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关兴专利>正文

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81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更为合理的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使成圈的铜线在后续工序放线时绝对不夹线,并且可提高铁框的收丝密度。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具有铁框,铁框上方是拉丝机的象鼻管,其特征在于铁框由铁框外圈、铁框内圈、铁框芯轴和定位脚组成,铁框芯轴设在铁框内圈的中心,铁框下部固有定位脚,该定位脚插装于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上,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中心线与象鼻管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铜线拉丝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适用于铜线拉丝机。
技术介绍
铜材经过冶炼成型并轧制,一般到直径8.0mm的规格铜杆,然后从直径8.0mm的铜杆拉拔到直径2.5~3.0mm的铜线,完成铜杆到铜线的拉拔就要依靠拉丝机来完成。而对于直径2.5~3.0mm的铜线要求成圈包装,以供后续拉拔之用。在现有技术中,铜线成圈方式如图1、2所示,铜线1在绕线筒(图中未显示)形成单圈的铜线,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象鼻管2掉在铁框3内,铁框外圈3-1直径大于铜线成圈直径,而铁框芯3-2的外径小于铜线成圈直径,这样单圈铜线在铁框内积少成多,就完成了收线成圈包装。在上述收线过程中,铁框是固定不动的,而由于单圈铜线在往下落的过程中,机器在运转时有振动,这样上一圈线夹到下一圈线的机会很多,所以在铜线后续工序中,放线时夹线的机会也就很多。另外,这种收线方式铁框单位体积内所收成圈铜线的量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更为合理的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使成圈的铜线在后续工序放线时绝对不夹线,并且可提高铁框的收丝密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具有铁框,铁框上方是拉丝机的象鼻管,其特征在于铁框由铁框外圈、铁框内圈、铁框芯轴和定位脚组成,铁框芯轴设在铁框内圈的中心,铁框下部固有定位脚,该定位脚插装于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上,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中心线与象鼻管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所述偏心距离e与单圈铜线直径及铁框内圈直径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D1/2-d/2其中,e为偏心距离;D1为单圈铜线的直径;d为铁框内圈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收线装置将原来固定不动的铁框改为旋转的铁框,且铁框的旋转中心与卸丝机象鼻管的中心线有一个偏心e,这就使得成圈的铜线形成了一个交错叠加的环状,俗称“梅花型”,后一圈始终压着前一圈,所以在后续工序中,放线时不会有夹线的机会;且整个铁框容积内都布满了铜线,所以盘重增大,减少了本工序的换盘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铁框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铁框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铁框3为圆筒形,铁框外圈3-1由若干根垂直的圆杆围成,铁框内圈3-2也是由若干根圆杆构成,内圈中央固有铁框芯轴3-3,本例在铁框下部固定有3个定位脚3-4。铁框上方是卸丝机的象鼻管2(卸丝机的其它部分省略)。本技术的一个特点是所述铁框3是安放在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4之上的,铁框上的3个定位脚3-4插装在回转台上的定位孔中使铁框定位,并使铁框芯轴3-3位于回转台的旋转中心。本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3-3中心线与象鼻管2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e。所述偏心距离e与单圈铜线直径及铁框内圈直径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D1/2-d/2其中,e为偏心距离;D1为单圈铜线的直径;d为铁框内圈的直径。本例中,单圈铜线1直径D1与铁框外圈3-1直径D及铁框内圈3-2直径d之间也存在以下关系D1=D/2+d/2按上述公式成形的梅花形的线圈堆正好布满整个铁框,即铁框的利用率最高。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e的大小使线圈堆略小于铁框外圈的直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铜线在绕线筒上形成单圈铜线1(也叫成品铜线),通过象鼻管2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铁框3,由于铁框是在低速转动的且旋转中心与象鼻管的中心线存在一个偏心e,落下的成品铜线就形成了交错叠加的形式,即后一圈始终压着前一圈。权利要求1.一种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具有铁框(3),铁框上方是拉丝机的象鼻管(2),其特征在于铁框由铁框外圈(3-1)、铁框内圈(3-2)、铁框芯轴(3-3)和定位脚(3-4)组成,铁框芯轴设在铁框内圈的中心,铁框下部固有定位脚(3-4),该定位脚插装于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4)上,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3-3)中心线与象鼻管(2)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距离(e)与单圈铜线直径及铁框内圈直径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D1/2-d/2其中,e为偏心距离;D1为单圈铜线的直径;d为铁框内圈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更为合理的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使成圈的铜线在后续工序放线时绝对不夹线,并且可提高铁框的收丝密度。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具有铁框,铁框上方是拉丝机的象鼻管,其特征在于铁框由铁框外圈、铁框内圈、铁框芯轴和定位脚组成,铁框芯轴设在铁框内圈的中心,铁框下部固有定位脚,该定位脚插装于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上,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中心线与象鼻管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本技术可用于铜线拉丝机。文档编号B21C47/26GK2858089SQ200520015290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袁关兴 申请人:袁关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线收卷交错叠加装置,具有铁框(3),铁框上方是拉丝机的象鼻管(2),其特征在于:铁框由铁框外圈(3-1)、铁框内圈(3-2)、铁框芯轴(3-3)和定位脚(3-4)组成,铁框芯轴设在铁框内圈的中心,铁框下部固有定位脚(3-4),该定位脚插装于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回转台(4)上,回转台的旋转中心也即是铁框芯轴(3-3)中心线与象鼻管(2)的中心线具有一个偏心距离(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关兴
申请(专利权)人:袁关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