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074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20)和连接在外导风板(20)内侧内导风板(10),内导风板(10)包括多个沿外导风板(20)延伸方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导风板在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空调器导风板的外形与凝露等特性,导风板的结构采用了内外两层的结构,连接时采用粘贴或者焊接技术,导风板内部中空,可以隔热,具有较好的导风特性。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导风板在制热状态下产生内凹变形和在制冷状态下产生外凸变形,致使空调器外观严重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导风板在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和连接在外导风板内侧的内导风板,内导风板包括多个沿外导风板延伸方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进一步地,每个内导风板段朝向相邻的内导风板段一侧具有搭接部,搭接部具有搭接台阶和向外延伸的搭接板,相邻的两个内导风板段之间通过各自的搭接部连接,每个搭接板和与该搭接板相邻的搭接台阶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内导风板段包括第一端板段和第二端板段,分别位于内导风板段的两端;中间板段,位于第一端板段和第二端板段之间。进一步地,第一端板段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搭接部;中间板段朝向第一端板段的一端具有与第一搭接部配合的第二搭接部;中间板段背离第一端板段的一端具有第一搭接部,第二端板段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搭接部。进一步地,第一搭接部朝向第二搭接部的侧面上具有用于降噪的第一筋条。进一步地,第二搭接部背向第一搭接部的侧面上具有用于降噪的第二筋条。进一步地,在内导风板朝向外导风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横向突出条板和纵向突出条板;在外导风板朝向内导风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横向卡位槽和纵向卡位槽;横向突出条板与横向卡位槽相配合,纵向突出条板与纵向卡位槽相配合。进一步地,内导风板在朝向外导风板的一侧上且沿内导风板延伸方向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筋条。进一步地,内导风板与外导风板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者焊接。进一步地,多个内导风板段中的每个内导风板段具有卡位凸起,外导风板具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卡位凸起边缘与限位凹槽内壁具有间隙。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导风板。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和连接在外导风板内侧的内导风板,内导风板包括多个沿外导风板延伸方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在空调器制冷或者是制热情况下,内导风板内部应力由于内导风板段有一端或者是两端没有固定,在内导风板段发生变形时,未固定端可以伸展或者收缩,减少了直接作用到外导风板的力,减小外导风板的弯曲程度,从而避免了空调器导风板的变形。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器导风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空调器导风板的内导风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的空调器导风板的内导风板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空调器导风板的内导风板的中间板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I的空调器导风板的外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器导风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空调器导风板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器导风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图8的空调器导风板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20和连接在外导风板20内侧的内导风板10,内导风板10包括多个沿纵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在空调器制冷或者是制热情况下,内导风板10内部应力由于内导风板段有一端或者是两端没有固定,在内导风板段发生变形时,未固定端可以伸展或者收缩,减少了直接作用到外导风板20的力,减小外导风板20的弯曲程度,从而避免了空调器导风板的变形。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每个内导风板段朝向相邻的内导风板段一侧具有搭接部,搭接部具有搭接台阶和向外延伸的搭接板,相邻的两个内导风板段之间通过各自的搭接部连接,每个搭接板和与该搭接板相邻的搭接台阶之间具有间隙。在空调器制冷或者是制热情况下,内导风板段产生变形,由于内导风板段之间搭接处留有间隙,在内导风板段变形时,内导风板段在间隙中延伸,使变形过程中的变形量被间隙抵消,从而减少了直接作用到外导风板20的力,减小外导风板20的弯曲程度。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板的内导风板10与外导风板20的连接方式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方式也可以选择焊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内导风板段包括第一端板段11、第二端板段15和中间板段13 ;第一端板段11和第二端板段15分别位于内导风板段的两端,第一端板段11和第二端板段15的朝外的第一端均为自由端;中间板段13位于第一端板段11和第二端板段15之间。优选地,第一端板段11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搭接部30 ;中间板段13朝向第一端板段11的一端具有与第一搭接部30配合的第二搭接部40 ;中间板段13背离第一端板段11的一端具有第一搭接部30,第二端板段15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搭接部40。第一搭接部30朝向第二搭接部40的侧面上具有用于降噪的第一筋条31。第二搭接部40背向第一搭接部30的侧面上具有用于降噪的第二筋条41。如图4和图5所不,优选地,内导风板10朝向外导风板20的一侧上设置有横向突出条板133和纵向突出条板131 ;在外导风板20朝向内导风板10的一侧上设置有横向卡位槽23和纵向卡位槽21 ;横向突出条板133与横向卡位槽23位置对应且相互配合,纵向突出条板131与纵向卡位槽21位置对应且相互配合。这样设置,有助于在空调器导风板的安装过程中对外导风板20和内导风板10进行定位。优选地,内导风板10在朝向外导风板20的一侧上且沿内导风板10延伸方向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筋条。这样设置使空调器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噪声。如图6至图9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空调器导风板的第二实施例,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20和连接在外导风板20内侧的内导风板10,内导风板10包括多个沿纵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多个内导风板段中的每个内导风板段具有卡位凸起17,外导风板20具有与卡位凸起17对应配合的卡位凹槽,卡位凸起17边缘与卡位凹槽内壁具有间隙;其中每个内导风板段还具有定位凸起19。本实施例中的内导风板10与外导风板20的卡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内导风板段的卡位凸起17在卡位凹槽中移动一定的距离,在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过程中,每个内导风板段发生变形后,内导风板段的卡位凸起17由于内导风板段的变形而在卡位凹槽中移动,这样消除了一部分内导风板段在变形情况下对外导风板20的力,减小了外导风板20的扭曲程度。本实施例的导风板在安装过程中,内导风板段中的定位凸起19与外导风板的定位槽对应后,再将内导风板段通过卡位凸起17卡接在外导风板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导风板,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不会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20)和连接在所述外导风板(20)内侧的内导风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板(10)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风板(20)延伸方向彼此相接的内导风板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王现林孟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