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979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羟基氧化钴10~100%,碳材料0~90%。其中,碳材料为乙炔黑、石墨或者碳黑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000~1600mAh/g,并具有放电电压高、比容量高、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体涉及ー种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緑色能源,与传统的铅酸、镍镉、镍氢等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可逆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近十余年来始终为世界各国二次能源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混合动カ汽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和风能储存和转换、移动式电动工具和中等功率家用电器等方面需要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能源的使用需要日益迫切。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两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作为电池正极和负极的二次电池体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中;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正极中。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极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高能便携电源的需求激增,加大了对锂离子小电池的需求,高容量、有着可靠循环性的负极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大容量动カ电池的应用,加大了对电池材料,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羟基氧化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羟基氧化钴10~100%,碳材料0~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革沈鲁恺高明霞刘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