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21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球清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和抛光效果好的台球清洗机,以达到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台球清洗机,包括带有凹槽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安装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整体位于所述凹槽内的转盘,该转盘上表面设有羊毛毡,同时基座上设有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羊毛毡和转盘配合实现台球清洗的隔盘;所述基座上铰接有用于将隔盘封闭于凹槽内的翻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美式、俄式、斯诺克三种款式台球的清洗和抛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台球清洗机,主要适用于美式、俄式、斯诺克三种款式台球的清洗和抛光。
技术介绍
台球作为一种休闲娱乐项目越来越大众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球体表面会粘染很多污物,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对台球滚动轨迹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球体进行清洗。目前,市场上台球的清洗和抛光都是以手工为主,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而且台球清洗和抛光以后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和抛光效果好的台球清洗机,以达到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台球清洗机,包括带有凹槽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安装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整体位于所述凹槽内的转盘,该转盘上表面设有羊毛毡,同时基座上设有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羊毛毡和转盘配合实现台球清洗的隔盘;所述基座上铰接有用于将隔盘封闭于凹槽内的翻盖。所述隔盘包括盘体、均匀开设于该盘体上的一组孔位,以及布置于各孔位内壁上的羊毛毡套。所述孔位为圆形孔,且每个孔位内均放置一个台球。所述孔位和羊毛毡套的个数相同,均为十六个或二十二个。所述孔位为腰形孔,且每个孔位内均放置两个台球。所述翻盖内表面、对应于孔位的位置安装用于将两个台球隔开的隔球皮组件,该隔球皮组件位于孔位中心,且其所在平面与孔位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孔位、羊毛毡套和隔球皮组件的个数相同,均为八个或十一个。所述基座内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止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连接的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电源部分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控制部分的输出端与电机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基座由底壳和上壳装配而成,其中上壳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基座的凹槽,所述翻盖铰接于该上壳上;所述上壳上设有电源开关和用于控制清洗机工作的按键开关;所述底壳下表面上安装有一组橡皮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基座内设置隔盘,并通过电机带动转盘和羊毛毡转动,利用摩擦力带动台球滚动与隔盘上的羊毛毡套摩擦实现清洗和抛光,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而且提高了清洗速度和工作效率。2、在电机作用下台球滚动速度较快,使得清洗和抛光以后的台球更加干净更加发亮。3、隔盘内可放置刚好一整套台球,可以一次性完成整套台球的清洗和抛光,保证了球的圆度及均匀性,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清洗时不同套球容易发生混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实施例I的结构图。图5是实施例I中隔盘的平面图。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7是实施例2中隔盘的平面图。图8是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9是实施例3中隔盘的平面图。图10是实施例4的结构图。图11是实施例4中隔盘的平面图。图12是实施例5的结构图。图13是实施例5中隔盘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带有凹槽的基座,本例中,所述基座由塑料底壳12和塑料上壳6装配而成,其中上壳6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基座的凹槽;所述基座内部(上壳与底壳之间的空腔)安装电机16,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壳6中部的通孔伸至基座外部(即伸至基座凹槽内部),并通过无头螺钉同轴安装整体位于所述凹槽内的塑料转盘9,该转盘上表面粘设有羊毛毡8 ;同时上壳6上架设有位于转盘9上方的隔盘3,并且用一颗自攻螺丝将隔盘3固定于上壳6内,同时该隔盘底部嵌入所述凹槽内,使用时可利用隔盘3与羊毛毡8、转盘9配合实现台球5的清洗;所述基座上用两根金属连接柱14铰接有用于将隔盘3封闭于凹槽内的翻盖I (透明塑料制成),以防止在清洗过程中台球5转速过快从隔盘3内跳出。如图5所示,所述隔盘3为美式结构,包括塑料盘体3-1、均匀开设于该盘体上的八个基本呈腰形的孔位3-2,以及布置于各孔位3-2内壁上的羊毛毡套3-3 ;所述孔位3-2的大小以刚好适合两个美式台球5在其内部自由滚动,且不会产生剧烈撞击为宜。同时翻盖I相应的选用美式结构,在翻盖I内表面、对应于孔位3-2的位置采用自攻螺钉安装有八个隔球皮组件2,每个隔球皮组件2对应一个孔位3-2,且安装完成后各隔球皮组件均位于孔位3-2中心,且其所在平面与孔位3-2的长度方向垂直,用于将位于同一孔位3-2内的两个台球5隔开,以防止两个台球5相互撞击,造成球体表面不光滑。所述基座内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16正转、反转和停止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本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电源部分包括变压器15,该变压器输入端依次通过保险丝18和电源插套19接外部电源,输出端接滤波整流电路;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主控芯片(型号为MK508),其电源输入端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控制输出端依次通过三极管(驱动放大)和继电器后与电机16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16工作,正反转带过压保护。所述底壳12下表面上安装有四个橡皮脚17,用于减缓清洗机工作时的震动。所述上壳6上设有电源开关11和用于控制清洗机工作的按键开关10。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把台球5放入隔盘3内,并盖上翻盖1,插上电源,开启电源开关11,按动按键开关10,通过控制电路中的电源部分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转换成5V直流电供给所述主控芯片,并通过该主控芯片控制继电器通断,使电机16先正转一分钟,然后停止工作,此时转盘9和台球5由于惯性作用还处于旋转状态,马上打开翻盖1,在滚动的台球5上喷上洗球液,然后盖上翻盖1,电机16停转20秒后,再一次自动启动电机16反转一分钟,最后自动停止工作,直到台球5处于静止状态下才可以打开翻盖I拿出台球5完成一次洗球和抛光的过程。清洗过程利用电机16带动转盘9转动,并通过转盘9上的羊毛毡8摩擦台球5使台球无规则的滚动,然后高速摩擦隔盘3上的羊毛毡套3-3完成清洗和抛光的功效;电机16正转I分钟、停止20秒、反转I分钟着一系列预定·动作均由所述主控芯片的预制程序控制完成。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翻盖I和隔盘3均采用俄式结构,其中翻盖I结构与实施例I通用,隔盘3结构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只有孔位3-2的孔径较之美式结构稍大,以刚好适合两个俄式台球5在其内部自由滚动,且不会产生剧烈撞击为宜。实施例3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翻盖I和隔盘3均采用斯诺克式结构,即本例中隔盘3的孔位3-2共有十一个,相应的羊毛毡套3-3也有i^一个;翻盖I上的隔球皮组件2也相应的有i^一个。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用途仅同时更换隔盘3和隔球皮组件2或者同时更换隔盘3和翻盖I来清洗不同款式的台球。对于翻盖I来说,可以配备两种不同结构的翻盖,一种为带八个隔球皮组件2的结构,一种为带十一个隔球皮组件2的结构,根据隔盘3的不同选用相应的翻盖I ;也可以仅配备一个翻盖,且其内表面上设有十九个用于安装隔球皮组件2的安装孔;当用于清洗美式或俄式台球时,在翻盖I内表面上、对应于隔盘3的孔位3-2位置安装八个隔球皮组件2即可;同理,当用于清洗斯诺克台球时,则在翻盖I内表面上、对应于隔盘3的孔位3-2位置安装十一个隔球皮组件2,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球清洗机,包括带有凹槽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安装电机(16),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整体位于所述凹槽内的转盘(9),该转盘上表面设有羊毛毡(8),同时基座上设有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羊毛毡(8)和转盘(9)配合实现台球清洗的隔盘(3);所述基座上铰接有用于将隔盘(3)封闭于凹槽内的翻盖(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皓锋电器厂普通合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