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52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包括聚砜材料泵体,泵体上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泵体的右侧配合连接有接头套管,泵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的右侧设有锁紧内套,锁紧内套套设有钢针,钢针沿轴向设有通孔,钢针一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钢针另一端穿过接头套管连接有聚氨酯材料导管。药袋的镇痛药液经泵体和导管直接进入鞘内治疗,此种给药治疗效果相当于仅用口服吗啡1/300的药量或静脉注射吗啡1/100的药量,即可达到与口服或静脉注射吗啡相同的镇痛效果,镇痛作用时间更长,提高了药物对作用点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轻了用药量大对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和损伤,治疗因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可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Subarachnoid epidural spinal canal drug deliv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barachnoid epidural spinal drug delivery device, comprising a polysulfone material pump body,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al silicone puncture diaphragm pump on the right side is matched with a sleeve,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vity are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ocking inner sleeve, a locking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The needle hole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needl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avity,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needl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polyurethane catheter. Analgesic liquid medicine bag through the pump body and the catheter directly into the intrathecal therapy,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the only oral morphine dose of 1/300 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orphine dose of 1/100, can be achieved with oral or intravenous morphine analgesia the same analgesic effect,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drug effect on point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reduce side effects and damage to human body caused by a large amount, thus forming a virtuous circle of treatment can prolong the lif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医疗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镇痛泵是近年来麻醉科使用的术后镇痛工具,它能够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及时稳定的浓度,并且可以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传统的镇痛泵阵痛作用时间短,药液对作用点的疗效较小,药液输送到人体的过程不稳定,影响了止痛药液对人体的止痛效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能够提高药物对作用点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用药量大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损伤、延长患者的寿命以及提高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包括聚砜材料泵体,所述聚砜材料泵体上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所述聚砜材料泵体的右侧配合连接有接头套管,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侧设有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及接头套管相配合的锁紧内套,所述锁紧内套套设有钢针,所述钢针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钢针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连,所述钢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套管连接有聚氨酯材料导管,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和聚氨酯材料导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硅胶穿刺隔膜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之间采用热熔铆接的方式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聚砜材料泵体的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接头套管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接头套管通过所述内螺纹及外螺纹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外挂药袋的镇痛药物经泵体和导管可直接进入鞘内,仅用口服吗啡1/300的药量(或静脉注射吗啡1/100的药量),即可达到与口服或静脉注射吗啡相同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时间更长,提高了药物对作用点的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轻了用药量大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损伤,相对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提高了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医用硅胶穿刺隔膜采用硅胶,可允许无损伤针穿刺2000次,提高了装置的给药次数和使用寿命;聚砜材料泵体和聚氨酯材料导管采用医用聚砜和聚氨酯材料制成,性能稳定,可长期置留在人体内;本装置便于安装,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牢固稳定,密封效果好;手术所需器械部件整体打包,方便医生置入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流程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管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管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牵管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牵管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泵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检验管路过程的安装结构图。图中:1、聚砜材料泵体;2、医用硅胶穿刺隔膜;4、接头套管;5、钢针;6、聚氨酯材料导管;7、穿刺针;8、皮肤肌肉组织;9、穿刺点;10、低阻力注射器;11、脑脊液止流阀;12、导丝;13、导丝手柄;14、注射器;15、牵引针;16、皮下囊袋;17、绑线;18、聚氨酯材料导管固定锚;19、扳手;20、聚砜材料泵体埋置口缝合线;21、专用输液针;22、止流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包括聚砜材料泵体1,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上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2,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的右侧配合连接有接头套管4,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侧设有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及接头套管4相配合的锁紧内套3,所述锁紧内套3套设有钢针5,所述钢针5上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钢针5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连,所述钢针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套管4连接有聚氨酯材料导管6,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和聚氨酯材料导管6相连通。其中,所述医用硅胶穿刺隔膜2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之间采用热熔铆接的方式密封连接。其中,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的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接头套管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接头套管4通过所述内螺纹及外螺纹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1连接。如图3-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患者侧卧,通过透视设备在患者身上定位穿刺点9并标记,根据聚氨酯材料导管长度在患者身上选择植泵位置并标记(聚砜材料泵体安放位置最好选择底部有骨骼或肌肉支撑的位置,推荐左、右侧肌肋处);T1对穿刺点9和植泵位置处进行消毒和/或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在消毒后进行,消毒完毕后,铺好手术巾,暴露穿刺点9和植泵位置,使用局麻针对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进行局部麻醉;S2使用穿刺针7对准穿刺点9进行穿刺,使穿刺针7进入到预定给药位置,将脑脊液止流阀11连接到穿刺针7的末端,通过透视设备监视聚氨酯材料导管6前端,将聚氨酯材料导管6的前端由脑脊液止流阀11及穿刺针7植入到预定给药位置,撤走脑脊液止流阀11及穿刺针7;在本实施例中,穿刺针7为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S3在植泵位置处切置切口,形成皮下囊袋16;用牵引针15对准穿刺点9穿刺,使牵引针15的前端经皮下穿出皮下囊袋16;使牵引针15的末端与聚氨酯材料导管6的末端连接,牵引聚氨酯材料导管6的末端经皮下穿出皮下囊袋16,撤走牵引针15;T2在靠近穿刺点9的聚氨酯材料导管6轨迹附近切置约2cm的切口,露出一段聚氨酯材料导管6,用聚氨酯材料导管固定锚18夹持住聚氨酯材料导管6,并用绑线17系住聚氨酯材料导管6和聚氨酯材料导管固定锚18,使聚氨酯材料导管6不会轻易在聚氨酯材料导管固定锚18内滑动,缝合皮肤与聚氨酯材料导管固定锚18;S4修剪多余长度的聚氨酯材料导管6,使聚氨酯材料导管6末端与聚砜材料泵体1相连,将聚砜材料泵体1安放在皮下囊袋16内,缝合聚砜材料泵体1以及切口;S5用专用输液针21穿刺皮肤及聚砜材料泵体上的医用硅胶穿刺隔膜,回抽脑脊液,确认管路通畅,安装完成。其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S21使用穿刺针7对准穿刺点9进行穿刺,穿刺一定距离后,撤走穿刺针衬芯,将低阻力注射器10连接到穿刺针7末端,试推低阻力注射器10,当低阻力注射器10的推注阻力消失,则穿刺针7已进入到硬膜外腔;S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砜材料泵体,所述聚砜材料泵体上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所述聚砜材料泵体的右侧配合连接有接头套管,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侧设有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及接头套管相配合的锁紧内套,所述锁紧内套套设有钢针,所述钢针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钢针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接,所述钢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套管连接有聚氨酯材料导管,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和聚氨酯材料导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椎管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砜材料泵体,所述聚砜材料泵体上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所述聚砜材料泵体的右侧配合连接有接头套管,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侧设有与所述聚砜材料泵体及接头套管相配合的锁紧内套,所述锁紧内套套设有钢针,所述钢针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钢针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接,所述钢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套管连接有聚氨酯材料导管,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云吴林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