方便清除堆积在管道内的杂物;通过将横管接口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立管接口的内径,能够防止水跃的形成,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文档编号E03C1/12GK202595823SQ20122020534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继辉, 李贤梅, 付志敏, 邹镇 申请人: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弯径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的水流入口处设有立管接口,弯管本体的水流出口处设有横管接口,所述横管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立管接口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本体上还设有检查口和用于密封所述检查口的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辉李贤梅付志敏邹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