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智勇专利>正文

磁合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223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0:22
磁合页,包括有左叶片、左页套、右叶片、右页套以及芯轴,左磁套与左页套固定连接,右磁套与右页套固定连接,芯轴与左磁套的轴孔以及右磁套的轴孔同轴动配合连接;左磁套的上磁极面与右磁套的下磁极面接触,左磁套的上磁极面与右磁套的下磁极面的极性相反,磁合页无需电源,将左磁套以及右磁套安装于合页中,利用左磁套与右磁套产生的磁吸引力阻碍风吹门转动,有效地减缓门被风吹动的速度,防止风吹门快速转动夹伤小孩或老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页,特别是一种磁合页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安装门的普通合页没有阻尼功能,使用普通合页安装的室内门,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室内门,当有大风吹时,经常出现室内门快速关闭,并且关闭的力极大,室内门很容易夹伤小孩或老人,一种磁合页已成为人们安装室内门的安全需要。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磁合页,解决用普通合页安装门夹伤小孩或老人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磁合页,包括有左叶片、左页套、右叶片、右页套以及芯轴,左叶片与左页套连成一体,右叶片与右页套连成一体,左叶片、左页套、右叶片、右页套由非铁磁材料制造,磁合页设有左磁套以及右磁套,左磁套与左页套固定连接,右磁套与右页套固定连接,芯轴与左磁套的轴孔以及右磁套的轴孔同轴动配合连接;左磁套的上磁极面与右磁套的下磁极面接触,左磁套的上磁极面与右磁套的下磁极面的极性相反。左磁套的外表面由左外圆弧面以及外左平面构成,左页套的内表面由左内圆弧面以及左内平面构成,左磁套配合于左页套内,左磁套的左外圆弧面与左页套的左内圆弧面接触,左磁套的外左平面与左页套的左内平面接触;右磁套的外表面由右外圆弧面以及外右平面构成,右页套的内表面由右内圆弧面以及右内平面构成,右磁套配合于右页套内,右磁套的右外圆弧面与右页套的右内圆弧面接触,右磁套的外右平面与右页套的右内平面接触。磁合页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磁合页的左叶片与门框固定连接,磁合页的右叶片与门固定连接;当风吹门转动时,由于固定安装于左叶片的左页套内的左磁套对固定安装于右叶片的右页套内的右磁套有一个磁吸引力,磁磁吸引力阻碍活动门相对于门框的转动,减缓活动门转动的速度与冲击力,防止门夹伤小孩或老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磁合页无需电源,将左磁套以及右磁套安装于合页中,利用左磁套与右磁套产生的磁吸引力阻碍风吹门转动,有效地减缓门被风吹动的速度,防止风吹门快速转动夹伤小孩或老人。附图说明图I是磁合页结构示意图;图2是左叶片以及左页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右叶片以及右页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I所示的磁合页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2的左叶片以及左页套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的右叶片以及右页套结构示意图,磁合页,包括有左叶片I、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4以及芯轴5,左叶片I与左页套2连成一体,右叶片3与右页套4连成一体,左叶片I、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4由非铁磁材料制造,磁合页设有左磁套6以及右磁套7,左磁套6与左页套2固定连接,右磁套7与右页套4固定连接,芯轴5与左磁套6的轴孔以及右磁套7的轴孔同轴动配合连接;左磁套6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接触,左磁套6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的极性相反;为了加强左磁套6以及右磁套7的磁场强度,左磁套6以及右磁套7由钕铁硼磁铁制造。为了实施左磁套6与左页套2的固定连接,为了实施右磁套7与右页套4的固定连接;左磁套6的外表面由左外圆弧面10以及外左平面11构成,左页套2的内表面由左内圆弧面12以及左内平面13构成,左磁套6配合于左页套2内,左磁套6的左外圆弧面10与左页套2的左内圆弧面12接触,左磁套6的外左平面11与左页套2的左内平面13接触; 右磁套7的外表面由右外圆弧面14以及外右平面15构成,右页套4的内表面由右内圆弧面16以及右内平面17构成,右磁套7配合于右页套4内,右磁套7的右外圆弧面14与右页套4的右内圆弧面16接触,右磁套7的外右平面15与右页套4的右内平面17接触。