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钢套水泥型竹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58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竹节点,该竹节点包括竹筒(5)、钢构件(6)和水泥砂浆(3),所述的钢构件(6)的两端插入在竹筒(5)中,钢构件(6)与竹筒(5)间注有水泥砂浆(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竹节点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塑性发展能力并更为充分利用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尤其可推广应用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竹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竹结构建筑当中较为常见的节点形式为螺栓型、套筒型和槽口型,该节点在工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结构中竹筒之间的连接问题,同时保证了可观的拉压强度以及适用性和耐久性;但是这几类节点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缺陷,即在临界状态下较易发生竹筒与螺栓连接处脆性劈裂破坏,并且该节点在失效之后不可修复;竹材轴向拉压性能强,但抗劈裂能力差,以上三种常用节点均以竹材劈裂作为最终破坏模式,实际上并未充分发挥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性能,限制了该节点在多重复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哥伦比亚建筑师Simon Velez曾经专利技术一种用水泥固定螺栓的方法(见Simon Velez and Bamboo Architecture Grow Your Own House,Vitra Design Museum,Michigan2000),承载力有所提高,但其受力模式仍为螺栓和竹材受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竹节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较大塑性发展能力并更为充分利用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的竹节点,本技术改变现在惯用的物理连接,采用化学胶结的方式,将水泥砂浆这一建筑工程当中极为常见的材料与竹材结合,制作出了新型节点形式,通过水泥砂浆与竹筒内壁间机械咬合力和摩擦力作用,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塑性发展能力并更为充分利用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一种竹节点,包括竹筒、钢构件和水泥砂浆,所述的钢构件的两端插入在竹筒中,钢构件与竹间注有水泥砂浆。所述的钢构件包括钢管和四根及以上钢销。所述的钢销对称嵌插在钢管中,其插入方向与钢管垂直。所述的钢销由上自下依次插入到钢管中。所述的竹筒外套设有钢圈。 所述的钢圈的直径为可调节式。本竹节点的部件组成,连接方式、空间位置充分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说明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本技术的产品。将直径小于竹筒的钢管表面插接钢销,伸入竹筒深处,避免与竹节处接触;将竹筒内壁刮糙(主要采用刻痕方式),在竹筒与钢管间浇筑水泥砂浆,从而增大了钢构件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力;同时将竹筒外包可调节直径的钢圈,提供环向箍紧力,使竹筒,水泥砂浆,钢构件三者紧密连接。该节点保证了竹子的整体性,钢构件不会发生错动。作为连接两段竹材的节点,另外一边采用同样方式处理。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竹节点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塑性发展能力并更为充分利用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尤其可推广应用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半个竹节点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图I所示结构的结点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内插钢管的结构图。数字标注I钢管,2钢销,3水泥砂浆, 4钢圈,5竹筒,6钢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竹节点,(如图I 图3所示)包括竹筒5、钢构件6和水泥砂浆3,如图3所示为一个完整的竹节点,钢构件6的两端插入在竹筒5中,钢构件6与竹筒5间注有水泥砂浆3。钢构件6包括钢管I和四根钢销2 ;钢销2对称嵌插在钢管I中,其插入方向与钢管I垂直。钢销2由上自下依次插入到钢管I中。竹筒5外套设有钢圈4。钢圈4的直径为可调节式。图I为本技术中半个竹节点的结构图。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竹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筒(5)、钢构件(6)和水泥砂浆(3),所述的钢构件(6)的两端插入在竹筒(5)中,钢构件(6)与竹筒(5)间注有水泥砂浆(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构件(6)包括钢管⑴和四根及以上钢销(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销(2)对称嵌插在钢管(I)中,其插入方向与钢管(I)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销(2)由上自下依次插入到钢管⑴中。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筒(5)外套设有钢圈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圈(4)的直径为可调节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竹节点,该竹节点包括竹筒(5)、钢构件(6)和水泥砂浆(3),所述的钢构件(6)的两端插入在竹筒(5)中,钢构件(6)与竹筒(5)间注有水泥砂浆(3)。本技术提供的竹节点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塑性发展能力并更为充分利用竹材顺纤维方向的拉压强度,尤其可推广应用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文档编号E04B1/58GK202577602SQ2012200951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傅宇光, 王明远, 李璐, 葛海波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筒(5)、钢构件(6)和水泥砂浆(3),所述的钢构件(6)的两端插入在竹筒(5)中,钢构件(6)与竹筒(5)间注有水泥砂浆(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宇光王明远李璐葛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