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体阻抗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851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0:19
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100),通过设置膜状电极(13、14、17、18),则不需要增加制造成本,即能够实现富有设计性的形状,其中,膜状电极(13、14、17、18)通过嵌件成型法与树脂制的第一框体(110)的表面成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生体的阻抗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测定生体(身体)的阻抗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例举了日本特开2006-230700号公报(专利文献I)及日本特开2007-117624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的技术。在上述这些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中,为了向生体供给电流及测定生体的电压,使生体与采用了金属板的电极接触。然而,在这样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中,电极具有很大的面积,以便于能够对应不同使用者的大小不同的手脚,由于该电极暴露在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部,所以对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 虽然能够将电极本身的形状设计为富有设计性的复杂形状,但这关系到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成本变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使用者直接用手脚接触电极的金属板,所以有时使用者会感觉生体阻抗测定装置很凉。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172100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中,采用由绝缘性树脂和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的树脂罩,来作为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框体。然而,在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中,由于使用特殊的树脂材料即导电性树脂,因此,若要获得理想的成形性和色调,该导电性树脂材料的等级选定则会受到限制。另外,需要用于导电性树脂材料的专用(用于多色一体成形)模具设备,这也导致设备费用等增多,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成本变高的问题。作为其它结构,还可以考虑以采用玻璃制框体以及在玻璃制框体的表面上附加用作电极的透明导电膜来作为电极。然而,若用能够量产的成本来生产玻璃制框体,则需要将玻璃制框体的表面制造成平坦的形状,而不能采用富有设计性的复杂形状。另外,由于将导通电极和内部配线的导通端子配置于电极上表面,所以作为导通端子的罩体的部件,需要形成为在表面一侧从电极面突起的形状,这对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在用手脚直接接触电极面时,突起的部分会碰到手脚,导致妨碍到使用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23070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17624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172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以下三点问题在将使用金属板的电极用于生体阻抗测定装置时,对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使用者会感觉生体阻抗测定装置很凉;另一方面,在将导电性树脂材料、玻璃等的特殊材料用于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框体的情况下,会导致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成本变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能够采用富有设计性的形状,并且具有不会导致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成本变高的结构。解决问题的手段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用于测定生体的阻抗,其具有框体,用于容置电子部件,电极,设置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在测定所述生体的阻抗时,所述电极与所述生体接触;设置有所述电极的所述框体的基体部分是树脂成型品,所述电极是膜状电极。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膜状电极是透明导电膜或网状导电膜。 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膜状电极成膜在薄膜上。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在所述框体的树脂成型时,通过嵌件成型法来使成膜有所述膜状电极的薄膜与所述框体的表面成为一体。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膜状电极是通过溅射法而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成膜的电极膜。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膜状电极是通过涂装而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成膜的电极膜。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膜状电极是通过印刷而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成膜的电极膜。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生体阻抗测定装置包括凹部区域,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盖部,其用于罩住所述凹部;所述膜状电极具有设置在所述凹部区域上的延伸区域,在所述凹部区域上,所述延伸区域与容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所述电子元件导通。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膜状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上,所述膜状电极具有卷入至所述第一框体的背面一侧的延长区域,在所述第一框体的背面一侧,所述延长区域与容置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所述电子部件导通。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用于测定生体的阻抗,其具有框体,其用于容置电子元件,电极,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表面上,用于在测定所述生体的阻抗时与所述生体接触;设置有所述膜状电极的所述框体的表面具有曲面部分,所述电极是膜状电极。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能够容易地采用富有设计性的形状,并且具有不会导致该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成本变高的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2的(A)部分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2的(B)部分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图2的(C)部分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右视图。图3是表示使用者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测定姿势的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框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二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2的(A)部分中的VI-VI箭头观测的剖视图。图7是图5中用VII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是图6中用VIII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生体阻抗测定装置中相当于图5中用VII圈出的区 域的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11的(A)部分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11的(B)部分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图11的(C)部分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右视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二立体图。图13是沿着图11的(A)部分中的XIII-XIII箭头观测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中用XIV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是图13中用XV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17的(A)部分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17的(B)部分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及图17的(C)部分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右视图。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二立体图。图19是图18中用XIX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0是沿着图17的(A)部分中的XX-XX箭头观测的剖视图。图21是图20中用XXI圈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23的(A)部分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23的(B)部分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图23的(C)部分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右视图。图24是表示使用者使用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测定姿势的图。图2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生体阻抗测定装置的框图。图26是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副川伸彦北川仁大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