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翰宇专利>正文

花型转移到纤维织物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97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的印花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花型转移到纤维织物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移层涂印处理:将制得的涂层胶通过凹版印刷机或涂布机涂印到薄膜或纸上,使薄膜或纸的表面形成一层转移层,烘干,接着用染料墨水对转移层表面进行印刷,制成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2)纤维织物的上浆处理:纤维织物表面涂覆转移印花固色浆料;(3)花型转印:(4)蒸化固色:转印后剥离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再将纤维织物烘干并蒸化固色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染料墨水在薄膜上无法直接印刷和纸上染料转移率不高的难题,还有是转移层、染料和薄膜及做好隔离层的纸不产生亲和力,染料能转移98%以上,极大改善了印花的转移率、得色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的印花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印花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蒸气和热能,能耗也日益加剧。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能耗,很多国家多在研究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印花新工艺,这就产生了升华热转移印花工艺,最初的热转移印花只有印在化纤纺织品上,不能对天然纤维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热转移印花,随着印花工艺的改进,一种用于天然纤维织物上冷转移印花方法的出现,但也不是很理想。专利号ZL200410041034. I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工艺,包括纸张涂隔离剂,水溶性活性染料印花,面料轧碱液之后与印花纸同时通过轧车,纸上的染料游离出来并渗入面料纤维内 部而着色。该工艺的缺点是染料与纸张及隔离剂有一定亲和力,转移率不高导致印花颜色不够鲜艳,深色颜色不深,需要很大压力的专用转移印花设备,原有的热转移印花设备无法使用,需投入巨资购买专用设备,会造成企业投资风险。又如,专利号为ZL20071002532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及锦纶湿法转移印花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选用酸性染料油墨或活性染料油墨;2.印刷用选用的油墨通过花辊对PET薄膜或BOPP膜表面进行印花,制成转移印花薄膜;3.转印将天然纤维织物及锦纶通过浸溃液,再使印花薄膜与所印面料同时经过轧车加压;4.烘干对转印结束的面料烘干,陪烘固色。此印花方法的缺点其一是采用的是碱性浸溃液,不适用蛋白质纤维的印花,易造成蛋白质纤维脆化;其二是采用的是高压力专用设备和自制油墨,工艺复杂、投资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企业现有的转移印花设备或市售成熟比较便宜的转移印花设备,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转移率和得色率较高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转移层涂印处理 将制得的涂层胶通过凹版印刷机或涂布机涂印到薄膜或纸上,使薄膜或纸的表面形成一层转移层,烘干,接着用染料墨水对转移层表面进行印刷,制成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 其中,所述的涂层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混合制得 聚乙烯醇10-15%,余量为水; 或者纤维素醚6-12%,余量为水; 或者聚乙烯醇4-10%,淀粉醚4-10%,多糖胶0-6%、纤维素醚0-6%,余量为水, (2)纤维织物的上浆处理纤维织物表面涂覆转移印花固色浆料; (3)花型转印把印刷好花型的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贴合在已上好浆料的纤维织物上,放入平板转移印花机加压转印完成印花, 或者把印刷好花型的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通过滚筒式转移印花机加压转印完成印花; (4)蒸化固色转印后剥离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再将纤维织物烘干并蒸化固色即可。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转移层涂层胶对薄膜和涂淋好隔离层的纸做涂层处理后,用染料墨水印刷成印花膜或印花纸,然后对上好浆的纤维织物进行转印处理,一方面可解决数码喷绘机无法在直接在薄膜上喷印和纸上染料转移率不高的难题,突破了困扰印花行业多年的技术瓶颈。 作为优选,步骤(I)中,所述的纸表面预先涂淋一层PE或PLA或EVA,形成隔离层,然后将所述的涂层胶涂印到隔离层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移层厚度为5-15 U m。作为优选,所述的印花固色浆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搅拌制得海藻酸钠5%、六偏磷酸钠1%、尿素15%、柠檬酸2%、氯酸钠0. 