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分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379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化分波装置,该分波装置包括:一主波导、第一及第二方波导和位于主波导与方波导之间的至少包括一超材料片层的超材料板,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板、阵列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超材料片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一区域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区域内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二区域方向逐渐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化分波装置利用超材料板对电场的响应以及其能够偏折电磁波,实现极化电磁波的分离和正交电场线极化波的合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波通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波极化分离与合并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超材料技术实现电磁波极化分离与合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磁应用领域,常常需要把某一种任意极化的电磁波(例如角度任意的线极化波,某种轴比任意的椭圆极化波)分解为两路正交的线极化波。目前存在一种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正交线极化波之间的分离或者合并,该技术是利用圆波导,在该圆波导上面街上两个垂直的同轴线,再利用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实现两个正交线极化波之间的分离或者合并。专利申请号为CN87215865. 9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毫米波极化分离器,该极化分离器是由一个圆形主波导,两个匹配调节器,两个耦合窗口,两个隔离栅网组为一体,两匹配调节器、两隔离栅网位置为90°正交,通过极化分离器实现电磁波的极化分离。以上技术方案中 的极化分离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的空间较大。超材料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基板表面上或嵌入在基板内部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构成的。人造微结构是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每个人造微结构及其附着的部分基板构成一个超材料单元,整个超材料即是由数十万、百万甚至上亿的这样的超材料单元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化分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分波装置包括:一主波导,可传播任意极化的电磁波;第一、第二方波导,处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主波导开口朝向相同,分别传播具有第一电场方向的线极化波及具有与第一电场方向正交的第二电场方向的线极化波;以及,位于所述主波导与所述第一、第二方波导之间的由至少一超材料片层构成的超材料板,所述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板、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每个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场方向平行,每个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所述第二电场方向平行,所述超材料片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徐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