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088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泵体,泵体包括泵座、硅胶垫和泵盖,泵座内设有腔体,腔体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所述泵盖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泵盖通过超声焊接线紧密连接与腔体外缘的阶梯处,并与硅胶垫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与泵盖卡扣相配合并紧密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泵座、泵盖和硅胶垫上的结构使得在极限的300PSI的压力下,泵座、硅胶垫以及泵盖也不会出现分离翻盖的现象,使泵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压力密封效果更好,不易渗漏,进一步的保证了患者使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时的治疗效果,也是国际同类产品领先的结构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如现今广泛使用的体内埋置化疗泵是一种埋置皮下,用于局部灌注药物或输送营养的多功能给药装置。经大量的科学研究及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体内埋置植入给药是针对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的最佳选择。该装置植入体内后可反复经皮下定向灌注药物,用于癌症导向性化疗和肿瘤切除后预防复发的定向性局部灌注性化疗。药液经药泵和导管可直接进入既定部位,使病变部位局部药物的浓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和疗效。减轻了化疗的毒副作用。 而在目前的实际使用中,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往往会出现由于泵座、硅胶垫以及泵盖之间的压力密封效果不好而导致的漏气、漏液、翻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的使用效果,也影响了使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的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结构,以使得中国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产品的压力密封效果得到世界性水平的提升,保证临床的使用效果和降低风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以解决原有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压力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座、硅胶垫和泵盖,泵座内设有腔体,腔体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弧形凸块,硅胶垫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下部设有硅胶垫固定扣,硅胶垫通过硅胶垫固定扣与腔体外缘的阶梯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盖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泵盖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泵盖通过超声焊接线紧密连接与腔体外缘的阶梯处并与硅胶垫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与泵盖卡扣相配合并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座尾部设有与腔体相连接的通道,通道内壁为磨砂结构,通道外部设有套管,套管外侧设有与泵座螺纹连接的锁紧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泵座、泵盖和硅胶垫上的新型结构使得在极限的300PSI的压力下,泵座、硅胶垫以及泵盖也不会出现分离翻盖的现象,使泵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压力密封效果更好,不易渗漏,进一步的保证了患者使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时的治疗效果,也是国际同类产品领先的结构设计。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的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的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泵座;11、腔体;2、硅胶垫;21、硅胶垫卡扣;22、硅胶垫固定扣;23、弧形凸块;3、泵盖;31、泵盖卡扣;32、超声焊接线;4、套管;5、锁紧帽;6、导管;61、导管磨砂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优选的, 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埋置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座I、硅胶垫2和泵盖3,泵座I内设有腔体11,腔体11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弧形凸块23,硅胶垫2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21,硅胶垫2下部设有硅胶垫固定扣22,硅胶垫2通过硅胶垫固定扣22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盖3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31,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32,泵盖3通过超声焊接线32紧密连接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处并与硅胶垫2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21与泵盖卡扣31相配合并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座I尾部设有与腔体11相连接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壁为磨砂结构,所述通道外部设有套管4,套管4外侧设有与泵座I螺纹连接的锁紧帽5。具体使用时,通过超声焊接线32将泵盖3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相连接,使泵座I与泵盖3紧密连接,安装硅胶垫2时,将硅胶垫2按下使得其硅胶固定扣22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紧密配合连接,且将硅胶垫卡扣21与泵盖卡扣31紧密配合连接,上下部分的弧形凸块23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硅胶垫的密封和抗压效果。所述导管6末端设有导管磨砂段61,插入导管6时,将导管磨砂段61与腔体11外部的磨砂通道内壁相对应配合,以防止漏液,并将锁紧帽5锁紧,进一步保证泵体的密封效果。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座(I)、硅胶垫(2)和泵盖(3),泵座(I)内设有腔体(11),其特征在于腔体(11)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弧形凸块(23),硅胶垫(2)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21),硅胶垫(2 )下部设有硅胶垫固定扣(22 ),硅胶垫(2 )通过硅胶垫固定扣(22 )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盖(3 )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31),泵盖(3 )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32 ),泵盖(3 )通过超声焊接线(32 )紧密连接与腔体(11)外缘的所述阶梯处并与硅胶垫(2)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21)与泵盖卡扣(31)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座(I)尾部设有与腔体(11)相连接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壁为磨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外部设有套管(4),套管(4)外侧设有与泵座(I)螺纹连接的锁紧帽(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泵体,泵体包括泵座、硅胶垫和泵盖,泵座内设有腔体,腔体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所述泵盖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泵盖通过超声焊接线紧密连接与腔体外缘的阶梯处,并与硅胶垫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与泵盖卡扣相配合并紧密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泵座、泵盖和硅胶垫上的结构使得在极限的300PSI的压力下,泵座、硅胶垫以及泵盖也不会出现分离翻盖的现象,使泵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压力密封效果更好,不易渗漏,进一步的保证了患者使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时的治疗效果,也是国际同类产品领先的结构设计。文档编号A61M31/00GK202554731SQ20122021276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赵晓云 申请人: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体内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座(1)、硅胶垫(2)和泵盖(3),泵座(1)内设有腔体(11),其特征在于:腔体(11)外缘设有阶梯;所述硅胶垫(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弧形凸块(23),硅胶垫(2)外侧边缘上部设有硅胶垫卡扣(21),硅胶垫(2)下部设有硅胶垫固定扣(22),硅胶垫(2)通过硅胶垫固定扣(22)与腔体(11)外缘的阶梯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盖(3)内侧边缘下部设有泵盖卡扣(31),泵盖(3)外侧边缘下部设有超声焊接线(32),泵盖(3)通过超声焊接线(32)紧密连接与腔体(11)外缘的所述阶梯处并与硅胶垫(2)外侧过盈配合接触,所述硅胶垫卡扣(21)与泵盖卡扣(31)紧密配合连接;所述泵座(1)尾部设有与腔体(11)相连接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