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52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辊式冲压装置,它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相对应的装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轴间距调整机构、双向调整机构、凸模和凹模,凸模装在上压辊上,凹模装在下压辊上且与凸模相对应,轴间距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上部,双向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轴端部以便于轴向、径向调整上压辊上的凸模对准下压辊中的凹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式冲压装置,它属于一种冲压带状型材的双辊式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在用于冲裁工艺的设备,主要是曲柄压力机。而这种机械压力机的冲压工作是间隙式的,这样就满足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要求。如用于自动化仓储业的冲孔冷弯型钢生产线,它是由多道成形辊组成的冷弯机组,条形坯料以匀速连续地通过机组并成形,而与之配套的压力机由于是间隙式工作,直接制约了冷弯机组的工作速度,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其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和不能匀速连续工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压力机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和不能匀速连续工作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能匀速连续工作的、速度快和效率高的辊式冲压装置。为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辊式冲压装置,它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相对应的装在机架上,其中它还包括轴间距调整机构、双向调整机构、凸模和凹模,凸模装在上压辊上,凹模装在下压辊上且与凸模相对应,轴间距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上部,双向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轴端部以便于轴向、径向调整上压辊上的凸模对准下压辊中的凹模。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是将间隙式床式冲孔方式变为匀速连续工作的辊式冲孔方式,因此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速度快和效率高且能匀速连续工作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辊式冲压装置,它包括上压辊2和下压辊6,上压辊2和下压辊6相对应的装在机架上,其中它还包括轴间距调整机构1、双向(轴向、径向)调整机构3、凸模4和凹模5,凸模4装在上压辊2上,凹模5装在下压辊6上且与凸模4相对应,轴间距调整机构1设在上压辊2的上部,双向调整机构3设在上压辊2的轴端部以便于轴向、径向调整上压辊2上的凸模4对准下压辊6中的凹模5。前辅助压辊7设在辊式冲压装置的前边,后辅助压辊9设在辊式冲压装置的后面,以将坯料8送入辊式冲压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前,先通过轴间距调整机构1调整上压辊2和下压辊6之间的距离,然后再通过双向(轴向、径向)调整机构3调整上压辊2,使上压辊2上的凸模4对准下压辊6中的凹模5,最后将条形坯料送入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即可匀速连续地、高质量地完成坯料的冲孔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辊式冲压装置,它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相对应的装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轴间距调整机构、双向调整机构、凸模和凹模,凸模装在上压辊上,凹模装在下压辊上且与凸模相对应,轴间距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上部,双向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轴端部以便于轴向、径向调整上压辊上的凸模对准下压辊中的凹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式冲压装置,它属于一种冲压带状型材的双辊式冲压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压力机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和不能匀速连续工作的技术难点。为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辊式冲压装置,它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相对应的装在机架上,其中它还包括轴间距调整机构、双向调整机构、凸模和凹模,凸模装在上压辊上,凹模装在下压辊上且与凸模相对应,轴间距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上部,双向调整机构设在上压辊的轴端部以便于轴向、径向调整上压辊上的凸模对准下压辊中的凹模。本专利技术具有速度快和效率高且能匀速连续工作等优点。文档编号B21D28/12GK1546253SQ20031011933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付建华 申请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