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995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秆气化炉,所述秸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之下,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完全解决了地沟槽方式卸料的不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地面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秸杆气化炉清灰卸料装置一般采用在地沟槽内排灰卸到运灰车斗内,地面到地沟槽底停灰车位置处是往下斜坡的,斜度很陡,一般在15度左右,斜坡长8米多,如车间长度不足坡度还要陡。其缺点是1、给操作工人上坡推灰车清灰带来很大困难;2、因卸料斜沟槽占地面长度要求、增加车间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它结构简单巧妙,完全解决了地沟槽方式卸料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杆气化炉,所述秸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之下,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所述提升机为一级提升机。或者,所述提升机为两级提升机。本技术在地沟卸料基础上,将提灰距离增高至地面之上,它结构简单巧妙,完全解决了地沟槽方式卸料的不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级提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两级提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杆气化炉1,所述秸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 2,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3之下,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4,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5,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如图I所示,所述提升机为一级提升机。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机为两级提升机。本技术在地沟卸料基础上,将提灰距离增高至地面之上,它结构简单巧妙,完全解决了地沟槽方式卸料的不足。本技术的方案有两种在机械设备允许的情况下除灰采用一次提升到位,如图I所示;如因机械设备设计和强度的困难可分两级提升,如图2所示,两级提升的机械设备设计时要比一次提升设备的强度要低的很多、动力配备及用料少设备轻便,方便予安装和检修。本技术降低了厂房建设的面积,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消除由地沟槽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 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杆气化炉,所述秸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为一级提升机。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为两级提升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秆气化炉,所述秸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之下,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完全解决了地沟槽方式卸料的不足。文档编号C10J3/34GK202595056SQ20122014778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祖希光, 王祥, 柳明坤, 敖可心 申请人:永清中希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气化炉自动清灰卸料装置,包括秸秆气化炉,所述秸秆气化炉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于地面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口连接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顶端为出料端,提升机的出料端设置于地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希光王祥柳明坤敖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永清中希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