3%,余量为水;或者海藻酸钠5%、六偏磷酸钠1%、尿素15%、小苏打2%、防染盐S 1%,余量为水。作为优选,所述的多糖胶为种子胶、黄原胶或壳聚糖。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纤维织物烘干的温度为80-160°C,蒸化的温度为102。。。作为优选,步骤(2)中,采用用于定量涂覆转移印花浆料的转移轧车纤维织物表面涂覆转移印花固色浆料,该转移轧车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胶辊,以及与胶辊配合的印花辊,所述的印花辊下方设有浆料槽,印花辊的一侧设置刮刀,刮刀固定在机架上;印花辊的表面分布有若干个用于定量储存转移印花浆料的凹槽。纤维织物的上浆处理,一般采用市售的印花固色浆料丝网刮浆即可。通过带有凹槽的印花辊实现对成匹的纤维织物的准确定量上浆,简单方便,得到转印的花型清晰。现有的转移印花中,布料都是浸没在印花固色浆料中的,然后通过转移轧车的两个胶辊进行挤压,完成上浆过程。但是,这样就无法实现单面布料上浆,且无法控制上浆厚度,造成浪费。本专利技术利用凹板印刷机的原理,用满幅印花辊改制成本专利技术中带有凹槽的印花辊,印花辊下方设置浆料槽,可以用循环泵均匀给浆,也可以手工加浆,带有凹槽的印花辊按印花织物湿度需要雕刻所需深度,浆料槽内盛放所需印花固色浆料,印花辊部分浸在浆料中,要上浆料的匹布从胶辊和印花辊中间通过,加压放下轧车胶辊,印花辊浸在浆料中转动,用刮刀刮下多余的糊料,经位于上方的胶辊加压后定量给浆,印花辊把浆料定量、均匀的转移到布匹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印花辊位于胶辊的下方。有利于胶辊对印花辊施压。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在印花辊的表面呈均匀分布。对于转移印花浆料的定量控制更容易实现。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此结构的凹槽容易制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明显优点是 I、不需昂贵的数码印花设备和特制的高压力专用印花设备,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或市售技术比较成熟价格比较便宜的转移印花设备,在同等产量下与数码印花机或高压力专用印花设备比较投资可节省60%以上,为企业减少投资风险。2、关键是解决了染料墨水在薄膜上无法直接印刷和纸上染料转移率不高的难题,还有是转移层、染料和薄膜及做好隔离层的纸不产生亲和力,染料能转移98%以上,极大改善了印花的转移率、得色率,使纺织品色泽浓艳,各项印花指标极佳。3、采用数码喷绘机喷印的花型有极高的分辩率,花型层次清晰,达到相片效果。 4、本工艺操作简单,有极高的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印花效果完全达到进口数码印花机的水平,真正做到了节能创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中转移轧车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带有凹槽的印花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 图中1、机架,2、胶辊,3、印花辊,4、刮刀,5、浆料槽,6、需上浆料的匹布,7、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实施例I 一种花型转移到纤维织物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I、纸涂淋隔离层准备好克重80g、门幅I. 8m的白牛皮纸装上淋膜机,将固态的PE加热至140°C,然后通过挤出机模头,淋到白牛皮纸上,淋膜厚度为15g/m2。2、制备涂层胶根据表I所示的重量配比将各组份混合,用搅拌机搅拌成呈胶体状的涂层胶。制备完成后,室温放置12小时以上备用。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转移层涂印处理 将制得的涂层胶通过凹版印刷机或涂布机涂印到薄膜或纸上,使薄膜或纸的表面形成一层转移层,烘干,接着用染料墨水对转移层表面进行印刷,制成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 其中,所述的涂层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型转移到纤维织物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移层涂印处理:将制得的涂层胶通过凹版印刷机或涂布机涂印到薄膜或纸上,使薄膜或纸的表面形成一层转移层,烘干,接着用染料墨水对转移层表面进行印刷,制成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其中,所述的涂层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混合制得:聚乙烯醇10?15%,余量为水;或者纤维素醚6?12%,余量为水;或者聚乙烯醇4?10%,淀粉醚4?10%,多糖胶0?6%、纤维素醚0?6%,余量为水,(2)纤维织物的上浆处理:纤维织物表面涂覆转移印花固色浆料;(3)花型转印:把印刷好花型的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贴合在已上好浆料的纤维织物上,放入平板转移印花机加压转印完成印花,或者把印刷好花型的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通过滚筒式转移印花机加压转印完成印花;(4)蒸化固色:转印后剥离转移印花膜或转移印花纸,再将纤维织物烘干并蒸化固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翰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翰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