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方儒专利>正文

一种扁形波纹管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87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扁形波纹管的加工工艺的应用,其特点在于采取二次成型的方法,首先将钢带在专门设备上先缠制成圆形的波纹管,然后采用管内扩压成型法或其它方法将圆形波纹管加工成为扁形波纹管。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用所生产出的扁形波纹管可以克服圆形波纹管在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结构中的配置上所具有的困难。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这种波纹管具有壁厚均匀、成型准确、适用面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理想波纹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属于一种新的工艺措施,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可生产出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扁形波纹管。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现有技术在我国还是空白,而采用本专利技术所生产出的扁形波纹管可以代替现有的园形波纹管。目前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波纹管其截面都是园形的,因此在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结构中的配置上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对因削弱结构面积过大的部位往往要增加壁厚,这样使结构自重增大,从而影响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而采用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扁形波纹管则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为了实现生产扁形波纹管的目的,研制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进而加工出理想的扁形波纹管是十分必要的。鉴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生产的迫切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流程合理、加工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的加工扁形波纹管的生产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所生产出的扁形波纹管具有壁厚均匀、成型准确、密封性能好、曲率半径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为波纹管的使用提供新的途径,进而节省了大量的混凝土及加工费用和时间。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将填补我国这一生产领域的空白,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采取二次成型的加工工艺,首先将钢带在专门设备上先缠制成园形波纹管,然后采用相应的工艺和设备将园形波纹管加工成为扁形波纹管,这种二次成型的工艺措施可以采取a.管内扩压成型法;b.管内放胎具,周边加压成型法;c.管外滚压成型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管内扩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再由成形头和具有柔性的导轨所组成的扩压装置进行扁管成型。成形头呈楔子状可沿导轨滑动,柔性导轨可放入已成型的园形波纹管内,成形头在推力或拉力的作用下可沿导轨向前滑动,通过成形头和导轨对园形波纹管的扩压可加工成扁形波纹管。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管内放胎具,周边加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放入加工设备上,并将所需形状的扁形胎具放入管内,然后在园形波纹管的上、下两边加压而加工成扁形波纹管。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管外滚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放入由多组连动压滚所组成的滚压装置中,进行滚压成型。每组压滚都由上、下两个压滚所组成,并且上、下压滚的间距可以调正,其间距的大小可根据波纹管成形的需要而依次变化,从而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加工成扁形波纹管。在预应力混凝土的生产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波纹管其截面都是园形的,这对于在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结构中的配置上具有很大困难。而扁形波纹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国内至今没有办法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运用所生产出的扁形波纹管可以克服园形波纹管在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结构中的配置上所具有的困难。通过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这种波纹管具有壁厚均匀、成型准确、适用面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理想波纹管。本专利技术共有四张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是扁形波纹管成形机构加工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B-B剖视图附图4是扁形波纹管成形机构结构中1.扁形波纹管 2.成形头 3.导轨 4.牵引索 5.园形波纹管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二次成型的工艺措施中的管内扩压成型法为例进行说明。实现这种方法所采用的扁形波纹管成形机构由成形头〔2〕、导轨〔3〕和牵引索〔4〕所组成。牵引索〔4〕可由卷扬机或其它机械牵引,成形头〔2〕的结构形状为楔子形;导轨〔3〕共有两根装配在成形头的两侧,导轨〔3〕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牵引索〔4〕可采用钢丝绳并与成形头〔2〕相连接。在加工时首先将钢带在普通的专用设备上先缠制成园形波纹管〔5〕,然后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加工实现扁管成形。在加工时先将牵引索〔4〕穿过园形波纹管〔5〕,再将柔性导轨〔3〕和成形头〔2〕的楔头部分进入园形波纹管〔5〕后,这时牵引索〔4〕在卷扬机的牵引下带动成形头〔2〕沿导轨〔3〕滑动。通过成形头〔2〕及导轨〔3〕对园形波纹管〔5〕周边的扩压而加工成扁形波纹管〔1〕。由于导轨〔3〕是柔性体并且一端固定,因此导轨〔3〕的作用主要是使加工成形过程中的波纹管基本不受轴向力,同时可达到成形后的扁形波纹管〔1〕外形整直、不扭曲。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取二次成型的加工工艺,首先将钢带在专门设备上先缠制成园形波纹管,然后采用相应的工艺和设备将园形波纹管加工成为扁形波纹管,这种二次成型的工艺措施可以采取a.管内扩压成型法;b.管内放胎具,周边加压成型法;c.管外滚压成型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管内扩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5〕再由成形头〔2〕和具有柔性的导轨〔3〕所组成的扩压装置进行扁管成型,成形头〔2〕呈楔子状可沿导轨〔3〕滑动,柔性导轨〔3〕可放入已成型的园形波纹管〔5〕内,成形头〔5〕在推力或拉力的作用下可沿导轨〔3〕向前滑动,通过成形头〔2〕和导轨〔3〕对园形波纹管〔5〕的扩压可加工成扁形波纹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管内放胎具,周边加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5〕放入加工设备上,并将所需形状的扁形胎具放入管内,然后在园形波纹管〔5〕的上、下两边加压而加工成扁形波纹管〔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管外滚压成型法是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5〕放入由多组连动压滚所组成的滚压装置中,进行滚压成型;每组压滚都是由上、下两个压滚所组成,并且上、下压滚的间距可以调正,其间距的大小可根据波纹管成形的需要而依次变化,从而将一次成型后的园形波纹管〔5〕加工成扁形波纹管〔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扁形波纹管的加工工艺的应用,其特点在于采取二次成型的方法,首先将钢带在专门设备上先缠制成圆形的波纹管,然后采用管内扩压成型法或其它方法将圆形波纹管加工成为扁形波纹管。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运用所生产出的扁形波纹管可以克服圆形波纹管在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结构中的配置上所具有的困难。通过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这种波纹管具有壁厚均匀、成型准确、适用面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孔所用的理想波纹管。文档编号B21D39/20GK1055682SQ90102180公开日1991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丁方儒, 戴金亭, 孙秀英 申请人:丁方儒, 戴金亭, 孙秀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形波纹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二次成型的加工工艺,首先将钢带在专门设备上先缠制成园形波纹管[5],然后采用相应的工艺和设备将园形波纹管[5]加工成为扁形波纹管[1],这种二次成型的工艺措施可以采取;a.管内扩压成型法;b. 管内放胎具,周边加压成型法;c.管外滚压成型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方儒戴金亭孙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丁方儒戴金亭孙秀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