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989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小型的层叠结构型的连接器,其在将绝缘部件设在阴侧的连接器部时能防止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且能防止阴侧的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损伤。其具备树脂成型体(30),其设置在比绝缘部件(8a~8d)靠嵌合方向后方的第二终端壳体(7)内,并保持第二接合端子(6a~6d),分别连接绝缘部件(8a~8d),限制各绝缘部件(8a~8d)彼此嵌合方向的移动和宽度方向的移动而构成绝缘部件组装体(100),在树脂成型体(30)上,以在层叠方向夹入绝缘部件组装体(100)来设置限制突起(85),在绝缘部件组装体(100)上设置端子保护部件(88),其与第一终端壳体(5)的边缘部干涉来防止第一终端壳体(5)被插入到插入第一接合端子(4a~4c)的间隙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采用于如下电力线束,该电力线束用于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环保车(eco car ),尤其是在输送大容量的电力时使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实现了显著进步的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中,连接如马达与逆变器之间或逆变器与电池之间之类的设备之间的、在输送大容量的电力时使用的电力线束,在其一端侧例如具备分割成两部分的结构的连接器,所述两部分是具备阳端子和容纳该阳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的阳侧连接器部;以及具备与上述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和容纳该阴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的阴侧连接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连接器中,在嵌合了两个连接器部时,阳侧连接器部的第一终端壳体的前端部被收存在阴侧连接器部的第二终端壳体内。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作为连接器的阳阴(阳侧、阴侧)表示终端壳体的嵌合状态。近年来,这种环保车以提高节能性能为目的,全部部件实现轻量化,但实现轻量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实现小型化这样的目的相冲突。因此,作为公知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2那样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连接从车辆驱动用马达引出的多相的导电性部件的接合端子与从驱动马达的逆变器引出的多相的电力线电缆的接合端子的车辆用电连接结构中,导电性部件的各相的接合端子与对应的电力线电缆的各相的接合端子重合,并且在与接合端子的重合面相反的一侧的面配置绝缘部件,这些重合的各相的接合端子与绝缘部件利用设置在贯通这些部件的位置上的单个螺栓在重合方向上连接并固定。S卩,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多个接合端子与绝缘部件成为层叠结构的连接结构,通过在重合方向(也称为层叠方向)紧固单个螺栓,来一并地夹入多点作为接合端子的重合面的接合端子彼此的接点,从而在接点固定并电连接接合端子彼此,这种结构与如专利文献I那样的技术相比,在容易实现小型化这一点上是有效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07075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40371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点。(I)由于保持各绝缘部件的一端侧的保持用夹具为另一部件,因此存在部件件数多的问题。(2)由于保持各绝缘部件的一端侧的保持用夹具为另一部件,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保持用夹具与绝缘部件的结合部分变大,随之,连接结构整体变得大型化。于是,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当将专利文献2那样的层叠结构型的连接结构应用于连接器时,需要更进一步的小型化,并反复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想出了在接合端子的前端侧的一面分别固定绝缘部件,省略保持用夹具的方案。但是,该方案也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存在如下问题,在接合端子固定于电缆上的情况下,若过大的力(例如,拉拽电缆的力、将电缆向连接器侧推入的力)施加在电缆上,则接合端子移动,随之产生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未固定电缆的母线类型的接合端子(若用专利文献I进行说明,就是符号4的阳端子之类的端子)。例如,在使连接器落下等情况下,有时过大的力施加在从连接器突出的母线类型的接合端子的前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上述的同样的问题。另外,就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而言,存在绝缘部件彼此的相对的位置偏离和相对于容纳绝缘部件的终端壳体的位置偏离,需要减小这两种位置偏离。在将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阳侧连接器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绝缘部件支撑在其周围·的第一终端壳体的内壁上,能够容易抑制相对于容纳绝缘部件的终端壳体的位置偏离。然而,在将绝缘部件设置在阴侧连接器部的情况下,由于在绝缘部件与第二终端壳体之间插入阳侧连接器部的第一终端壳体,因此无法使绝缘部件支撑在其周围的第二终端壳体的内壁上,不容易抑制相对于容纳绝缘部件的终端壳体的位置偏离。例如,在将阳侧连接器部连接在马达上,并将阴侧连接器部连接在逆变器侧,通过嵌合两连接器部而连接马达与逆变器那样的情况下,即,虽然即便手指等异物与阳侧连接器的端子接触也没问题,但是成为电压施加在阴侧连接器部的状态,从而需要进行处理以免手指等异物与阴侧连接器部的端子接触那样的情况下,希望构成为将绝缘部件设置在阴侧的连接器部而不是阳侧的连接器部,并利用绝缘部件抑制手指等异物与端子接触。另外,虽然也想到在阴侧连接器部另行设置接触防止机构的方法,但是由于部件件数增加而并不理相而且,在层叠结构型的连接器中,在端子的层叠方向上壳体的开口变大,因此当将阳侧的第一终端壳体插入到阴侧的第二终端壳体内时,存在倾斜地插入第一终端壳体,第一终端壳体与第二终端壳体内的阴端子碰撞而损伤阴端子的危险。尤其是在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在狭窄的地方进行那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这种阴端子损伤的问题,希望采取对策。