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60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2:15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模块及一复合透镜。复合透镜设置在发光模块上方,且复合透镜包括一第一透镜部、一第二透镜部、一第三透镜部及一第四透镜部。第一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一群光线从第一透镜部射出。第二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二群光线穿过第三透镜部并从第四透镜部射出。第三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三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第四透镜部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四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因此,可以实现提升出光角度,以达到高角度配光的发光装置。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露一种复合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ー种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特别关于ー种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在制程与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良,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大幅提升。不同于一般的日光灯或省电灯泡,发光二扱管具有低耗电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发光响应时间短及体积小等特性,因此,发光二极管已经广泛地运用在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其中之一的应用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灯泡,以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管及日光灯泡。请參照图I所示,公知的发光二极管灯具I具有ー发光二极管11及一电路板12。 发光二极管11设置在电路板12上,当发光二极管11被驱动后将发亮。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11所发出的光线具有方向性,且需要安装在基座以利散热,因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灯具I的光线照射区域约为180度,而无法达到传统灯泡近乎360度的配光角度。此外,随着美国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对于发光二极管灯泡的规范公布后,愈来愈多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制造商已经将原本所重视的光效率转移至光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发光二极管灯泡的配光角度更加重视。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使其能够提升出光角度,以达到高角度配光,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出光角度,以达到高角度配光的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装置包括ー发光模块及ー复合透镜。复合透镜设置在发光模块上方。复合透镜包括一第一透镜部、一第二透镜部、一第三透镜部及一第四透镜部。第二透镜部围绕且连接第一透镜部。第三透镜部围绕且连接第二透镜部。第四透镜部围绕设置在第三透镜部的下方。第一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一群光线从第一透镜部射出。第二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二群光线穿过第三透镜部并从第四透镜部射出。第三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三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第四透镜部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四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部、第三透镜部与第四透镜部形成ー环形容置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还包括一基板、三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及ー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排列在基板上并设置在环形容置空间中。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并点亮发光二极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一灯罩、一底座及一灯头。灯罩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发光模块及复合透镜。底座与灯罩接合,并承载发光模块及复合透镜。灯头与底座接合。其中底座具有ー散热结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复合透镜的至少ー个表面具有一微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部、第三透镜部及第四透镜部是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的配光角度是0至45度及315至360度,第ニ透镜部的配光角度是0至90度及270至360度,第三透镜部的配光角度是90至150度及210至270度,第四透镜部的配光角度是0至90度及270至36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群光线经由第一透镜部的一第一表面折射,第一透镜部的一第二表面全反射及第一透镜部的一第三表面折射而射出。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群光线经由第二透镜部的一第一表面折射,第二透镜部的一第二表面全反射,穿过第三透镜部并从第四透镜部的一第一表面折射而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群光线经由第三透镜部的一第一表面折射,第三透镜部的一第二表面全反射及第四透镜部的第一表面折射而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四群光线经由第四透镜部的一第二表面折射及第四透镜部的第一表面折射而射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ー种复合透镜包括一第一透镜部、一第二透镜部、一第三透镜部及一第四透镜部。第二透镜部围绕且连接第一透镜部。第三透镜部围绕且连接第二透镜部。第四透镜部围绕设置在第三透镜部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部、第三透镜部与第四透镜部形成ー环形容置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部、第三透镜部及第四透镜部是一体成型。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是通过第一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一群光线从第一透镜部射出;通过第二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二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通过第三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三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以及通过第四透镜部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四群光线从第四透镜部射出,从而实现提升出光角度,以达到高角度配光的发光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公知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示意图;图2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B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3A至图3C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变化态样的示意图;图4A至图4D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复合透镜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发光二极管灯具11、212:发光二极管12:电路板2 :发光装置21 :发光模块 211 :基板2111、2112:表面213:驱动电路22 :复合透镜221 :第一透镜部222 :第二透镜部223 :第三透镜部224:第四透镜部225 :环形容置空间23 :灯罩231 :容置空间24 :底座25:灯头L11 L14 :第一群光线L21 L24 :第二群光线L31 L34 :第三群光线L41 L44 :第四群光线P:微结构S1'S4、S6、S7 :第一表面S2, S5, S8, S9 :第二表面S3 :第二表面S10 :表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參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复合透镜,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首先,请參照图2A及图2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2的示意图及剖面图。发光装置2包括ー发光模块21及ー复合透镜22。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1具有一基板211、八个发光二极管212及ー驱动电路213。在此,基板211可以是ー电路板,且发光二极管212以环状设置的方式安装在基板211的一表面2111上。在应用上,为了减小发光模块21的体积,发光二极管212可以是芯片式发光二极管,当然,发光二极管212亦可以是插脚式(DIP)发光二极管。另外,驱动电路213设置在基板211并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212,较佳地是设置在与发光二极管212相对的另一个表面2112,通过基板211上的布线,驱动电路213将控制发光二极管212点亮与否。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发光模块21具有八个发光二极管212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可依据产品的需求及设计的考虑,使用不同数量的发光二极管。一般而言,本实施例适用于数量是三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此外,本专利技术亦不限制发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再者,复合透镜22设置在发光模块21上方,并包覆发光二极管212。其中,复合透镜22的材质可以是一透光高分子物质,例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lyMethacrylate, PMMA)、聚苯こ烯(Polystyrene, PS)、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苯こ烯(Meth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模块;以及一复合透镜,设置在所述发光模块上方,所述复合透镜包括:一第一透镜部;一第二透镜部,围绕且连接所述第一透镜部;一第三透镜部,围绕且连接所述第二透镜部;以及一第四透镜部,围绕设置在所述第三透镜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一群光线从所述第一透镜部射出,所述第二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二群光线穿过所述第三透镜部并从所述第四透镜部射出,所述第三透镜部以全反射方式,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三群光线从所述第四透镜部射出,所述第四透镜部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一第四群光线从所述第四透镜部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均
申请(专利权)人:辰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