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18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头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插头,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壳体及同轴转动套设于插头壳体上的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于前端设有内螺纹且与插头壳体在轴向上防脱配合,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设有挡柱,所述挡柱的一端装配至插头壳体上,另一端沿插头壳体的径向发散延伸,连接螺帽内于所述挡柱的后方沿轴向活动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与连接螺帽止旋配合且于前侧面上设有V形或截头V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立壁中在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大于另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防松垫圈的后侧与连接螺帽之间顶装有波纹弹簧;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插头在用于振动环境中时其连接螺帽容易松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尤其是一种插头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器组件,不论是光连接器、电连接器或是混装连接器,大都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使用时,将所述插座固定装配于对应的安装面板上,将所述插头连接于对应的导线上,通过把持插头与插座插合或分离来实现电路或光路的导通或断开。现有的插头均包括插头壳体,插座均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壳体上同轴转动套设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 沿轴向与所述插头壳体防脱配合,插座壳体上设有对应的外螺纹段,当插头与插座插接时,首先将插头沿轴向推入插座以导通对应的接触件,然后,通过所述连接螺帽及外螺纹段将插头与插座锁定。但是,由于所述连接螺帽是转动装配于所述插头壳体上的,用于保持二者之间的相对静止的保持力有限,具体地说,即在一些振动场合,连接螺帽松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则直接降低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接触可靠性,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壳体组件,以解决现有的连接器插头在用于振动环境中时其连接螺帽容易松动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插头壳体组件的插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壳体及同轴转动套设于插头壳体上的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于前端设有内螺纹且与插头壳体在轴向上防脱配合,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设有挡柱,所述挡柱的一端装配至插头壳体上,另一端沿插头壳体的径向发散延伸,连接螺帽内于所述挡柱的后方沿轴向活动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与连接螺帽止旋配合且于前侧面上设有V形或截头V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立壁中在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大于另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防松垫圈的后侧与连接螺帽之间顶装有波纹弹簧。所述挡柱绕其各自的轴线与所述插头壳体转动配合。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外翻沿并于其外翻沿的后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挡柱对应的凹槽,所述挡柱设于对应的凹槽内且挡柱的后侧面向后凸出于所述外翻沿的后侧面。所述插头壳体上套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座的壳体电性接触的接地簧圈。本技术的插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同轴转动套设于插头壳体上的连接螺帽及通过绝缘体装配于所述插头壳体内的接触件,所述连接螺帽于前端设有内螺纹且与插头壳体在轴向上防脱配合,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设有挡柱,所述挡柱的一端装配至插头壳体上,另一端沿插头壳体的径向发散延伸,连接螺帽内于所述挡柱的后方沿轴向活动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与连接螺帽止旋配合且于前侧面上设有V形或截头V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立壁中在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大于另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防松垫圈的后侧与连接螺帽之间顶装有波纹弹簧。所述挡柱绕其各自的轴线与所述插头壳体转动配合。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外翻沿并于其外翻沿的后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挡柱对应的凹槽,所述挡柱设于对应的凹槽内且挡柱的后侧面向后凸出于所述外翻沿的后侧面。