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766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Ⅰ在精炼炉,用高碳锰铁或高碳铬铁调整,连铸前钢中[S]≤0.005%,[N]≤0.018%;Ⅱ过热度20-40℃;浸入水口插入深度100-130mm;拉速0.75-1.15min;二冷比水量0.29-0.32L/Kg;Ⅲ使用M+F-EMS组合电磁搅拌,频率为3-5Hz,M-EMS电流强度400-550A,F-EMS的电流强度分别为:1Cr13电流强度300-400A、2Cr13电流强度450-550A、3Cr13电流强度500-600A、4Cr13电流强度550-650A;Ⅳ结晶器保护渣碱度0.90-1.05,熔点1110-1130℃,粘度(1300℃)0.1-0.13Pa.s;Ⅴ铸成连铸坯。本方法连铸出的矩形连铸坯表面无裂纹、表面凹陷小于1.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lCrl3、2Crl3、3Crl3和4Crl3是马氏体不锈钢中用量较大的几个牌号,由于它们具有较高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等特点,被选为用于制作叶片、紧固件、阀门、轴类和刀具等主要材料。现有不少厂家将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是,这类钢在连铸过程中还存在有许多质量问题,如中心疏松和缩孔等缺陷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方法连铸出的矩形连铸坯表面无裂纹、表面凹陷小于I. Omm ;中心疏松和缩孔缺陷级别不大于O. 5级。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 第一、在精炼炉,钢中含量用高碳锰铁或高碳铬铁调整,控制连铸前钢中和含量,防止铸还偏析。第二、对过热度、拉速、二冷比水量、电磁搅拌参数和浸入水口插入深度合理组合,能解决铸坯表面裂纹、凹陷和中心疏松和缩孔缺陷。第三、控制结晶器保护渣碱度、熔点、粘度三个重要指标也有助于提高铸坯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的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适用的不锈钢钢种是lCrl3、2Crl3、3Crl3和4Crl3,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在精炼炉,钢中含量用高碳锰铁或高碳铬铁调整,连铸前钢中( O. 005%, ( O. 018%。II过热度20-40°C;浸入水口插入深度100-130mm ;拉速O. 75-1. 15min ;二冷比水量 O.29-0. 32L/Kg。III使用M+F-EMS组合电磁搅拌,M-EMS电流强度400-550A,频率为3_5Hz ;F-EMS的频率为3-5Hz,F-EMS的电流强度分钢种不同ICr 13电流强度300_400A、2Crl3电流强度450-550A、3Crl3 电流强度 500_600A、4Crl3 电流强度 550-650A。IV 结晶器保护渣碱度 O. 90-1. 05,熔点 1110-1130°c,粘度(1300。。)O. 1-0. 13Pa.SoV连铸成断面376_529cm2的矩形连铸坯。本专利技术连铸出断面376_529cm2矩形还,表面无裂纹、表面凹陷小于I. Omm,表面质量可实现无修磨;中心疏松和缩孔缺陷级别不大于O. 5级,可作棒材和管坯用料;与模铸相t匕,提高成材率12% -1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在175 X 215mm2四流矩形坯连铸机上进行的,钢种lCrl3,液相线1495°C,成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C 彡 O. 15 ;Si ( I. 00 ;Mn ( I. 00 ;P ( O. 035 ;S ( 0. 030 ;Cr 11. 50-13. 50 ;Ni ^ 0. 60 ; 0. 030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进LF炉,钢液净重83t,渣厚230mm,温度1507 °C,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 0.11; Si 0.43; Mn 0.49; P 0.013; S 0.002; Cr 11. 56 ;Ni 0.06; NO. 0103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在LF精炼炉,加入高碳铬铁(C 7.8%, Cr 67% ) 118Kg,累积送电23min,喂# 13mm硅钙线249m,钢液温度1595°C,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C 0.12; Si 0.46; Mn 0.49; P 0.014; S 0.002; Cr 11.65 ; NiO. 06; N O. 0106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II钢包2个底吹Ar流量分别为112L/min和80L/min,弱搅拌lOmin,出站温度1580°C。