为了加强左磁套6与每个右磁套7的磁吸引力,左页套2以及右页套4设有多个,每个左页套2与左叶片I连成一体,每个右页套4与右叶片3连成一体;每个左页套2固定连接有左磁套6,每个右页套4固定连接有右磁套7,每个左磁套6与每个右磁套7接触,每个左磁套6与每个右磁套7的接触面的磁极极性相反;每个左磁套6以及每个右磁套7的轴孔与芯轴5动配合同轴连接。左叶片I的左页套2的下方设有下右页套18,下右页套18与右叶片3连成一体,下右页套18内固定有下右磁套19,下右磁套19的轴孔与芯轴5动配合同轴连接,下右磁套19的上端磁极面20与左磁套6的下端磁极面21接触,上端磁极面20与下端磁极面21的极性相反。为了改善左叶片I以及左页套2与右叶片3以及右页套4的铰接性能,左页套2以及右页套4设有多个,右页套4上方设有合页轴承22,合页轴承22的轴承孔与芯轴5同轴连接,合页轴承22的外圈与右页套4接触,合页轴承22的上方设有左页套2,合页轴承22的外圈与左页套2接触;磁合页设有合页封头23,合页封头23与左页套2或者右页套4固定连接,合页封头23与芯轴5接触;左页套2内固定有左轴套24,合页封头23与左轴套24固定连接,左轴套24与芯轴5同轴动配合连接。为了加强左叶片I与左页套2的连接强度,左叶片I与左页套2的左接口 25用焊接结构连接;为了加强右叶片3与右页套4的连接强度,右叶片3与右页套4右接口 26用焊接结构连接。权利要求1.磁合页,包括有左叶片(I)、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⑷以及芯轴(5),左叶片(I)与左页套(2)连成一体,右叶片(3)与右页套(4)连成一体,左叶片(I)、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4)由非铁磁材料制造,其特征在于磁合页设有左磁套¢)以及右磁套(7),左磁套(6)与左页套(2)固定连接,右磁套(7)与右页套(4)固定连接,芯轴(5)与左磁套¢)的轴孔以及右磁套(7)的轴孔同轴动配合连接;左磁套¢)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接触,左磁套(6)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的极性相反;左磁套出)的外表面由左外圆弧面(10)以及外左平面(11)构成,左页套(2)的内表面由左内圆弧面(12)以及左内平面(13)构成,左磁套(6)配合于左页套⑵内,左磁套(6)的左外圆弧面(10)与左页套(2)的左内圆弧面(12)接触,左磁套(6)的外左平面(11)与左页套⑵的左内平面(13)接触;右磁套(7)的外表面由右外圆弧面(14)以及外右平面(15)构成,右页套⑷的内表面由右内圆弧面(16)以及右内平面(17)构成,右磁套(7)配合于右页套(4)内,右磁套(7)的右外圆弧面(14)与右页套(4)的右内圆弧面(16)接触,右磁套(7)的外右平面(15)与右页套(4)的右内平面(1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页套(2)以及右页套(4)设有多个,每个左页套(2)与左叶片(I)连成一体,每个右页套(4)与右叶片(3)连成一体;每个左页套(2)固定连接有左磁套¢),每个右页套(4)固定连接有右磁套(7),每个左磁套(6)与每个右磁套(7)接触,每个左磁套¢)与每个右磁套(7)的接触面的磁极极性相反;每个左磁套¢)以及每个右磁套(7)的轴孔与芯轴(5)动配合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叶片(I)的左页套(2)的下方设有下右页套(18),下右页套(18)与右叶片(3)连成一体,下右页套(18)内固定有下右磁套(19),下右磁套(19)的轴孔与芯轴(5)动配合同轴连接,下右磁套(19)的上端磁极面(20)与左磁套¢)的下端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合页,包括有左叶片(1)、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4)以及芯轴(5),左叶片(1)与左页套(2)连成一体,右叶片(3)与右页套(4)连成一体,左叶片(1)、左页套(2)、右叶片(3)、右页套(4)由非铁磁材料制造,其特征在于:磁合页设有左磁套(6)以及右磁套(7),左磁套(6)与左页套(2)固定连接,右磁套(7)与右页套(4)固定连接,芯轴(5)与左磁套(6)的轴孔以及右磁套(7)的轴孔同轴动配合连接;左磁套(6)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接触,左磁套(6)的上磁极面(8)与右磁套(7)的下磁极面(9)的极性相反;左磁套(6)的外表面由左外圆弧面(10)以及外左平面(11)构成,左页套(2)的内表面由左内圆弧面(12)以及左内平面(13)构成,左磁套(6)配合于左页套(2)内,左磁套(6)的左外圆弧面(10)与左页套(2)的左内圆弧面(12)接触,左磁套(6)的外左平面(11)与左页套(2)的左内平面(13)接触;右磁套(7)的外表面由右外圆弧面(14)以及外右平面(15)构成,右页套(4)的内表面由右内圆弧面(16)以及右内平面(17)构成,右磁套(7)配合于右页套(4)内,右磁套(7)的右外圆弧面(14)与右页套(4)的右内圆弧面(16)接触,右磁套(7)的外右平面(15)与右页套(4)的右内平面(17)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林智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