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绒机,包括储绒箱、称重柜、充绒管和可编程控制器;储绒箱配有至少两个称重柜;每个称重柜内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箱;称重箱的总数和储绒箱出绒口的总数相同;每个称重柜配有至少一个充绒管;每个称重柜内称重箱的总数为双数,充绒管的数量为称重箱的总数的一半。本充绒机能进行密闭的全自动充绒,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本充绒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充绒机的储绒箱羽绒输出稳定,进而保证充绒的一致性和充绒的精度;称重箱的称重过程独立、精确和高效;充绒管能对不透气的裁片进行充绒;且多个称重箱交替变换工作状态,由一个充绒管输出,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绒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填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的充绒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羽绒生产大国,但目前羽绒填充的传统生产过程是采用人工填充,操作工人身穿全封闭服装,一人用电子称称重,一人操作裁片,一人填充,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羽绒较轻,稍有空气流动便会到处飞扬,势必造成羽绒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绒机,其能进行密闭的全自动充绒,降低劳动强度,提闻生广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充绒机,包括储绒箱、称重柜、充绒管和可编程控制器;储绒箱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输入箱,下层为输出箱;隔板上设有输送孔,输入箱和输出箱通过输送孔贯通;输送孔配有盖板,盖板配有驱动其闭合和打开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输入箱设有入绒口 ;输入箱在输送孔上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开口向下;输出箱内设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两个搅拌轴平置且高度相同,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杆,输出箱的两个竖直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出绒口,该两个竖直侧壁与搅拌轴平行的,各出绒口位于同一高度;输出箱设有绒面高度感应装置;两个搅拌轴分别配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各出绒口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输绒管;各出绒口分别配有第二输气管,第二输气管开口位于第一输绒管内;储绒箱配有至少两个称重柜;每个称重柜内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箱;称重箱的总数和出绒口的总数相同;称重箱包括固定于称重柜内的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称重传感器上固定有平置的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封闭式箱体,箱体与底板垂直;箱体上部为长方体形,箱体下部为倒四棱台形;箱体上部固定有输入管,箱体底部固定有输出管;第一输绒管和输入管的数量相同,各第一输绒管和输入管分别一一对应,第一输绒管套入对应的输入管,第一输绒管的外周壁与对应输入管的内周壁存在小于等于2mm的间隙;第一输绒管靠近对应输入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硅胶吸盘;第一硅胶吸盘的开口与对应输入管相对,第一硅胶吸盘和对应输入管存在O. 3 O. 5mm的间距;各输出管分别配有第二输绒管,输出管通过第二硅胶吸盘、第三硅胶吸盘与对应的第二输绒管而软连接;输出管与对应的第二输绒管同轴;第二输绒管靠近对应输出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娃胶吸盘,输出管靠近对应输绒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娃胶吸盘;第二娃胶吸盘和第三硅胶吸盘的开口相对,第二硅胶吸盘和第三硅胶吸盘存在间距,间距为O. 3 O. 5mm ;第二输绒管靠近第二娃胶吸盘的一端还设有空气放大器,空气放大器连接有第三输气管;每个称重柜配有至少一个充绒管;每个称重柜内称重箱的总数为双数,充绒管的数量为称重箱的总数的一半;充绒管包括内管,内管套装有外管,内管和外管的对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内管和外管间存在空腔,外管的一端设有若干通孔,外管的另一端设有回流管,通孔和回流管分别和空腔贯通;充绒管的内管通过三通管密闭连接有两个第二输绒管,充绒管的回流管连接至透气性集尘袋;该两个第二输绒管和透气性集尘袋位于同一称重柜内;各输气管连接至高压气体输出装置,各输气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受可 编程控制器控制。优选的,所述输入箱内设有至少一个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杆;搅拌轴配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优选的,所述输入箱顶部设有透气孔,透气孔配有滤网。优选的,所述储绒箱的输入箱和输出箱上分别设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绒面高度感应装置为光电开关。优选的,所述称重箱的箱体上部还设有透气窗,透气窗配有滤网。优选的,所述称重箱的箱体上部的透气窗外配有第四输气管,第四输气管连接至高压气体输出装置,第四输气管上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优选的,所述称重箱输出管与称重箱箱体底部的连接部设有倒角;称重箱箱体下部的斜侧壁与底板间设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充绒管固定在对应的称重柜上。优选的,所述充绒管的外管靠近通孔的端部为锥形。本充绒机的工作原理是由储绒箱提供稳定的羽绒输出,通过称重柜内称重箱的独立和精确的称重,使预定重量的羽绒通过充绒管充入裁片。