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22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应用于大口径长输管道施工建设工程。特征是:在后滚轮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有弹簧和弹簧稳定销。在后滚轮装置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是通过螺杆连接的。弹簧和弹簧稳定销在支撑板和支撑臂之间。在支撑臂的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在主油缸缸筒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在主油缸活塞杆上固定有拉杆,拉杆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拉线。效果是:利用旋转位移传感器准确计量钢管每次纵向移动距离;采用拉杆式传感器准确掌握钢管每次弯曲角度,使操作人员准确计量钢管每次纵向移动距离和弯曲角度,提高了钢管弯曲精度,提高长输管道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口径长输管道施工建设工程中必要的一种冷弯管 机,具体的说是一种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背录技术目前,己有冷弯管机生产,如石油、化工、电力和城建工程建设中大口径管道弯曲的冷弯管机。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30437C,公开了 一种顶推有芯钢管冷弯精密弯管机,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683096A, 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垂直液压冷弯管机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中间固定有一个上模,在 两块侧板之间下部有一个下模和一个后膜。在底板的后端固定有后滚轮 装置,在底板的前端固定有前滚轮装置。后滚轮装置和前滚轮装置支撑 钢管,使钢管能在垂直液压冷弯管机上纵向向前移动。把钢管放置到后模和下模上,后模将钢管夹紧,使钢管不会窜动。 下模一端连接液压主油缸,下模另一端连接液压辅油缸。液压辅油缸提 升下模,使钢管的另一方接触上模,同时液压主油缸同时提升下模。上 模中心和后模均为支点。弯管作业时上模固定不动。下模上升时给钢管 施加的力增大到某一值时,钢管下部管壁上的拉伸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 极限,钢管产生塑性变形,达到钢管弯曲的目的。钢管弯管作业不是一次完成,每次作业只能在钢管较短的长度上产生一个微小的弧度,要达到整根钢管弯曲角度的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多 次弯管作业。先在钢管上确定相等的间隔,如300毫米。每弯曲一个角 度就相应的移动一个间隔再进行一次钢管弯曲作业,每个间隔需要弯曲相同的角度,如此连续重复作业完成弯管工作。目前,垂直液压冷弯管机在完成一次钢管弯曲作业后,纵向移动钢 管相等间隔的计量方法,先在机架上画一个标记,观察事先在钢管上手 工画好等距间隔线,每次当间隔线行进到与标记重合时,通知操作手停 止进管。这种计量钢管纵向移动量缺点是移动距离不准确,不能达到 钢管弯曲角度的设计要求,而且费时费力。另外,每次的钢管的弯曲角度的计量方法是采用通过标尺观察活塞 杆升起的高度,而后换算成弯曲角度。缺点是每次弯曲的角度不能准 确计量,同样完成弯曲的钢管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专利技术内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 冷弯管机,改变其结构,准确计量钢管每次纵向移动距离,准确掌握钢 管每次弯曲角度,使弯曲后的钢管角度达到设计要求,提高长输管道施 工质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 冷弯管机,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中间固定有上模,在两块侧板之间 下部有下模和后膜。在底板的后端固定有后滚轮装置,在底板的前端固 定有前滚轮装置。下模一端连接液压主油缸,下模另一端连接液压辅油 缸。其特征是在后滚轮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有弹簧和弹簧 稳定销。在后滚轮装置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是通过螺杆连接的。弹 簧和弹簧稳定销在支撑板和支撑臂之间,弹簧能推动支撑臂摆动。在支 撑臂的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钢管在后滚轮装置上纵向移动时, 旋转位移传感器与钢管产生摩擦旋转,并测量钢管纵向移动距离,传递 到操作台显示仪表。操作人员根据操作台显示仪表显示,精确控制钢管 移动距离。在主油缸缸筒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在主油缸活塞杆上固定 有拉杆,拉杆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拉线。当主油缸推动活塞 杆往复运动时,拉杆带动拉线改变长度。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出主油 缸活塞杆伸长的距离,将活塞杆伸长距离换算成主油缸推动上模带动钢 管弯曲的角度,并传递给操作台显示仪表。操作人员根据操作台显示仪 表显示,精确控制钢管弯曲角度。拉杆还可以固定在活塞杆的固定销上,能起到同样带动拉线的作用。旋转位移传感器和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市场有销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 置的冷弯管机,利用旋转位移传感器准确计量钢管每次纵向移动距离; 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准确掌握钢管每次弯曲角度,使操作人员准确计 量钢管每次纵向移动距离和弯曲角度,提高了钢管弯曲精度,提高长输 管道施工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结构 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转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l.