大包开浇,精炼结束至大包开浇钢液镇静时间20 min;中包钢液8t时测中包温度15300C ;中包钢液12t时四流依次开浇,加入结晶器保护渣;起步拉速O. 5m/min,2. 5min后拉速升至I. lOmin,二冷比水量O. 31L/Kg ;15t时添加中包覆盖剂160Kg ;浸入水口插入钢液深度120mm ; III铸坯出结晶器2m,开启结晶器电磁搅拌(旋转磁场型、电流强度500A、频率4. 5Hz);铸坯拉到9. 5m开启末端电磁搅拌(旋转磁场型、电流强度350A、频率4. OHz), 15min中包测温 1527。。,拉速 I. 10m/min,二冷比水量 O. 31L/Kg ;25min 中包测温 1526°C,拉速 I. IOm/min,二冷比水量 O. 31L/Kg ;35min 中包测温 1523 °C,拉速 I. 10m/min,二冷比水量 O. 31L/Kg0大包烧完,中包钢液位降至400_时,拉速降至O. 5m/min,进行封顶操作。IV结晶器保护渣碱度I. O、熔点1127。。、粘度(1300。。)0. 13Pa. S,用量42Kg。V连铸成断面为175X215mm2的连铸坯。本实施例生产出的铸坯表面无裂纹,表面最深凹陷O. 4mm,表面不修磨;中心疏松和缩孔级别O. 5级。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175X 215mm2四流矩形坯连铸机上进行的,钢种2Crl3,液相线1493°C,成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C O. 16-0. 25 ;Si ( I. OO ;Mn ( I. OO ;P ( O. 035 ;S ( 0. 030 ; Cr 12. 00-14. OO ;Ni ^ 0. 60 ;N ^ 0. 030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进LF炉,钢液净重85t,渣厚220mm,温度1503 °C,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 O. 20 ; Si O. 45 ; Mn O. 42 ; P O. 015 ; S O. OOl ; Cr 12. 30 ;Ni O. 07 ; NO. Oll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在LF精炼炉,加入高碳锰铁(C 7.0%,Mn 78% ) 125Kg,累积送电22min,喂# 13mm硅钙线255m,钢液温度1590°C,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 O. 21 ; Si O. 48 ; Mn O. 53 ; P O. 015 ; S O. 001 ; Cr 12. 29 ; NiO. 06; N O. 0111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II钢包2个底吹Ar流量分别为110L/min和85L/min,弱搅拌lOmin,出站温度1578°C。大包开浇,精炼结束至大包开浇钢液镇静时间21min ;中包钢液8t时测中包温度15290C ;中包钢液12t时四流依次开浇,加入结晶器保护渣;起步拉速O. 5m/min,2. 5min后拉速升至I. lOmin,二冷比水量O. 31L/Kg ;15t时添加中包覆盖剂160Kg ;浸入水口插入钢液深度115_ ; III铸坯出结晶器2m,开启结晶器电磁搅拌(旋转磁场型、电流强度550A、频率4. 5Hz); 铸坯拉到9. 5m开启末端电磁搅拌(旋转磁场型、电流强度450A、频率4. 5Hz),15min中包测温 1526°C,拉速 I. 10m/min,二冷比水量 O. 31L/Kg ;2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矩形坯连铸的方法,它适用的不锈钢钢种是1Cr13、2Cr13、3Cr13和4Cr13,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Ⅰ?在精炼炉,钢中[C]含量用高碳锰铁或高碳铬铁调整,连铸前钢中[S]≤0.005%,[N]≤0.018%;Ⅱ?过热度20?40℃;浸入水口插入深度100?130mm;拉速0.75?1.15min;二冷比水量0.29?0.32L/Kg;?Ⅲ?使用M+F?EMS组合电磁搅拌,M?EMS电流强度400?550A,频率为3?5Hz;F?EMS的频率为3?5Hz,F?EMS的电流强度分钢种不同:1Cr13电流强度300?400A、2Cr13电流强度450?550A、3Cr13电流强度500?600A、4Cr13电流强度550?650A;Ⅳ?结晶器保护渣碱度0.90?1.05,熔点1110?1130℃,粘度(1300℃)0.1?0.13Pa.s;Ⅴ?连铸成断面376?529cm2的矩形连铸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武刘亮陈景锋谭俊任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