储绒箱的输出箱内的绒面高度感应装置能感应输出箱内的绒面高度,通过控制盖板的闭合和打开,并通过第一输气管的输送,可以动态地从输入箱向输出箱内补充羽绒,使输出箱内的绒面高度保持相对稳定,亦使输出箱内绒密度保持稳定,进而保证输出箱的羽绒输出稳定。输出箱内设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使两个搅拌轴的转向相反,转速相同,在此情况下就能保证输出箱两个竖直侧壁上出绒口的绒面高度相同,出绒速度也相同,进而保证各工位充绒的一致性和充绒的精度。输入箱顶部设有透气孔,能进一步方便输入箱内羽绒的输入和输出。储绒箱的输入箱和输出箱上分别设有观察窗,观察窗能方便工人对储绒箱内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称重箱箱体上部为长方体形,称重箱箱体下部为倒四棱台形,称重箱箱体的整体形状能方便称重箱快速的填充被称重的羽绒,使进入称重箱的羽绒快速的稳定,加快了称重的速度,当羽绒重量没有达到标准值时,继续填充羽绒时,输入管的气流对称重箱内的羽绒影响小,称重的精度高。称重完成后,出绒快,不易粘连。重箱输出管与称重箱箱体底部的连接部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能防止出现死角,保证出绒的顺畅,也保证输出管的气流平稳,保证出绒的稳定,出绒快,不易粘连。称重箱的箱体上部还设有透气窗,透气窗外配有第四输气管,能进一步方便称重箱内羽绒的输入和输出。重箱箱体下部的斜侧壁与底板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使底板上箱体更稳固,降低气流对箱体侧壁的冲击,使称重更精确。第一娃胶吸盘和输入管存在间距,第一输绒管的外周壁与输入管的内周壁存在间隙,能保证称重时,第一输绒管与称重箱无接触,保证称重的精度。 当需要向称重箱内输入待称重的羽绒时,第一输绒管内产生由第一输绒管向输入管输送的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会使第一硅胶吸盘处产生负压,将第一硅胶吸盘吸附到输入管上,从而使第一输绒管与称重箱的密闭,进而把羽绒吹入称重箱内,保证输入的羽绒不会溢出。称重箱内的羽绒输入完成后,高压气流停止,负压消失,第一硅胶吸盘自身弹性收缩,与称重箱无接触,不影响称重。第二硅胶吸盘和第三硅胶吸盘存在间距,能保证称重时,输出管路与称重箱无接触,保证称重的精度。当需要把称重箱内的羽绒输出时,第二输绒管内(由空气放大器)产生由输出管向第二输绒管输送的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会在第二硅胶吸盘处产生负压,负压会将第三硅胶吸盘吸附到第二硅胶吸盘上,从而使输出管路与称重箱的密闭,进而把称重箱内的羽绒吸走,保证输出的羽绒不会溢出。称重箱内的羽绒输出完成后,高压气流停止,负压消失,第三硅胶吸盘自身弹性收缩,与称重箱无接触,不影响称重。由上可知,称重箱的称重过程是独立和精确的,且称重箱出绒快,不易粘连。充绒时,把充绒管的出绒端和通孔置于裁片内,回流管置于裁片外,把裁片和充绒管密闭连接,羽绒通过充绒管充入裁片,裁片内的空气和用于充绒的气流通过通孔进入内管和外管间的空腔,并通过回流管输出,通孔能防止绝大部分的羽绒溢出,进而保证充绒的精度。溢出的羽绒也能通过回流管的输出端回收,防止羽绒的浪费。充绒管固定在对应的称重柜上,能进一步保证充绒管的稳固,方便工人快速充绒。充绒管的外管靠近通孔的端部为锥形,锥形的端部能方便充绒管伸入裁片,提高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绒箱、称重柜、充绒管和可编程控制器;储绒箱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输入箱,下层为输出箱;隔板上设有输送孔,输入箱和输出箱通过输送孔贯通;输送孔配有盖板,盖板配有驱动其闭合和打开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输入箱设有入绒口;输入箱在输送孔上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开口向下;输出箱内设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两个搅拌轴平置且高度相同,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杆,输出箱的两个竖直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出绒口,该两个竖直侧壁与搅拌轴平行的,各出绒口位于同一高度;输出箱设有绒面高度感应装置;两个搅拌轴分别配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各出绒口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输绒管;各出绒口分别配有第二输气管,第二输气管开口位于第一输绒管内;储绒箱配有至少两个称重柜;每个称重柜内设有至少两个称重箱;称重箱的总数和出绒口的总数相同;称重箱包括固定于称重柜内的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称重传感器上固定有平置的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封闭式箱体,箱体与底板垂直;箱体上部为长方体形,箱体下部为倒四棱台形;箱体上部固定有输入管,箱体底部固定有输出管;第一输绒管和输入管的数量相同,各第一输绒管和输入管分别一一对应,第一输绒管套入对应的输入管,第一输绒管的外周壁与对应输入管的内周壁存在小于等于2mm的间隙;第一输绒管靠近对应输入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硅胶吸盘;第一硅胶吸盘的开口与对应输入管相对,第一硅胶吸盘和对应输入管存在0.3~0.5mm的间距;各输出管分别配有第二输绒管,输出管通过第二硅胶吸盘、第三硅胶吸盘与对应的第二输绒管而软连接;输出管与对应的第二输绒管同轴;第二输绒管靠近对应输出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硅胶吸盘,输出管靠近对应输绒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硅胶吸盘;第二硅胶吸盘和第三硅胶吸盘的开口相对,第二硅胶吸盘和第三硅胶吸盘存在间距,间距为0.3~0.5mm;第二输绒管靠近第二硅胶吸盘的一端还设有空气放大器,空气放大器连接有第三输气管;每个称重柜配有至少一个充绒管;每个称重柜内称重箱的总数为双数,充绒管的数量为称重箱的总数的一半;充绒管包括内管,内管套装有外管,内管和外管的对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内管和外管间存在空腔,外管的一端设有若干通孔,外管的另一端设有回流管,通孔和回流管分别和空腔贯通;充绒管的内管通过三通管密闭连接有两个第二输绒管,充绒管的回流管连接至透气性集尘袋;该两个第二输绒管和透气性集尘袋位于同一称重柜内;各输气管连接至高压气体输出装置,各输气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