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滚压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22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滚压矫形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基体、带有螺纹的定支撑轴和动支撑轴,基体上设置有长圆通孔和螺纹通孔,定支撑轴与螺纹通孔配合固定,动支撑轴与长圆通孔配合安装,动支撑轴和长圆通孔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两根支撑轴上均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形状小巧、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通过调整工件应力状态实现矫形的滚压矫形装置的技术方案,利用该方案矫形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滚压矫形装置。技术背景大型整体薄壁件在工业中使用越来越多,可以代替铆接件以提高整体 结构效率及使用强度。但是由于其本身结构特点尺寸大,壁薄,结构复 杂,因此刚性很差,十分容易产生加工变形,因此其矫形工作十分必要。 目前,机械零件变形校正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压力校正、冷作校正和火焰 校正。压力校正,由于校正精度不易控制,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校正,这样 会在表层常产生微小裂纹,降低了工件的疲劳强度;冷作校正采用圆锤或 尖锤敲击工件变形的凹侧表面,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并由于变形层中的残 余应力而矫直工件,该校正方法的矫正量小, 一般为0. 1 0.5mrn,且校正 质量受操作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质量波动性较大;火焰矫直是利用热胀冷 縮的原理使弯曲部位的凸面在加热后膨胀,冷却后收縮而发生塑性变形, 从而达到平直工件的目的,该校正方法会引起加热表面氧化,且校正量也 不易定量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小巧、重量轻、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通过调整工件应力状态实现矫形 的滚压矫形装置的技术方案,利用该方案矫形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压矫形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基体[4]、带有螺纹的定支撑轴[5]和动支撑轴[3],基体[4]上设置有长圆通孔[2]和螺纹通孔[12],定支撑轴[5]与螺纹通孔[12]配合固定,动支撑轴[3]与长圆通孔[2]配合安装,动支撑轴[3]和长圆通孔[2]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两根支撑轴[5、8]上均安装有滚轮[8、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秋孙杰李桂玉路冬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