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独调整辊,包括底座、摆臂与辊子,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一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摆臂安装辊子,摆臂可在底座上摆动,根据需要调整摆臂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辊子的高度,辊子高度的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道,尤其与圆棒料、无缝钢管生产中的运输辊道有夫。
技术介绍
传动辊包括辊子,辊子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辊座上,就形成ー个独立的传动辊,多个传动辊按一定间隔组成长距离的辊子排列组合使用,就形成辊道。传动辊中的辊子有的需要减速电机传动,形成具有动カ的主动棍,有的没有动力,是被动親,ー个棍道中可以全部由主动辊组合,也可以包括一部分主动辊,一部分被动辊。使用V型辊子的辊道主要用于传送圆柱形物料,如圆棒料和无缝钢管。圆棒料或者无缝钢管在运送过程中,希望辊道的运输线在同一平面上,即每个辊子的高度一致,如果有个别辊子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影响传送效果。在出现个别辊子过高或者过低吋,目前的调整方法是通过在辊座底下加減垫片调整辊子高度,这种办法既不方便又不准确,效率极其低下,甚至会由于连接螺栓的锈蚀无法进行调整,直接影响了生产;另外拆卸螺栓时必须停止生产,占用时间较长,因此操作过程会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耽误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的单独调整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独调整辊,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ー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ー侧延伸设置有支架;辊子,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进ー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套、调整螺母与调整螺杆,所述调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外侧加工有球窝,所述调整螺母一端为与所述球窝相配的球头,另一端为操作端,所述调整螺杆ー头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下部。进ー步,所述操作端为外四方结构。进ー步,所述调整螺杆ー头为具有外螺纹的杆,另ー头为具有通孔的圆环,所述摆臂下部为两叉臂,所述两叉臂对应位置上加工有通孔,所述圆环设置在所述两叉臂之间,一转销穿过所述两叉臂上的通孔与所述圆环上的通孔,将所述调整螺杆与所述摆臂枢转连接。进ー步,所述支架为两个,所述辊子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歩,所述辊子一端还传动连接有一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摆臂安装辊子,摆臂可在底座上摆动,根据需要调整摆臂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辊子的高度,辊子高度的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可节约人力物力与生产时间,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単独调整辊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単独调整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单独调整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I-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I、摆臂2与辊子3。底座I包括座体11、底板12与纵板13,座体11通过底板12固定放置在地面上,上部用以安装摆臂2,纵板13固定安装在底板12上,用以安装调整机构4。摆臂2包括一体的转轴21、叉臂22与支架23。转轴21位于摆臂2上部,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I上部的轴承座5上。叉臂22连接在转轴21下部,为两个,两个叉臂22共同形成一叉槽,两叉臂22的底部对应位置加工有通孔。支架23连接在转轴21的ー侧,共有两个,两个支架23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安装轴承的孔。叉臂22通过调整机构4安装在底座I的纵板13上,且位置可调整。调整机构4包括调整套41、调整螺母42与调整螺杆43。调整套41通过纵板13上的孔固定安装在底座I的纵板13上,调整套41内部为一通孔,通孔靠近叉臂22的ー侧为锥形孔411,另ー侧为ー球窝412。调整螺母42 —端为与球窝412相配的球头421,另一端为操作端422,操作端422为外四方结构,以便于操作。调整螺杆43 —头为具有外螺纹的杆部431,另ー头为具有通孔的圆环部432,圆环部432设置在叉槽中,ー转销穿过两叉臂22的底部对应位置的通孔与圆环上的通孔,将调整螺杆43与摆臂2枢转连接。调整螺杆43另ー头配合连接调整螺母42,可通过旋转调整螺母42,来改变调整螺杆43的位置。辊子3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架23上,且转动面高于摆臂2的转轴21。辊子3 —端连接有减速电机6,以形成具有动カ的主动辊,当然也可以不安装电机,以作为被动棍。在实际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扳手等工具操作调整螺母42的操作端422,通过调整螺母42与调整螺杆43的配合,使得调整螺杆43相对拉出或缩回,由于调整螺杆43枢转连接摆臂2的叉臂22,因此调整螺杆43在拉出或缩回时,角度也会发生变化,此时调整螺母42通过球头421与球窝412的配合,相对调整套41转动,以适应调整螺杆43角度的变化,摆臂2在调整螺杆43带动下绕转轴21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支架23相对转轴21的轴线转动,由于辊子3安装在支架23上,因此高度在该过程中发生变化,实现了辊子3高度的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摆臂2安装辊子3,摆臂2可在底座I上摆动,根据需要调整摆臂2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辊子3的高度,辊子3高度的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可节约人力物力与生产时间,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掲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 离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掲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摆臂,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一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 辊子,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套、调整螺母与调整螺杆,所述调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外侧加工有球窝,所述调整螺母一端为与所述球窝相配的球头,另一端为操作端,所述调整螺杆一头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下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为外四方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杆一头为具有外螺纹的杆,另一头为具有通孔的圆环,所述摆臂下部为两叉臂,所述两叉臂对应位置上加工有通孔,所述圆环设置在所述两叉臂之间,一转销穿过所述两叉臂上的通孔与所述圆环上的通孔,将所述调整螺杆与所述摆臂枢转连接。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两个,所述辊子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一端还传动连接有一电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独调整辊,包括底座、摆臂与辊子,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一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摆臂安装辊子,摆臂可在底座上摆动,根据需要调整摆臂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辊子的高度,辊子高度的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文档编号B65G13/06GK102795446SQ20121031708公开日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独调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一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辊子,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夫,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