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696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其能明确地分离试样液的加热处理结束部分与加热处理未结束部分,并能提高试样液的加热处理量的再现性。所述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具有加热器和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所述加热器具有试样液导入管,并对存在于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的试样液进行加热;所述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形成试样液层,并且在所述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有气体层,通过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使试样液层以及气体层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试样液层进行加热,来分解所述试样液中的成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其被用于例如在仪器分析中,向试样液中添加了药剂之后,对试样液进行加热来分解试样液中的成分的情况等。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进行如下的试样液的加热处理,例如在进行试样液中的特定成分的测定时,在试样液中添加了药剂之后,对试样液进行加热来分解试样液中的有害成分等。在这种试样液的加热处理中,一直使用的是,具有单一的加热流道,并在上述加热流道中使试样液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进行试样液的连续加热处理的流动式加热处理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285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当利用所述在加热流道中使试样液流动并进行连续加热处理的流动式加热处理装置,来分解试样液中的成分时,由于在该装置中加热处理后的试样液会流动,且该试样液的流动是连续的,因此试样液的加热分解处理结束部分、与加热分解处理未结束部分的分界不明确,试样液的加热分解处理量的再现性出现了问题。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明确地分离试样液的加热处理结束部分与加热处理未结束部分,并能够提高试样液的加热处理量的再现性的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加热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加热器和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所述加热器具有试样液导入管,并对存在于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的试样液进行加热;所述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形成试样液层,并且在所述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有气体层,通过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使试样液层以及气体层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试样液层进行加热,来分解所述试样液中的成分。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加热器制成具有多个试样液导入管,并对存在于该多个试样液导入管内的试样液分别进行加热;将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制成在所述多个试样液导入管内分别形成试样液层,并且在这些试样液层的前后分别配置有气体层,从而能够同时或者依次进行多个试样液的加热处理。在所述的具有单一加热流道的流动式加热处理装置中,当对加热处理条件不同的多个项目进行测定时,需要有与项目数量相同的加热处理装置,但在本技术的加热处理装置中设置了多个试样液导入管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个加热处理装置对加热处理条件不同的多个项目进行测定。另外,由于在试样液导入管内使试样液层以及气体层停止的状态下对试样液层进行加热,因此由于成为加压状态而从分解效率等观点看也很适宜。在本技术中,由于在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了气体层的状态下对试样液层进行加热,因此被两个气体层夹持的试样液就必然成为加热处理结束的状态。因而,根据本技术,能够明确地分离试样液的加热处理结束部分、与加热处理未结束部分,并能够提高试样液的加热处理量的再现性。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本技术的加热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表示加热器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加热器的剖面图。图4为,表示在试样液导入管内的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了气体层的状态下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10加热器112 气泵114脉冲泵116反应槽118试样液导入机构120药剂添加机构150发热体152试样液导入管154试样液导入管158加热器170试样液172试样液180试样液层182气体层184气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为,表示本技术的加热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加热处理装置中,Iio为加热器,112为气泵,114为脉冲泵,116为反应槽,118为试样液导入机构,120为药剂添加机构,122、124、126、128、130、132分别表示电磁阀。如图2的主视图所示,加热器110为,在金属制的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的发热体150的周围,将两个PEEK (聚醚醚酮)制的试样液导入管152、154卷绕成螺旋状,在这些试样液导入管152、154的周围配置了金属制罩156。如图3的剖面图所不,本实施例的加热器110在圆筒状发热体15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158、温度传感器160、过热防止器162。本实施例的加热处理装置,在进行试样液的加热处理时,在试样液导入管152、154内的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了气体层的状态下,对所述试样液层进行加热,具体进行如下的操作。(I)通过试样液导入机构118向反应槽116内导入规定量的试样液170。(2)通过药剂添加机构120在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170中,添加规定量的一种或者多种的药剂。此时,如下所述,试样液170与药剂的混合液的容量,小于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2的内部容量。(3)在电磁阀122作为流道A、打开电磁阀124、128、关闭电磁阀126、130、电磁阀132作为流道B的状态下使气泵112运转,通过气泵112将空气吸入到配管内,同时将该空气通过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2并从配管174的前端向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170中吹泡,从而对试样液170进行搅拌。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气泵112停止,从而停止吹泡。(4)在电磁阀122作为流道C、打开电磁阀124、128、关闭电磁阀126、130、电磁阀132作为流道B的状态下使脉冲泵114运转,从配管174的前端将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170吸入到配管内,将该试样液导入到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2内。(5)如图4所不,在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2内形成了试样液层180,且在上述试样液层180的前后配置了气体层(空气层)182、184的时刻,从而使脉冲泵114停止。即、由于在脉冲泵114的运转之前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中已经吹入了空气,因此当脉冲泵114开始运转时在试样液导入管152内已充满了空气。然后,通过脉冲泵114的运转向试样液导入管152内导入试样液,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与药剂的混合液)的容量、小于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2的内部容量,因此将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全部吸引之后,在反应槽116内已没有试样液,则从配管174的前端吸入空气。因此,由于在从配管174的前端吸入的试样液的前后均存在有空气,因此在试样液导入管152内的试样液层180的前后配置了气体层182、184的时刻,从而使脉冲泵114停止。(6)在试样液导入管152内使试样液层180以及气体层182、184停止的状态下,通过加热器110对试样液层180进行规定时间的加热处理。(7)将试样液导入管152内的试样液移送到分析部(未图示),再进行试样液的分析。(8)通过试样液导入机构118向反应槽116内导入规定量的试样液172。(9)通过药剂添加机构120在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172中,添加规定量的一种或者多种的药剂。此时,试样液172与药剂的混合液的容量,小于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4的内部容量。(10)在电磁阀122作为流道A、关闭电磁阀124、128、打开电磁阀126、130、电磁阀132作为流道D的状态下使气泵112运转,通过气泵112将空气吸入到配管内,同时将该空气通过加热器110的试样液导入管154并从配管174的前端向反应槽116内的试样液172中吹泡,从而对试样液172进行搅拌。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气泵112停止,从而停止吹泡。(11)在电磁阀122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样液的加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加热器和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所述加热器具有试样液导入管,并对存在于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的试样液进行加热;所述试样液层/气体层形成单元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形成试样液层,并且在所述试样液层的前后配置有气体层,通过在所述试样液导入管内使试样液层以及气体层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试样液层进行加热,来分解所述试样液中的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里田诚西泽隆志石飞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亚DKK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