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63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力省、速度快且延伸度高的缩管模具,包括:模座和缩管模,模座中开设有锥形工作孔,缩管模包括:轴肩、定位块、弹性垫圈、以及由至少两块其外壁与锥形工作孔的内壁相配合的缩管单体合在一起构成的缩管体,缩管单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定位凹槽和弧面凹槽,所有的定位肩构成定位孔,所有的定位凹槽构成定位腔,所有的弧面凹槽构成缩管孔,定位块的一侧套设有弹性垫圈、并卡设在定位腔中,定位块的另一侧伸出定位孔与轴肩相固定。该缩管模具主要用于各种管端形成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模具,尤其涉及到一种縮管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汽车、空调等设备的管路中的管件,其管端都要经过涨管 或縮管工序进行成形。在縮管工序中,通过夹持管子的夹持装置(通常所说的 夹模)与縮管模具相互配合,将管子的端部加工成所需形状。如图1所示,一 种常用的縮管模具,包括模座1和设置在模座1中的縮管模2。该縮管模具的 工作过程为首先将需要加工的管件4夹持在夹模3中,然后在模座1上施加一个轴向的推力,该推力直接传递到縮管模2上,使得縮管模2与管件4的外 壁不断挤压,最后将管件4的端部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用这种縮管模具对管端 进行縮管成形时存在如下缺点1、需足够大的轴向推力才能克服縮管模前行过程中的阻力,使得縮管模推进速度缓慢,降低了縮管的效率;2在縮管模的推进过程中,縮管模受到的阻力随着其推进深度的增加而递 增,这样就决定了上述的縮管模不宜过长,为了确保管端的成形长度,就必须 降低管端的延伸度即管端的收縮度;对于一些需要较高延伸度的管端,就需要 经过二次縮管才能成形;而二次縮管,就需要更换縮管模、重新定位,这不但 会造成縮管效率的进一步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到縮管后的同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力省、速度快且延伸度高的縮 管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縮管模具,包括 模座和縮管模,模座中开设有锥形工作孔,所述的縮管模包括轴肩、定位块、弹性垫圈、以及由至少两块其外壁与锥形工作孔的内壁相配合的縮管单体构成 的縮管体,縮管单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定位凹槽和弧面凹槽,所有的定位 肩组合后构成縮管体的定位孔,所有的定位凹槽组合后构成縮管体的定位腔, 所有的弧面凹槽组合后构成縮管体的縮管孔,定位块的一侧套设有弹性垫圈、 并卡设在定位腔中,定位块的另 一侧伸出定位孔与轴肩相固定。上述的每个縮管单体上均开设有与定位腔贯通的、径向的导引孔,弹性垫 圈上设置有与各个导引孔相配合的导引凸台,导引凸台伸入导引孔中;上述的 轴肩和定位块中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孔和导向轴。在上述的縮管单体的弧面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凸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座中锥形工作孔的内壁与縮管体外壁 之间的锥面配合,使得施加在轴肩上的轴向推力的大部分都转化成将縮管体向 内的收縮力,由于縮管体轴向行进的距离比縮管体径向向内收縮的距离要大许 多,从而可以省下不少的力,这样就可以提高縮管模的推进速度,减小縮管时 间;而且还可以将縮管体加长,提高縮管延伸度,确保管端一次縮管成形。 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縮管模具、管件和夹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中1、模座,2、縮管模,3、夹模,4、管件;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5是縮管单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至图5中1、模座,11、锥形孔,2、轴肩,21、导向孔,22、导引腔, 3、定位块,31、导向轴,32、卡块,4、縮管体,41、縮管单体,411、限位凸 台,412、定位凹槽,413、弧面凹槽,414、定位肩,42、定位孔,43、定位腔, 44、縮管孔,45、导引孔,5、弹性垫圈,51、导引凸台,6、管件,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縮管模具,包括模座l和縮管模, 模座l中开设有圆锥形工作孔ll,所述的縮管模包括轴肩2、定位块3、弹性 垫圈5、以及由八块其外壁与圆锥形工作孔11的内壁相配合的縮管单体41合在 一起构成的縮管体4,如图5所示,縮管单体41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414、定 位凹槽412和弧面凹槽413,这八个定位肩414组合后构成縮管体4的定位孔 42,八个定位凹槽412组合后构成縮管体4的定位腔43,八个弧面凹槽413组 合后构成縮管体4的縮管孔44;定位块3的右侧套设有弹性垫圈5、并通过卡 块32卡设在定位腔43中,定位块3的左侧穿出定位孔42、通过螺栓7与轴肩 2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垫圈5为橡胶垫圈;构成縮管体4的 