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层叠结构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将绝缘部件设置在阴侧的连接器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并且能够防止阴侧的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损伤。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首创的,其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排列并容纳多个第一接合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排列并容纳多个第二接合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容纳在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的多个绝缘部件,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成为下述层叠结构上述第一终端壳体的前端部收存在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上述多个第一接合端子的一面与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的一面以一一成对的方式面对而构成多个接点,并且上述多个接点被上述绝缘部件夹住,上述连接器具备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通过推压,使上述多个第一接合端子及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在各接点一并地固定并电连接;以及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设置在比上述多个绝缘部件更靠嵌合方向后方的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并保持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分别连接上述多个绝缘部件,限制各绝缘部件彼此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和在与上述层叠结构的层叠方向及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构成绝缘部件组装体,在上述树脂成型体上,以在层叠方向上夹入上述绝缘部件组装体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对限制突起,从而在上述第一接合端子插入到上述第二接合端子与上述绝缘部件之间的间隙内时,限制上述绝缘部件组装体要在上述层叠方向上扩展的移动,并且,在上述绝缘部件组装体上设置有端子保护部件,该端子保护部件与上述第一终端壳体的边缘部干涉,从而防止上述第一终端壳体被插入到插入上述第一接合端子的上述间隙内。上述端子保护部件也可以设置成向插入上述第一接合端子的上述间隙的两侧突出。上述绝缘部件也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的另一面上的多个第一绝缘部件;以及配置成在上述多个第一接合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成为层叠状态时、与位于最外侧的上述第一接合端子的另一面相对的第二绝缘部件,形成有连接片,该连接片从上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隔着设置该第一绝缘部件的上述第二 接合端子而相对的上述第一绝缘部件或上述第二绝缘部件延伸,在相对的上述第一绝缘部件或上述第二绝缘部件的两侧面,形成有在层叠方向上可自由滑移地收存上述连接片的连接槽,上述端子保护部件设置成从上述连接片向嵌合方向前方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小型的层叠结构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将绝缘部件设置在阴侧的连接器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并且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具备:排列并容纳多个第一接合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排列并容纳多个第二接合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容纳在所述第二终端壳体内的多个绝缘部件,使所述第一终端壳体与所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成为下述层叠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壳体的前端部收存在所述第二终端壳体内,所述多个第一接合端子的一面与所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的一面以一一成对的方式面对而构成多个接点,并且所述多个接点被所述绝缘部件夹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通过推压,使所述多个第一接合端子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在各接点一并地固定并电连接;以及树脂成型体,该树脂成型体设置在比所述多个绝缘部件更靠嵌合方向后方的所述第二终端壳体内,并保持所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分别连接所述多个绝缘部件,限制各绝缘部件彼此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和在与所述层叠结构的层叠方向及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构成绝缘部件组装体,在所述树脂成型体上,以在层叠方向上夹入所述绝缘部件组装体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对限制突起,从而在所述第一接合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二接合端子与所述绝缘部件之间的间隙内时,限制所述绝缘部件组装体要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扩展的移动,并且,在所述绝缘部件组装体上设置有端子保护部件,该端子保护部件与所述第一终端壳体的边缘部干涉,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终端壳体被插入到插入所述第一接合端子的所述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幸雄竹原秀明福田州洋片冈裕太梅津润林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