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668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2:53
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水泵和电吸附装置。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与电吸附装置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出水COD降低、盐含量降低、运行费用低、工作量小、安装运行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化行业中中水回用
,具体涉及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石化行业一次水供应已成为装置运行及企业发展后续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是解决供水现状的一种捷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水泵和电吸附装置。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与电吸附装置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出水COD降低、盐含量降低、运行费用低、工作量小、安装运行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2、水泵3和电吸附装置4。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2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I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3与电吸附装置4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4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5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6相连接。污水处理场CBAF装置来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线I进入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2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技术处理污水,降低进入中水系统的化学耗氧量C0D,确保中水产水品质;然后进入电吸附装置4利用电吸附技术来降低中水中的盐含量,两种组合工艺及降低了污水中的C0D,又降低了水中的盐含量,从而达到合格浓水通过外排管线6外排和中水通过回用管线5回用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水泵和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与电吸附装置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水泵和电吸附装置。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与电吸附装置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出水COD降低、盐含量降低、运行费用低、工作量小、安装运行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C02F9/06GK202542981SQ20122011146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史桂清, 李宁, 杨金生, 王贤山, 韩吉元 申请人: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水回用组合装置,包括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水泵和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臭氧技术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污水管线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水泵与电吸附装置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电吸附装置的一输出端与回用管线相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外排管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山杨金生李宁韩吉元史桂清
申请(专利权)人: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