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003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清扫保洁效果好,动力消耗小,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其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垃圾装机箱,车体下方设置有垃圾清扫装置,垃圾清扫装置与垃圾装机箱之间设置有垃圾传输装置;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包括与清扫动力装置连接的清扫辊,还包括设置在清扫辊底端至垃圾清扫装置出口之间的垃圾传输板;所述的垃圾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体,传输箱体内设置有上辊、下辊,上辊和下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有多个刮板,上辊和下辊中的至少一个与垃圾传输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出口与垃圾传输装置入口连接,垃圾传输装置出口与垃圾装机箱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洁装备,具体涉及一种环境保洁清扫车。
技术介绍
环境保洁清扫车可以替代人工进行环境保洁,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保洁、小区保洁等领域。现有的环境保洁清扫车采用真空负压原理,通过抽真空装置在车体底部形成局部负压,将地面垃圾虹吸至车内。其缺点在于动力消耗过大,结构复杂,易产生故障,维修不便,使用成本高,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清扫保洁效果好,动力消耗小,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垃圾装机箱,车体下方设置有垃圾清扫装置,垃圾清扫装置与垃圾装机箱之间设置有垃圾传输装置; 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包括与清扫动力装置连接的清扫辊,还包括设置在清扫辊底端至垃圾清扫装置出口之间的垃圾传输板; 所述的垃圾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箱体,传输箱体内设置有上辊、下辊,上辊和下辊之间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有多个刮板,上辊和下辊中的至少一个与垃圾传输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出口与垃圾传输装置入口连接,垃圾传输装置出口与垃圾装机箱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在行驶过程中,垃圾清扫装置实现对地面的清扫,采集的垃圾经垃圾传输装置输送至垃圾装机箱。由于垃圾清扫装置设置在车体下方,清扫辊能够较好地与地面接触,清扫彻底,保洁效果好;能量损失小,整车动力消耗低;清扫辊、传动带、刮板等易损件更换方便,维护简单。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垃圾传输板末端下方与垃圾清扫装置出口之间设置有与清扫动力装置连接的绞轮刷。该结构使得垃圾更加顺畅地经垃圾清扫装置出口输送至垃圾传输装置入口,提高了清洁效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垃圾清扫装置一端通过轴连接在车体上,另一端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连接在车体上。此种结构有两个作用一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可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将垃圾清扫装置提起,从而不与地面接触,减少不必要消耗;二是在清扫辊出现磨损的情况下,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的调节,可以对垃圾清扫装置的工作位置进行微调,从而提高保洁效果,延长清扫辊使用寿命。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垃圾传输装置设置在车头与垃圾清扫装置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后,清扫辊运动方向与车轮运动方向相反,地面垃圾相对受力较大,提高保洁效果。同时此种结构也便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结构布局合理,使得整车结构紧凑。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车体上设置有水箱,车头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与水箱连接的喷淋装置。保洁过程中可以喷水,降低扬尘,提高保洁效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传动带与刮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此种结构提高了垃圾传输效率,有利于降低动力消耗。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在垃圾传输装置入口的对侧的传输箱体下端设置有与刮板匹配的过渡圆角。此种结构使得传输箱体内没有死角,便于通过刮板更好地传输垃圾。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垃圾装机箱与车体之间设置有装机箱升降装置。此种结构方便垃圾装机箱进行垃圾倾卸。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车体的前方设置有两个清扫刷。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工作时,清扫刷采用对称方向旋转,将路面垃圾集中到车体底部中间位置,方便垃圾清扫装置清扫,提高了保洁效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清扫刷上设置有清扫刷升降装置。