所述插头壳体上套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座的壳体电性接触的接地簧圈。由于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在其插头壳体上设有挡柱,所述连接螺帽内沿轴向活动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与连接螺帽止旋配合且其前侧面上设有卡槽,防松垫圈的后侧与连接螺帽之间顶装有波纹弹簧,因此,在插头与插座连接后,即所述连接螺帽与插座旋紧后,可使所述挡柱与对应的卡槽配合来达到防松目的,具体地说,即由于卡槽的两立壁的内壁面中在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斜度大于另一个的斜度,这 使得挡柱的两侧的阻力不等,连接螺帽旋进时的阻力小于旋出时的阻力,因此,当处于振动环境中时,防松垫圈相对于钢柱产生沿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转动的趋势,即连接螺帽产生相对于对应的插座旋进的趋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连接螺帽在震动环境中的松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插头在用于振动环境中时其连接螺帽容易松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的实施例I去掉连接螺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的防松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I中的防松垫圈的立体图;图8是图I中的连接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插头的实施例I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的实施例I去掉连接螺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的防松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图15是图13的俯视图;图16是图11中的防松垫圈的立体图;图17是图11中的连接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插头壳体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1-8所示,具有插头壳体1,插头壳体I的两端之间设有外翻沿1-1并与其外翻沿1-1的后方处设有挡柱2,本实施例中,挡柱2有三个,三个挡柱2均布于插头壳体I的周向上且绕其各自轴线与插头壳体I转动配合,各挡柱2均呈圆柱形且沿插头壳体I的径向向外发散延伸,插头壳体I的外翻沿的后侧面上设有与挡柱2—一对应的凹槽,各挡柱2嵌入对应的凹槽且其后侧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I的外翻沿的后侧面;插头壳体I上转动套设有连接螺帽3,连接螺帽3的前端设有内螺纹,该处的内螺纹用于与对应的插座的壳体上的外螺纹螺接,连接螺帽3内的螺纹采用三曲槽形式,连接螺帽3的前后端之间具有通孔,该通孔为阶梯孔,其大径段位于后端且与小径段之间形成一面向后方的台阶面,该台阶面与插头壳体I的外翻沿1-1的前侧面挡止配合,从而可防止连接螺帽3从插头壳体I的后端脱出插头壳体1,连接螺帽3内于插头壳体I的外翻沿的后方从前向后依次设有防松垫圈4、波纹弹簧5、挡圈6及卡簧7,其中挡圈6被卡簧7限制于连接螺帽3内且通过前侧与设于插头壳体I的外壁面上的台阶面挡止配合,从而可防止连接螺帽3从插头壳体I的前端脱出插头壳体1,至此挡圈6和连接螺帽3内的台阶面实现了连接螺帽3与插头壳体I之间的防脱配合,波纹弹簧5顶装于挡圈6和防松垫圈4之间;防松垫圈4的外周面上设有止旋凸块4-1,连接螺帽3的内壁面上设有与各止旋凸块4-1——对应的止旋槽3-1,防松垫圈4通过所述止旋凸块4-1和止旋槽3-1与连接螺帽3止旋配合并在轴向上与连接螺帽3导向活动配合,防松垫圈4的前侧面上设有卡槽4-2,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2有三个且与三个挡柱2——对应,各卡槽4-2均呈V形,卡槽4-2的两立壁中在连接螺帽3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大于另一个 的内壁面的斜度,在波纹弹簧5的作用下,各挡柱2分别卡设于与之对应的卡槽内,旋动连接螺帽3时,防松垫圈4随连接螺帽3相对于插头壳体I转动,但是由于防松垫圈4上的各卡槽的两槽壁的内壁面斜度不等,因此挡柱2在连接螺帽3旋进时对防松垫圈4的阻力小于其在连接螺帽3旋出时对防松垫圈4的阻力,从而使得连接螺帽3在振动环境中产生旋进的趋势,实现了连接螺帽3的防松;另外,由于挡圈6的与插头壳体I的外翻沿之间的距离确定,因此当旋动连接螺帽3并带动防松垫圈4转动时,波纹弹簧5的最大压缩量仅为挡柱在防松垫圈4的卡槽内的嵌入深度,从而可设定波纹弹簧5的压缩量,避免其受压过渡而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壳体及同轴转动套设于插头壳体上的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于前端设有内螺纹且与插头壳体在轴向上防脱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设有挡柱,所述挡柱的一端装配至插头壳体上,另一端沿插头壳体的径向发散延伸,连接螺帽内于所述挡柱的后方沿轴向活动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与连接螺帽止旋配合且于前侧面上设有V形或截头V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立壁中在连接螺帽的旋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大于另一个的内壁面的斜度;防松垫圈的后侧与连接螺帽之间顶装有波纹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鸿周国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