底板,2.后滚轮装置,3.后膜,4.上模,5.辅油缸,6.下 模,7.主油缸,8.支撑板,9.螺杆,IO.弹簧稳定销,ll.弹簧,12.旋转 位移传感器,13.支撑臂,14.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5.拉线,16.拉杆, 17.固定销,18.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参阅图l。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 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中间固定有上模4,在两块侧板之间下部有下模6和后膜3。在底板1的后端固定有后滚轮装置2,在底板1的前端固 定有前滚轮装置。下模6—端连接液压主油缸7,下模6另一端连接液 压辅油缸5。参阅图2和图3。在后滚轮装置2上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支撑 板8为弯曲状。支撑板8的顶端固定有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后 滚轮装置2上连接还有2个支撑臂13,支撑臂13是通过螺杆9连接的。 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支撑板8和支撑臂13之间。在支撑臂13的 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12。旋转位移传感器12是HXY2-R1380型 号的旋转位移传感器。参阅图4。在主油缸7缸筒的缸壁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 在主油缸7活塞杆18上固定有拉杆16,拉杆16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 之间连接有拉线15。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是SWF10652型号的拉线式位 移传感器实施例2:参阅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拉杆 16固定在活塞杆18的固定销17上。权利要求1、一种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中间固定有上模(4),在两块侧板之间下部有下模(6)和后膜(3),在底板(1)的后端固定有后滚轮装置(2),在底板(1)的前端固定有前滚轮装置,下模(6)一端连接液压主油缸(7),下模(6)另一端连接液压辅油缸(5),其特征是在后滚轮装置(2)上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有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后滚轮装置(2)上连接有支撑臂(13),支撑臂(13)是通过螺杆(9)连接的,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支撑板(8)和支撑臂(13)之间,在支撑臂(13)的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12);在主油缸(7)缸筒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在主油缸(7)活塞杆(18)上固定有拉杆(16),拉杆(16)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之间连接有拉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 机,其特征是拉杆(16)还可以固定在活塞杆(18)的固定销轴(17)上。专利摘要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应用于大口径长输管道施工建设工程。特征是在后滚轮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有弹簧和弹簧稳定销。在后滚轮装置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是通过螺杆连接的。弹簧和弹簧稳定销在支撑板和支撑臂之间。在支撑臂的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在主油缸缸筒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在主油缸活塞杆上固定有拉杆,拉杆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拉线。效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钢管位移和角度测量传感装置的冷弯管机,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中间固定有上模(4),在两块侧板之间下部有下模(6)和后膜(3),在底板(1)的后端固定有后滚轮装置(2),在底板(1)的前端固定有前滚轮装置,下模(6)一端连接液压主油缸(7),下模(6)另一端连接液压辅油缸(5),其特征是:在后滚轮装置(2)上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有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后滚轮装置(2)上连接有支撑臂(13),支撑臂(13)是通过螺杆(9)连接的,弹簧(11)和弹簧稳定销(10)在支撑板(8)和支撑臂(13)之间,在支撑臂(13)的上端部固定有旋转位移传感器(12);    在主油缸(7)缸筒上固定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在主油缸(7)活塞杆(18)上固定有拉杆(16),拉杆(16)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之间连接有拉线(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来徐刚李济昌孙志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石油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