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714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其外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工作时,手动或者自动将毛细管伸入并穿过绕模钩内,然后驱动电机运行,电机运行时带动联轴器转动,联轴器带动缠绕模转动,由于毛细管一端固定在绕模钩内,另一端相对自由,在电机带动下,可迅速完成毛细管的缠绕工作。由于上述缠绕过程中代替了手动缠绕,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电机缠绕与手动缠绕相比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凡内径很细的管子叫“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等于或小于2毫米的细管,因管径有的细如毛发故称毛细管。毛细管一般被用于IOkW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毛细管由紫铜管制成,长度f6m,内径为0. 5 2_,通过长度和管径的多种组合可使其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不同制冷量的制冷剂装置要求,但毛细管被选定和安装后,便不能随负荷变化而变化,为使制冷装置在绝大多数时间下高效率运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工况是及其重要的。一直以来毛细管绕制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绕制,由毛细管下料机按规格完成下 料,在通过人工运输到备料班绕制工作台。让操作工进行绕制,通过对员工的了解,其反映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且产量跟不上。尤为以绕制4. 5圈的毛细管较突出。经过对员工的工作统计和分析以绕制4. 5圈毛细管为例,一个操作熟练的员工的平均速度在10 13个/分钟;在绕出的产品质量上很难保证毛细管的密度和角度的一致性。为此,如何研究出一种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的毛细管缠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毛细管缠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其电机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波冯小平孙亮沈雁飞吴伟朱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