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温研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81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温研钵,所述隔温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第二层为硬质层,第三层为隔温层。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温研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第三层隔温层,克服实验中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研钵温度迅速降低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进行研磨的缺陷,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温研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氮研碎实验的隔温研钵。
技术介绍
研钵是实验中研碎实验材料的容器,常用的为瓷制品,也有玻璃、玛瑙、氧化铝、铁制品。目前现有的研钵隔温能力太差,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使研钵温度迅速降低。钵壁温度过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进行研磨,需要在研钵外壁套抹布后进行研磨,给实验造成一定难度;另外,当实验者不小心未在研钵外壁套抹布直接手持研钵时,容易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研钵外壁温度过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实验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隔温研钵。本技术提供一种隔温研钵,其特征在于,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1,第二层为硬质层2,第三层为隔温层3。优选地,隔温层3为低温隔温层。实施本技术的隔温研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第三层隔温层,克服实验中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研钵温度迅速降低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进行研磨的缺陷,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隔温研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隔温研钵的剖面图。图中I、耐腐蚀层;2、硬质层;3、隔温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氮研碎实验的隔温研钵。图I是本技术隔温研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隔温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第二层为硬质层,第三层为隔温层。在实验中向研钵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研钵温度迅速降低,但隔温研钵的第三层为隔温层,研钵的低温不会传递到外壁,实验者可以直接用手握住钵壁进行研磨,使实验顺利进行。隔温研钵的第三层为低温隔温层时,隔温层材料的挑选将更加容易。图2是本技术隔温研钵的剖面图,如图所示,隔温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1,第二层为硬质层2,第三层为隔温层3。实施本技术的隔温研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第三层隔温层,克服实验中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研钵温度迅速降低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进行研磨的缺陷,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本技术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 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隔温研钵,其特征在于,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1),第二层为硬质层(2),第三层为隔温层(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温研钵,其特征在于,隔温层(3)为低温隔温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隔温研钵,所述隔温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第二层为硬质层,第三层为隔温层。实施本技术的隔温研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第三层隔温层,克服实验中倒入液氮研磨实验材料时,液氮升华吸收大量热量,研钵温度迅速降低后手无法直接握住钵壁进行研磨的缺陷,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文档编号B02C19/08GK202590921SQ201220216270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石雨菲, 姜健, 肇海娇 申请人:大连民族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温研钵,其特征在于,研钵包括从内到外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耐腐蚀层(1),第二层为硬质层(2),第三层为隔温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雨菲姜健肇海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