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140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护颈枕,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枕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在睡觉时治疗颈椎病的护颈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护颈枕,包括:枕式水袋和壳体,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壳体内盛有水,加热棒和水泵分别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水中,出水软管的一端与壳体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枕式水袋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软管的一端与枕式水袋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软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体回水口相连接,加热棒和水泵并联后与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治疗颈椎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护颈枕,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枕头。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伏案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向低龄化迈进。但是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还暂无很有效的方法,颈椎病患者经常去医院打针吃药,难以治愈,不但影响工作,而且饱受疾病痛苦的折磨。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骨质增生压迫颈部脊髓或颈神经根之疾病,又称颈椎综合症,中医属“骨痹”,“慢性劳损”的范畴,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牵引疗法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阶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推拿疗法中医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部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归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种颈椎病。运动疗法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另一方面,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这种方法时间治疗需要一定的空间,而且治疗的时间较长。治疗颈椎病还有其它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的缺陷要么是适用范围有限,要么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或者会对人体带来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在睡觉时治疗颈椎病的护颈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护颈枕,包括枕式水袋和壳体,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壳体内盛有水,加热棒和水泵分别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水中,壳体下端设置有壳体出水口,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壳体出水口相连接,出水软管的一端与壳体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枕式水袋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软管的一端与枕式水袋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软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体回水口相连接,加热棒和水泵并联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上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加水孔,所述加水孔上设置有加水盖。 所述枕式水袋内设有填充物填充空间。所述枕式水袋外设有中药填充空间。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水泵并联后串联定时装置,而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加热棒与可调电阻串联后再与水泵并联,而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水位针,水位针是用铜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水位针位于水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观察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护颈枕,包括枕式水袋和壳体,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壳体内盛有水,加热棒和水泵分别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水中,壳体下端设置有壳体出水口,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壳体出水口相连接,出水软管的一端与壳体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枕式水袋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软管的一端与枕式水袋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软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体回水口相连接,加热棒和水泵并联后与电源相连接。能够在睡觉的同时起到对颈椎病的治疗,而且适用治疗颈 椎病的范围广,使用方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加热枕式水袋的介质为水,这种加热方式环保、无辐射,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没有副作用;使用本技术,短时间内可以起到促进颈部血压循环,减轻病痛的效果,长期使用,可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护颈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为加热棒、2为壳体、3为上盖、4为加水盖、5为出水软管、6为中药填充空间、7为水泵、8为水位针、9为枕式水袋、10为填充物填充空间、11为回水软管、12为可调电阻、13为水位观察窗、14为加水孔、15为壳体出水口、16为进水口、17为出水口、18为壳体回水口、19为定时装置、20为电源、21为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4所示,护颈枕,包括枕式水袋9和壳体2,壳体2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壳体2内盛有水,加热棒I和水泵7分别安装在壳体2内并位于水中,壳体2下端设置有壳体出水口 15,水泵7的出口与所述壳体出水口 15相连接,出水软管5的一端与壳体出水口15相连接,所述出水软管5的另一端与枕式水袋9的进水口 16相连接,回水软管11的一端与枕式水袋9的出水口 17相连接,所述回水软管11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2上的壳体回水口 18相连接,加热棒I和水泵7并联后与电源20相连接。所述壳体2的上方安装有上盖3,上盖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加水孔14,所述加水孔14上设置有加水盖4。所述枕式水袋9内设有填充物填充空间10。所述枕式水袋9外设有中药填充空间6。所述加热棒I和所述水泵7并联后串联定时装置19,而后与电源20相连接。所述加热棒I与可调电阻12串联后再与水泵7并联,而后与电源20相连接。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水位针8,水位针8是用铜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水位针8位于水中。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观察窗13。壳体2上安装的上盖3可以从壳体2上拆卸,便于安装、维修,需要加水时打开上盖3上安装在加水孔14内的加水盖4进行加水,水位的高低通过壳体2侧壁上设置的水位观察窗13读取。水位针8是用铜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水位针8的作用是用来中和水中碱性物质,防止水垢的形成。本技术的电路控制部分为现有技术。可调电阻12用于控制壳体2内水的温度,可调电阻12减小时,水温升高,反之,可调电阻12增大时,水温降低,本技术常用的水温控制范围是15°C -50°C。定时装置19可以让使用者根据需要对本技术进行使用时间的自行设置,定时装置19为现有技术。枕式水袋9内设置的填充物填充空间10用于填充真丝或者海绵,用于支撑枕式水袋9。枕式水袋9外设置的中药填充空间6用于填充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为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壳体2内加入水,通过可调电阻12设置好需要的水温,接通电源20后打开开关21启动加热棒I和水泵7,水泵7通过出水软管5将加热好的水注入枕式水袋9内,枕式水袋9内的填充物用来支撑枕式水袋9,同时枕式水袋9通过回水软管11将散发了热量的水回流到壳体2内,这样可以使枕式水袋9保持恒定的温度,同时可设定定时装置19的时间,可以自动控制护颈枕的加热时间。本技术的枕式水袋9上设置的第二填充空间6内装入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后,将枕式水袋9置于患有颈椎病病人的颈椎部,枕式水袋9起到了对颈椎的支撑作用,使变形的颈椎得到矫正,恢复颈部血液和神经压迫,同时恒温的枕式水袋9能起到加快颈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治疗颈椎病的药物通过加热后会散发并通过皮肤被吸收,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本技术护颈枕对缓解和治疗颈椎病有明显的效果。对于轻度颈椎病患者,使用10-15天,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使用一个月后疼痛基本消失;对于较重的颈椎病患者,使用10-15天,疼痛明显减轻,使用半年后疼痛消失。本技术护颈枕也可用于治疗腰椎疾病,使用方法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相同,人体处于平躺的状态,将加热的护颈枕放置于腰椎下,对腰椎间盘突出,腰部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护颈枕,包括:枕式水袋(9)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壳体(2)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壳体(2)内盛有水,加热棒(1)和水泵(7)分别安装在壳体(2)内并位于水中,壳体(2)下端设置有壳体出水口(15),水泵(7)的出口与所述壳体出水口(15)相连接,出水软管(5)的一端与壳体出水口(15)相连接,所述出水软管(5)的另一端与枕式水袋(9)的进水口(16)相连接,回水软管(11)的一端与枕式水袋(9)的出水口(17)相连接,所述回水软管(11)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2)上的壳体回水口(18)相连接,加热棒(1)和水泵(7)并联后与电源(2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友
申请(专利权)人:孝义市嘉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