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氟化硼的引发体系及用于制备聚异丁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453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氟化硼的引发体系及用于制备聚异丁烯的方法,该引发体系由BF3、质子供体与电子供体组成,质子供体可选自水、甲醇、乙醇、苯酚、邻甲酚、芳香醇或芳香酸化合物,电子供体为含有C3~C10饱和的氧杂环环醚、环胺氮杂环或环硫醚杂环有机化合物。采用该引发体系,可以采用普通釜式反应器,根据需要制备出两种不同分子量系列的、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异丁烯:(1)分子量5×104~1.5×105,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布指数(Mw/Mn)在2.3~3.5之间;(2)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分子量在2.0×105~1.5×106范围,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布指数在2.5~3.5之间。生产工艺简单,可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氟化硼(BF3)的引发体系及用于制备聚异丁烯的方法。具体涉及采用由引发剂、三氟化硼及有机化合物配体组成的引发体系,引发异丁烯在液相中进行阳离子聚合,制备中分子量及高分子量系列的聚异丁烯。
技术介绍
聚异丁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聚合物,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其应用范围也不相同。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其数均分子量(Mn)在500 5000之间,主要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粘虫剂、电器电缆绝缘油等;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重均分子量通常在3 X IO4 I. 5X IO5之间,主要作为密封剂、胶黏剂、口香糖基料、石蜡改性剂、浙青改性剂等;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重均分子量通常大于2X105,主要作为密封材料、胶黏材料、橡胶混合料等。目前,基于BF3引发体 系用于制备聚异丁烯技术比较常见,制备的聚异丁烯产品经过后处理可以达到医用或食用级别(参见化工生产与技术,2008,(02) :15)。现有基于BF3制备聚异丁烯的引发体系,多用于制备低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产物,如在US5286823中公开了以BF3/3 20个碳原子的仲醇和/或2 20个碳原子的叔醚络合催化体系引发异丁烯在-40 +20°C, 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F3的引发体系,其特征在于,由BF3、质子供体及电子供体组成,所述的质子供体为水、甲醇、乙醇、苯酚、邻甲酚、芳香醇或芳香酸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子供体为含有C3~C10饱和的氧杂环环醚、环胺氮杂环或环硫醚杂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BF3与质子供体的摩尔比值为5~200,BF3与电子供体的摩尔比值为0.8~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弦周鹏张来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