车辆在正常行走时,清扫刷可以提升,减少不必要损耗;在清扫刷磨损时,可以通过清扫刷升降装置微调高度,充分延长清扫刷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的示意 图2是图I沿A-A线的剖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的垃圾清扫装置部分的主视 图4是图3沿B-B线的剖视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的垃圾传输装置部分的主视 图6是图5沿C-C线的剖视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的清扫刷升降装置部分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I至图7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包括车体I,车体I上设置有垃圾装机箱4,车体I下方设置有垃圾清扫装置3,垃圾清扫装置3与垃圾装机箱4之间设置有垃圾传输装置7。如图3、图4可见,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3包括与清扫动力装置31连接的清扫辊35,还包括设置在清扫辊35底端至垃圾清扫装置出口 311之间的垃圾传输板36。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动力消耗较小,因此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各动力装置使用电机。其自身不产生尾气、噪音等污染,经济环保。电池配置在车体I上,通过导线与各动力装置连接。如图3、图4可见,清扫动力装置31上设置清扫装置主动链轮32,清扫辊35的轴上设置清扫装置从动链轮34,两者之间通过清扫装置链条33连接。如图5、图6可见,所述的垃圾传输装置7包括传输箱体71,传输箱体71内设置有上辊710、下辊77,上辊710、下辊77通过轴承连接在传输箱体71上,上辊710和下辊77之间设置有传动带79,传动带79上设置有多个刮板78,上辊710和下辊77中的至少一个与垃圾传输动力装置73连接。垃圾传输动力装置73驱动传动带79沿上辊710、下辊77循环滚动,多个刮板78采用挖掘的方式,将垃圾传输装置入口 76处的垃圾集中于传动带79上,在刮板78承托下传输。本实施例中,垃圾传输动力装置73使用电机,上辊710通过链条与垃圾传输动力装置73连接。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 出口 311与垃圾传输装置入口 76连接,垃圾传输装置出口 72与垃圾装机箱4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在行驶过程中,垃圾清扫装置3实现对地面的清扫,采集的垃圾经垃圾传输装置7输送至垃圾装机箱4。具体而言,清扫辊35对地面进行清扫,通过垃圾传输板36经垃圾传输到垃圾清扫装置出口 311,再进入垃圾传输装置入口 76,通过循环的传动带79传输至垃圾传输装置出口 72,再进入垃圾装机箱4集中。由于垃圾清扫装置3设置在车体I下方,清扫辊35能够较好地与地面接触,清扫彻底,保洁效果好。如图I、图2、图3、图4可见,进一步的,垃圾传输板36末端下方与垃圾清扫装置出口 311之间设置有与清扫动力装置31连接的绞轮刷37。具体而言,绞轮刷37轴的末端设置有绞轮刷链轮310,清扫辊35的轴的末端对应的设置有辊刷链轮39,绞轮刷链轮310与辊刷链轮39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清扫辊35转动的同时,带动绞轮刷37转动。垃圾在从垃圾传输板36进入垃圾传输装置入口 76时,在绞轮刷37带动下,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如图I、图2、图3可见垃圾清扫装置3 —端通过轴连接在车体I上,另一端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38连接在车体I上。此种结构有两个作用一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可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38将垃圾清扫装置3提起,从而不与地面接触,减少不必要消耗;二是在清扫辊35出现磨损的情况下,通过清扫辊升降装置38的调节,可以对垃圾清扫装置3的工作位置进行微调,从而提高保洁效果,延长清扫辊35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其垃圾清扫装置3可以设置在车头与垃圾传输装置7之间,此时只要对垃圾传输装置出口 72的方向做简单调整,垃圾传输装置入口 76与垃圾传输装置出口 72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全自动清扫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置有垃圾装机箱(4),其特征在于:车体(1)下方设置有垃圾清扫装置(3),垃圾清扫装置(3)与垃圾装机箱(4)之间设置有垃圾传输装置(7);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3)包括与清扫动力装置(31)连接的清扫辊(35),还包括设置在清扫辊(35)底端至垃圾清扫装置出口(311)之间的垃圾传输板(36);所述的垃圾传输装置(7)包括传输箱体(71),传输箱体(71)内设置有上辊(710)、下辊(77),上辊(710)和下辊(77)之间设置有传动带(79),传动带(79)上设置有多个刮板(78),上辊(710)和下辊(77)中的至少一个与垃圾传输动力装置(73)连接;所述的垃圾清扫装置出口(311)与垃圾传输装置入口(76)连接,垃圾传输装置出口(72)与垃圾装机箱(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胡记夏先锋胡志恒余文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欣雨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