八个縮管单体41的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八个縮管单体41的弧面凹槽413上 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凸台411;此外,为了保证轴肩2和定位块3之间的同 轴度,所述的轴肩2和定位块3中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孔21和导向轴31; 为了保证各个縮管单体41在径向沿着直线移动,构成縮管体4的每个縮管单体 41中均开设有一个与定位腔43贯通的、径向的导引孔45,弹性垫圈5上设置 有八个分别与这八个导引孔45相对应的导引凸台51,这八个导引凸台51分别 设置在相应的縮管单体41的导引孔45中。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保证加工过 程中的同轴度,轴肩2的右侧还开设有导引腔22,导引腔22的尺寸与縮管模进 行縮管前的縮管体4的尺寸相适应,并套设在縮管体4的右侧外壁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管件6塞入縮管体4中的縮管孔44中、并将 其定位在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夹模中;然后,在轴肩2上施加一个轴向的推力, 使得轴肩2带动定位块3和縮管体4 一起向右移动;由于縮管体4与模座1的 工作孔11之间为锥面配合,施加在轴肩2上的轴向推力的大部分都转化成将縮 管体4的向内收縮力,使得塞入縮管孔44中的管件6的管壁随之被收縮;当管 件6的端面抵靠在限位凸台411上时,縮管过程结束;接下来进入脱模过程, 在轴肩2上施加一个轴向的拉力,轴肩2通过螺栓7带动定位块3、定位块3通 过卡块32再带动縮管体4一起向左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在弹性垫圈5的作用下,管件6与縮管体4逐渐分开,当縮管体4回到縮管前的位置时,脱模过程 结束,并为下一次縮管作好了准备。在縮管过程中,由于縮管体4轴向行进的 距离比其径向向内收縮的距离要大许多,从而可以省下不少的力,这样,不但 可以提高縮管体4的推进速度,以提高縮管效率;同时,还可以将縮管体4加 长,提高縮管延伸度,确保管端一次縮管成形。权利要求1.一种缩管模具,包括模座和缩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中开设有锥形工作孔,所述的缩管模包括轴肩、定位块、弹性垫圈、以及由至少两块其外壁与锥形工作孔的内壁相配合的缩管单体合在一起构成的缩管体,缩管单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定位凹槽和弧面凹槽,所有的定位肩组合后构成缩管体的定位孔,所有的定位凹槽组合后构成缩管体的定位腔,所有的弧面凹槽组合后构成缩管体的缩管孔,定位块的一侧套设有弹性垫圈、并卡设在定位腔中,定位块的另一侧伸出定位孔与轴肩相固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縮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縮管单体上均开 设有与定位腔贯通的、径向的导引孔,弹性垫圈上设置有与各个导 引孔相配合的导引凸台,导引凸台伸入导引孔中;所述的轴 肩和定位块中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孔和导向轴。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縮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縮管单体 的弧面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凸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力省、速度快且延伸度高的缩管模具,包括模座和缩管模,模座中开设有锥形工作孔,缩管模包括轴肩、定位块、弹性垫圈、以及由至少两块其外壁与锥形工作孔的内壁相配合的缩管单体合在一起构成的缩管体,缩管单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定位凹槽和弧面凹槽,所有的定位肩构成定位孔,所有的定位凹槽构成定位腔,所有的弧面凹槽构成缩管孔,定位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管模具,包括:模座[1]和缩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1]中开设有锥形工作孔[11],所述的缩管模包括:轴肩[2]、定位块[3]、弹性垫圈[5]、以及由至少两块其外壁与锥形工作孔[11]的内壁相配合的缩管单体[41]合在一起构成的缩管体[4],缩管单体[41]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肩[414]、定位凹槽[412]和弧面凹槽[413],所有的定位肩[414]组合后构成缩管体[4]的定位孔[42],所有的定位凹槽[412]组合后构成缩管体[4]的定位腔[43],所有的弧面凹槽[413]组合后构成缩管体[4]的缩管孔[44],定位块[3]的一侧套设有弹性垫圈[5]、并卡设在定位腔[43]中,定位块[3]的另一侧伸出定位孔[42]与轴肩[2]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洪才陶志高丁冬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