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部件、文稿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088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光部件、文稿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该导光部件能够在设有支持部而受到光源基板支持的情况下,防止射向文稿照射区域的光发生光量分布偏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光部件(70)受发光二极管基板支持,在该基板上沿着主扫描方向排设多个发光二极管,导光部件(70)将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引导到文稿照射区域上,其中具备位于光发射方向前方的导光体(71)、以及与该导光体一体形成并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持部(72b),导光体(71)上具有支持部(72b)形成的支持部形成区域(71c)、以及在主扫描方向上与该支持部形成区域相邻的光透过区域(72d),该两个区域在X方向上具有相同宽度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部件、文稿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将光源发射的光束引导照射到文稿上的照射区域的导光部件、利用该导光部件照射文稿的文稿照明装置、具备该文稿照明装置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装置中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不断要求传真机、复印机以及多功能复合机等搭载的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光源进一步提高启动速度、节能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对此,上述各种装置搭载的文稿读取装置采用点光源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以满足上述要求。 但是,发光二极管虽然被称为点光源,其依然具有微小的发光面。如果仅以该发光二极管构成点光源,不但会发生光量下降的问题,而且难以在副扫描方向获得均匀分布的照射度。为此,在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文稿照明装置的光源时,通常使用导光部件来引导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而在黑白、彩色、MFP等数字复印机、通用扫描仪等需要高画质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模拟复印机等中,也有必要优化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以及导光部件,提高光的会聚效率,获得均匀分布的照射度。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8-3503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采用导光部件的文稿读取装置,该装置具备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受到发光二极管基板支持并将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引导到文稿的照射区域上的导光体。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排列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一致。而且,该导光体与作为支持部的结合突起一体形成,该结合突起用于将导光体固定在发光二极管基板上使导光体受到发光二极管支持。导光体上沿着主扫描方向形成多个结合突起。为此,导光体通过结合突起被固定在发光二极管基板上受到该发光二极管的支持。但是,专利文献I公开的文稿照明装置中的导光体因在主扫描方向上形成多个结合突起,为此在形成结合突起的部位,从发光二极管发射后入射导光体的一部分光无法通过结合突起内部射向文稿上的照射区域,而在未形成结合突起的部位,入射导光体的所有光则内部反射即全反射后射向文稿上的照射区域。由此造成形成结合突起的部位与未形成结合突起的部位之间从导光体射出的光的强度各不相同。换言之,在扫描方向上将出现光强度分布偏差。由此可知,现有导光体存在从导光体射往文稿的照射区域的光在主扫描方向上光量分布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导部件,该导光部件能够在支持部被固定在光源基板上以接受光源基板支持的情况下,防止照射到文稿的照射区域的光的光量分布发生偏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备该光导部件的文稿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导光部件构成如下,即一种导光部件,受光源基板支持,在该光源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排设多个点光源,该导光部件用于将该点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将要读取的文稿的照射区域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体和多个支持部,该导光体位于点光源发射光的发射方向上的前方,该多个支持部与该导光体一体形成,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导光体受到所述光源基板支持,该导光体上具有所述支持部形成的支持部形成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该支持部形成区域相邻的光透过区域,该光透过区域允许所述点光源发射后入射到所述导光体内部的一部分入射光透过该导光体射向外部,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该支持部形成区域和该光透过区域宽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支持部且该支持部被固定在光源基板上而受该光源基板支持的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能够防止射向文稿照射区域的光的光量分布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具备该导光部件的文稿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读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文稿照明装置中搭载的第一滑架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文稿照明装置中搭载的第一滑架的侧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文稿照明装置中搭载的第一滑架的正视图。图5B是图5A的A-A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文稿照明装置中搭载的第一滑架的分解图。图7A是面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观察到的文稿照明装置的正视图。图7B是图7A的A-A截面图。图8A是面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观察到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的正视图。图8B是发光二极管基板的侧视图。图9A是面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观察到的导光部件的正视图。图9B是图9A的C-C截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部件的部分放大图。图11是从下向上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部件的仰视图。图12A是导光部件部分放大图。图12B是导光部件的部分放大侧视图,其中省略支持部。图1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一部分截面图。图14A至图14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其他导光体的形态的示意图。图15A是没有光透过区域时图9A中的F-F截面图。图15B是没有光透过区域时图9A中的G-G截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内位于图9A的F-F截面上的光的反射以及透射的状态示意图。图17A是面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观察到的盖部件的正视图。图17B是图17A中的D-D截面图。标记的说明I复印机(成像装置),4图像读取部(图像读取单元),5成像部(成像单元),28摄像部(读取单元),50文稿照明装置,60发光二极管基板,61发光二极管,70导光部件,71导光体,71c支持部形成区域,71d光透过区域,71e内部反射区域,72导光体支持片,72b支持部,100入射光,E照射区域,L射出方向,W宽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I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具备文稿照明装置的成像装置的一例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图显示的实施方式为将成像装置应用于电子照相方式复印机I。复印机通常为采用静电制像方法形成图像的全彩色复印机或者黑白图像复印机等不同类型。复印机采用的制像方 法,除了电子照相方式以外,例如还有喷墨等其他方式。如图I所示,复印机I包括自动文稿输送装置(以下简单称之为ADF) 2、供纸部3、图像读取部4以及成像部5。ADF2具备作为文稿载置台的文稿盘11以及包括各种辊等部件的输送部13。ADF2中用输送部13将放置在文稿盘11上的文稿送往狭缝玻璃7,图象读取部4隔着该狭缝玻璃7读取文稿,结束读取后该文稿通过狭缝玻璃7并被排出到排纸盘12上。该ADF2被安装为可利用未图示开闭机构在图像读取部4上开闭。供纸部3包括以下部件,供纸盒3a、3b,其中放置不同大小的记录纸;供纸装置21、22,可分别捡拾被置于供纸盒3a、3b中的记录纸P用于来进行供纸;输送装置23,其中包括各种辊,用于将供纸装置21、22提供的记录纸P送往成像部5中的规定成像位置。图像读取部4具备搭载光源和反射镜部件的第一滑架25、搭载反射镜部件的第二滑架26、成像透镜7以及作为读取装置的摄像部28。图像读取部4在读取ADF2输送的文稿时,让第一滑架25和第二滑架26移动到狭缝玻璃7的正下方,即图I中以H表示的位置上后停止。而后第一滑架25搭载的光源照射正在通过窄条玻璃上的文稿,该文稿反射的光受到第一滑架25和第二滑架26中的反射镜部件的反射,该反射光通过成像透镜27成像,摄像部28读取该成像图像。另一方面,在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部件,受光源基板支持,在该光源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排设多个点光源,该导光部件用于将该点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将要读取的文稿的照射区域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体和多个支持部,该导光体位于点光源发射光的发射方向上的前方,该多个支持部与该导光体一体形成,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导光体受到所述光源基板支持,该导光体上具有所述支持部形成的支持部形成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该支持部形成区域相邻的光透过区域,该光透过区域允许所述点光源发射后入射到所述导光体内部的一部分入射光透过该导光体射向外部,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该支持部形成区域和该光透过区域宽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雅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